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潮难已的意思是什么]心潮难已的意思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7-18 15:00:03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第一篇心潮难已的意思:2017年《汉字与中国心》阅读答案

2017年《汉字与中国心》阅读答案《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日:“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和“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______吟“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吟“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吟“明月几时有”;______吟“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吟“漫卷诗书喜欲狂”;______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半开玩笑地回答。(  )
  (2)比喻像潮水一样起伏的心情,难以抑制。(  )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有的答案不止一个)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 】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
  A.汉字的形B.汉字的义C.中国古典诗词D.汉语拼音
  4.日积月累。(把诗句补充完整)
  (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
  (3)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6.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答案:
  1.(1)戏答 (2)心潮难已2.C B A F D E…点此查看六年级课外阅读训练参考答案100则(本文答案在答案页第1页)…6.因为汉字,因为悠久的汉文化。中国人自小受着中华古典文化的熏陶,心中有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所以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有理即可)
应届毕业生网提供(仅供参考)

第二篇心潮难已的意思:朱自清背影的主要内容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原文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赏析
  近几年,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力度不小。好多种教材同时在全国各地试用,有些教材在内容调整上大动干戈,不少传统名篇纷纷落选。但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自岿然不动”,依然是每一种教材的必选课文。为什么?是否因为《背影》是朱自清写的、早已成为经典,就不敢造次了。
  我想,之所以也许这样问,是因为:《背影》,1500来字,看上去朴素、平淡、无奇;要是有人讲,眼下中学生的好作文,不比它差了太多,会有相当多人信以为真的。——当然,现在,即使谁写出了《背影》的水准,也不可能成为朱自清、其作品也不会有《背影》级的礼遇。就此而言,甚至不妨说:《背影》是因为朱自清所写才如此著名、被讲得那样好,而经典化了的。
  这并不奇怪。首先,有所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有所谓“余生也晚”。其次,这般想法其实很符合现代的文学理论,美国文论家乔纳森·卡勒就曾用“超保护的合作原则”的精深术语阐释过类似情形(参见《当代学术入门 文学理论》第27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简单地说,因为你对朱自清有基本的信任,对他的文章有超级的“保护”,信得过《背影》是内涵深刻、艺术性强的经典作品;而因了这种信赖,假使读不出《背影》的“好”,你会怀疑自己的水平问题;即便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你也会非常"合作"地反复读、讲出个子丑寅卯来。
  所有的人都这样,《背影》怎么可能不成为经典?不过,应该考虑到《背影》 是朱自清1925年的创作,事情要稍微复杂一些的。
  那时候,朱自清虽然早加入了文学研究会,办过文学刊物,尝试并发表了诗歌、小说、散文等多种文类的作品,数量也不算少;在散文写作上,还已经有了《歌声》、《匆匆》、《温州踪迹》等精品;特别是1923年,他和俞平伯同题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时出现于知名刊物《东方杂志》,“在那个时期的白话散文中,这两篇都颇动人,流传甚速”(王统照语,转引自陈孝全《朱自清传》第71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3月版),成了文坛的一桩佳话。然而,总体看来,那时候的朱自清毕竟还没成为后来那样著名的“品牌”;毋宁说,恰恰是《背影》刊揭后,给“朱自清”增加了很重要的砝码。
  那么,《背影》为什么做得到这一点,在当时就能脱颖而出、引人注目呢?海外现代文学研究名家李欧梵的意见是颇有启发性的。他曾在北京大学讲学道:鲁迅在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所说,中国的“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集中表达了五四一代人对于父辈的不满,“五四”是个反传统的年代,是个“打死父亲”的年代,五四文学的父亲形象都是负面的;而《背影》不同,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它第一次重点刻画了一位正面的父亲形象。在“满街走着坏爸爸”的情况下,这一个“好爸爸”一下子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要而言之,《背影》生逢其时,在一个特殊的语境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声誉。
  需要补充的是,《背影》至迟从1935年起,不断地入选叶圣陶等先生编选的《国文百八课》、《初中国文教本》、《开明国文讲义》以及《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种)》等民国时期的中学教科书;并且,这种取向不曾因1949年而中断,在该年7、8月间面世的《新编初中精读文选》中,“编辑例言”的“本书选材的标准”已经新添了第一条“符合新民主主义的精神”,而《背影》依然作为合适者入选了(《叶圣陶教育文集》第四、第五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版)。从此,新中国的语文教材少不了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里夸奖过的朱自清先生,也少不了他的《背影》。很显然,教材的广泛影响与权威性,无疑为《背影》解读时的"超保护的合作原则"锦上添花了许多。
  一句话,《背影》何以成为经典?文学外部、甚至文学之外的原因是重要的,而且确乎是根本的。
  另一方面,正像卡勒所辩证指出,有些文本再赋予多少“超保护的合作原则”,仍然无法读出什么“文学性”:《背影》之所以成为经典,如果没有其内在的成为经典的质素作为前提,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背影》“之所以能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只是凭了他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李广田《最完美的人格》),类似的说法,我们更为耳熟能详。当年,叶圣陶先生将《背影》选入教科书,就有提示:“篇中的对话,看来很平常,可是都带着情感”;如今,各式各样的教材、参考书、教辅读物讲起《背影》总是强调:此文写出了、写尽了父子情深。
