[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7-20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一:[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真出自黄帝之手吗?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书名冠以“黄帝”,又是以黄帝和岐伯等人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于是有人认为这部书就是黄帝写的,或者由黄帝和岐伯等人共同编撰。然而,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于是,从汉代开始,就有人怀疑《黄帝内经》并非黄帝所作,书中的黄帝、岐伯等人也仅仅是托名。

  而已。
  到了宋代,司马光指出:“谓《素问》为黄帝之书,则恐未可,黄帝亦治天下,岂终日坐明堂,但与岐伯论医药针灸耶?此周汉之间,医者依托取重耳。”明代的方孝孺更是提出:“世之伪书众矣,如《内经》称黄帝,《汲冢书》称周,皆出于战国、秦汉之人。”无论是“周汉之间”还是“战国、秦汉”之间,都否定了《黄帝内经》出自黄帝之手这一说法。
  今人通过分析《黄帝内经》的内容,得出的结论是这部著作不是出自一人的手笔,也不是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医学成就,而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医学经验的总结汇编,是集体或多人长期努力的结晶,书名“黄帝”,仅是托名而已。
  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主要有上古黄帝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三种说法。认为《黄帝内经》出于远古,成于黄帝时期的,多为古代医家,这大概是他们需要一个学术领袖或精神领袖的缘故。随着“托名”说逐渐被后世所认可,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了。医家之外,古代还有人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宋代学者邵雍就说:“《素问》《阴符》,七国之书也。”所谓“七国”就是“战国”,因战国七雄而得名。理学家程颢也说:“《素问》之书,出战国之末,气象可见。”到了近代,关于《黄帝内经》成书年代已有从先秦推后为秦汉甚至东汉的趋势。余嘉锡认为“《素问》之名起于汉晋间矣”。中医学家恽铁樵称“汉以前无《内经》”。直至现代,学者们关于这部书的成书年代仍有颇多争论,探讨的角度、运用的方法也丰富多彩,但大致确定在战国至秦汉
  之际。
  需要指出的是,《黄帝内经》成编后,《素问》和《灵枢》既有同时传世者,也曾分别流传。后人也常常将《素问》和《灵枢》分别开来校勘和作注。
  《黄帝内经》与诸子学说的关系
  《黄帝内经》的成书过程,经历了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年代,因此这部书的内容和思想对诸子学说多有吸收。特别是黄老道家和《周易》对《黄帝内经》的影响最大。
  老子的无为思想,庄子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人格,在《黄帝内经》的很多篇章中都有出现,《黄帝内经》还多处引用《老子》《庄子》中的语言来说明事理。可以说,在价值观上,《黄帝内经》与黄老道家是一致的,因此有的学者将其看成是黄老学派的著作,这也是《内经》托名黄帝的内在根源。
  《周易》的“象数”思维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方法。脏象学说、十二经脉理论与《周易》也有着密切关系。《周易》对阴阳的太少划分、八卦的三爻论及天地人三才论,则成为医学三阴三阳、十二经脉理论的依据。
  另外,儒家的中庸、中和、有诸内必形诸外以及重“本”的观念等也都成为《黄帝内经》中的重要观念。
  《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之所以与诸子百家之学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学术是一个一以贯之的统一整体。虽然在今天看来,医学与诸子学分属于科学与哲学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但在中国古代并没有这种区分。中国古代的学问有着一个普遍的大道贯穿于一切学术之中,不同的学术都是这同一大道的显现,正如《素问》所说:“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正因为此,有人指出《黄帝内经》虽是医学典籍,但其内容并不仅限于医学,而与中国古代的哲学、天文、地理等学科密切相关,是一部关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著作。
  《黄帝内经》的医学思想
  作为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的医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论治、养生及运气八个方面。
  脏象概念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脏,指藏居于体内的脏腑;象,指脏腑表现于外的机能现象。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及其在水谷运化、气血运行、水液代谢、精神情志活动等方面的生理、病理规律,以及脏腑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脏象学说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整体观,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一个词。古人认为人体内遍布着如同自然界江河一般纵横交错的运行气血的通道:其中纵向的十四条大的通道称为“经”;横向的十五条大的通道称为“络”。经络学说就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关系的学说。我们熟知的针灸、按摩等,就是以它为理论基
  础的。
  病因学说是研究导致人体发病的各种因素,及其性质、致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的学科。《黄帝内经》中提到外在自然气候的异常变化和内在情志的刺激是疾病发生的两大重要因素。《黄帝内经》还把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称为“正气”,致病因素称为“邪气”,疾病发生与否取决于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这一理论体现了内因的决定作用,成为后世辨证论治的根据。
  病证是在一定条件下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能失常后,表现出的病理过程。病,是疾病;证,是证候,即医者候察掌握的疾病证据。据统计,《黄帝内经》所论病证不下一百八十多种,可见内容之丰富。
  诊法就是诊断疾病的方法。《黄帝内经》的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种。它是以“有诸内必形诸外”“知常达变”和“从外知内”为理论基础,最终实现“以表知里”。这种诊法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运动变化观。   《黄帝内经》中关于论治的内容大致包括治则、治法、制方等。其特点是在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指导下,强调人体内外的统一,提出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要求因势利导、治病求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标本缓急、补虚泻实、寒热温清、预防与早治等。
  养生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其目的在于延年益寿、享尽天年。《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学突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特别重视正气在防病、益寿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精神情志的调节和真气的保养。而养生的具体方法,除了强调节饮食、慎起居、适寒温、和喜怒等生活上的调节外,还提出了顺应自然四时变化的调摄方法。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等。可以说《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学是一门生活的
  智慧。
  运气学说是研究天时气候变化,及其对人体影响和发病的学科。它以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以及生物对其产生的反应为基础,把自然现象和生命现象统一起来,把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体发病统一起来,从宇宙的规律上探讨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与疾病发生的关系,这来源于古代“天人相应”的思想。
  重和谐:《黄帝内经》的现代价值
  作为一部中医理论经典和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体现的“和谐”思想最具现实意义。
  首先,《黄帝内经》强调顺从自然,合于规律,即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书中说:“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又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还说:“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三段话都是在强调人要和于自然法则,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这正是人类应该遵循的道。
  其次,《黄帝内经》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还主张人要随遇而安、自觉适应环境的生活观。《灵枢·海论》记载:“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顺应时境则有益于生命的延续,抗拒时境则可能造成生命的挫折,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就是要做“调适”,从而达到合时合地合宜,其思想本质就是在文化上强调因时因地采取恰当的生存方式,以维护自身生命的有序运行。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的态度决定命运”,这在《黄帝内经》中得到体现。书中记载:“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又说:“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可见,人的心态不仅对人的行为方式,还对人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不稳定的情绪和极端的心态往往导致身体的疾病。因此,《黄帝内经》主张用婉然平和的态度对待人生,无论对己还是对人,都要持有一颗平和、平常之心,从而实现自己内心世界的和谐以及与其他人之间关系的
  和谐。
  最后,阴阳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虽然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却体现了阴阳辩证的“和谐”思想:万事万物,阴阳互动,相反相成,互为因果。受此影响,《黄帝内经》提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和谐实际上就是矛盾双方的辩证平衡,只有阴阳平衡,才能保证宇宙生命、万事万物的和谐运动和发展。正如汉代儒家学者董仲舒所言:“天道之常,一阴一阳。”
  还需指出,当今很多人都在研究《黄帝内经》与养生的问题,其实,养生最为注重的就是“和谐“二字。人的自身系统、人与外界环境、人与他人都实现了“和谐”,是延年益寿的根本保障。