  这些自然是不错的,《背影》的确“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见洪宗礼主编《语文》初中第四册第8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但在我看来,《背影》的讲读史上,始终存在着一种不大应该的简单化定势:将“父子情深”平面化地理解为父子关系一贯其乐融融,将朱自清父子之间的感情一相情愿地“提纯”、“净化”。
  我们知道,《背影》是回忆性的散文,在《背影》文章与"背影"故事之间相隔了整整八年,而八年的时间可以有多少事情或曰“{琐屑”发生!且不说有关传记材料里的朱自清与父亲的那些龃龉与不欢(参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第235页),就是在《背影》文本里,作者也照实记录了一些,只不过把话说得简约、含蓄,需用心读才能破解罢了。--我指的是文章的最后一段。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暗示、交代得已经蛮清楚:父亲年事渐高之后,退化、颓唐得厉害;“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朱自清他们的家庭琐屑也不少;父亲待“我”大不如从前。而“我”对父亲怎样呢?单看看父子“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却还是父亲主动地“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写了一信给我”,就不难想见:“我”对父亲的意见是多么大,又仿佛多么地理直气壮;很明显,“我”待父亲更是不好的。
  既然如此,“我”怎么竟在那种情境中写下了《背影》这篇赞美父爱、赞美父亲的文章呢?《背影》问世22年后,朱自清对此的记忆还是非常清晰,“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转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语文》初中第一册第1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里,所谓"大去之期"其实就是一个“死”呀!你想想,父亲有两年未曾与儿子谋面,终于给关系尚僵的儿子去了封信,别的未曾多说,就径直谈到了自己的死。这怎能不令朱自清顿时不胜羞愧、伤怀悲叹,念叨起父亲的好,而反省自己的不是:无论父亲有怎样的错,也无论自己有多大的委屈,父亲永远是父亲;真是再也没有比自己这两年的表现更大的错误了;父亲还有没有时间与机会让儿子弥补过失……,只要是为人之子、为人之女,就应该理解作者这时候的心潮难平、激动不已。
  而我要说,虽然很多人注意到了朱自清在1947年的那番回忆以及文末一段的重要性,但很遗憾,迄今还是未曾见有人话讲到点子上:正是在这文章的收穴之处,隐藏着《背影》之所以"好"的最大秘密,也蕴含着《背影》文学经典性的最重要潜质。对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体会。第一,在主题内容和思想上,朱自清虽“只是写实”,却真切地写出了父子这样的血缘关系,也会有摩擦,父子这样的亲情也会有波折;揭示了“月有阴晴圆缺”,人都世俗复杂、并可能由此出错的客观现实。这样,“父子情深"的经典主题,格外增添了儿子的愧疚、忏悔之情,这在作品表现的诸多情感中也是极具分量的;而且由此,《背影》便不再像一般同类作品那么简单、浅显了,即或可能失去了“纯情”,却是结结实实地收获了家庭、人生等多个角度的复合的厚重的体验。
  朱自清《背影》何以成为经典?
  第二,更加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发现文末的深意,《背影》所抒发的浓情就显得有些突如其来的过分,文本里的不少着力点也多少显得做作;换言之,只有发现了《背影》中轻易不露真容的“豹尾”,才能发现《背影》在艺术上的讲究与到位,其中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对于文章结构、情感表达、语言选择等多方面的控制,那种控制既强大有力,又收放有度,还自然天成,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不妨稍许细心琢磨一下:朱自清是在羞愧、伤悲、感恩等等复杂情感把自己激动得不行的情形下开始《背影》创作的,也就是说作者写《背影》其实用情极深、用力极猛;然而,朱自清没有像个生手一样一起笔就大抒其情,而是千种波澜几乎不见地这样开了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仿佛很平静,既破了题,也设了疑,而一旦读懂了结尾后再重读,朱自清极力克制着的情感就很容易体会到了。更进一步而言,这个开头意味着,作者在那样的心潮澎湃下,还能自觉不自觉地考虑文章结构等技术上的问题,说明,朱自清作为一个散文家已经相当成熟了。而且,这样一种成熟贯穿于《背影》文本的始终,比如,作者连用两个“再三”、两个“踌躇”以及交代“父亲是一个胖子”等充分的蓄势与铺垫;比如那著名的“背影”镜头:“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你有没有发现,这,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电影特写镜头:着装的色彩十分明确,动作的方向十分清晰,画面感觉极强;而且,又实在是个太煽情的镜头,难怪作者很适时地写道,“这时候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一个多愁善感的读者,也多半会控制不住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朱自清在艺术性上的追求也就起到了效果,作为“文眼”的“戏剧动作”要么不发,一发便中,立竿见影。又比如,文章的末尾一句,"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色马褂的背影。哎,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既注意了为文的起承转合,又嘎然而止、余音袅袅……
  在这样的“字字珠玑”之后,是否就将《背影》的内在潜质发掘殆尽了?我看也未必,兹举一例。我们前面说到,《背影》是五四文学中最早正面刻画父亲形象的;而已经有人发现,《背影》描写的父亲形象主要有“细心”、“体贴”、“不强壮有力”等特点,这和父亲的经典形象“责任心强”、“坚毅”、“粗心”、“有力”差距甚远, “我们在《背影》中看到的与其是一个父亲的形象,毋宁是一个母亲的形象”(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第235页)。这是个有趣的发现,而怎么解读它、由此出发又可以读出些什么?更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你可以联系朱自清创作的一贯风格,联系《绿》、《荷塘月色》、《给亡妇》,尤其是同在1925年创作的议论性散文《女人》,从朱自清文章的女性譬喻、女性化意识等方面下功夫,也可以联系朱自清的生平经历,甚至适当运用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去作为别的研究的引子。你也可以接着思考,《背影》是正面塑造父亲形象的作品,可为什么《背影》里的父亲还是更多地像个母亲形象?这和五四的社会语境、文学语境有怎样的关系?是否可以说五四时期存在强大的“集体无意识”,使得朱自清运思、命笔起来不由自主?等等等等。
  总而言之,《背影》解读的宽度就是你生活的宽度、思考的宽度。短短一篇《背影》里有悠长的朱自清的生活史、情感史、思想史,也可以有你自己的悠长的生活、情感乃至思想的历史。文学阅读甚至“文学”本身都不怕、很需要这样的投射与移情,对此,现代文学理论是早就言明了的;而且,恰恰是那些经典化的作品,因为有"超保护的合作原则"的惠顾,有无数读者的反复阅读,所以越读越精彩,越读越经典。换句话说,你我的参与也正是经典何以成为经典的一大原因。
  倘使话讲到这地步还不无道理,那么,非要厘清本文所说的哪些内容属于《背影》本来就有的,哪些又属于“超保护合作”来的,就既不可能,更没有必要了。《背影》何以成为经典?让我们不很恰当地借用一位名人的妙喻来作结吧:你吃了一个味道很好的鸡蛋,只要知道味道好极了就行,又何必追问这个蛋是怎么来的呢?