二:[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的内容概要


  《皇帝内经》是由《素问》和《灵柩》两部分构成,每部分各81篇,共计162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简介】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收载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内容】
  《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她的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令人颇感惊讶的是,中华先祖们在《内经》里的一些深奥精辟的阐述,虽然早在2000年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与将要证实的成就。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医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研读之,深得其精要,而终成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
  【价值】
  《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试想,大略700年前,欧洲鼠疫暴发,有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虽也有瘟疫流行,但从未有过象欧洲一样惨痛的记录,中医药及《内经》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
  《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丛书分类】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书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每部分各为81篇,共162篇.《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
  《素问》,在汉魏、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传本。为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王焘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齐梁间(公元6世纪)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当时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实际只有八卷。
  这个传本先后被唐王冰、宋林亿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后失传。(2)唐、王冰注本,唐宝应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的第七卷,以自称得自其师秘藏的七篇“大论”补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间,设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
  《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同的祖本。
  但与南宋史崧发现的《灵枢》传本(即现存《灵枢》传本)则不尽相同。史载北宋有高丽献《针经》镂版刊行,今无书可证。至南宋初期。《灵枢》和《针经》各种传本均失传。绍兴二十五年(1155),史崧半其家藏《灵枢》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附加音释,镂版刊行。至此,《灵枢》传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种传本,而一再印行,流传至今。
  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生病,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及疾病的预防,反对迷信鬼神。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
  该书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部分内容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经典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由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写的医学类著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欢迎参考阅读!
  《本草纲目》简介
  关于《本草纲目》这部书名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公元1578年,年龄六旬的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只可惜尚未确定书名。一天,他出诊归来,习惯地坐在桌前。当他一眼看到读过的《通鉴纲目》还摆放在案头时,突然心中一动,立即提起笔来,蘸饱了墨汁,在洁白的书稿封面上写下了“本草纲目”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端详着,兴奋地自言自语道:“对,就叫《本草纲目》吧!”为了这部书的体例,李时珍考虑了许久,也翻阅了不少书籍,并从《通鉴纲目》中得到启示,决定采用“以纲挈目”的体例来编这部书,并以《本草纲目》这个名称作为自己经历二十七年搜集、整理、编纂的这部书的书名。
  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还有服器部。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明显含有生物进化的思想,受到达尔文的高度重视。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引用了《本草纲目》中关于鸡的七个品种和金鱼家化的资料。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纲目》广泛涉及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 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正如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11幅精美的插图,方剂11096首(其中8000余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3527/

推荐访问: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