第三篇心潮难已的意思:顾城杀妻案的是是非非


  顾城杀妻案是怎么回事呢?关于顾城杀妻案的是是非非大家是否了解呢?
  顾城(1956~1993)杀妻自缢案,惊耸文坛,轰动一时,虽说已远去17个年头,新闻成旧闻,但我仍不时萦绕于怀。好几次借回《英儿》、《魂断激流岛》,因实在太忙,一直未得一阅。拙妻“近水得月”,先阅两书,顾城、谢烨、英儿、刘湛秋,一个个涉“顾”人物,弄得煞煞灵清。她读得起劲,感想踊跃,散步时不停地向我倾诉读后感,尤感兴趣于几个角色的是是非非,挠得我直痒痒,只想“深度介入”,以便与她“深度讨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不读他们的书,心里没底嘴上无据,说不得一句有力道的话。
  2000年夏,本人复旦博士毕业,忙于自杭调沪,各项写作任务抛开,反倒得暇一览闲书。本来,只是出于好奇心,读完也就完了,所谓与妻“深度讨论”也只是辨辨几位人物之间的道德是非,了解一下这位朦胧诗人的生活内幕与惨剧发生之因。合卷之后,思绪久漾,问号高垂,心潮难平。究竟该如何评说此事呢?究竟该如何摆放我们的道德天秤呢?似乎有点晕眩。与妻“深度讨论”未竟,与己“深度辨论”却成。

  当然,首先应该谴责的是顾城,此人实在太自私了!只想得到不想付出,不愿对别人承担任何责任,以为成名就可享有特权,可以高乎于众超乎于世,别人都得为自己让路开道。特别难以接受的是他对自己孩子木耳的遗弃,连基本人性都不具备,普通人的价值标准都达不到,还做什么诗人?问题也就出在这里,顾城确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朦胧诗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我刚刚写完的一本专著中还引用这两行诗句。可诗归诗,人是人,总不能一诗成名,人就成了“超人”。从法律角度,顾城杀妻,责任自负,没得话说。其父顾工(1928~)为子遮丑,或避重就轻或干脆不予论及,心情可以理解,然终究非君子所为。为亲者讳,与当代文明标准相悖,尤其具备人文修养的文化人。
  从根本意义上,社会对此悲剧亦负有一定责任。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顾城的骄横便来自社会对名人的溺宠。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当今社会,名人似乎就是大夫,惟礼可上,刑则难加。双重标准将顾城培养成一个自认为可以超乎社会规则之外的人,骄心日侈,意态日纵。如此这般,谢烨越宠他,他也就越以为可以为所欲为。难道仅仅能写几句诗,就可以不对自己、妻子、孩子的生活负责?就可以整天不出门玩木匠,让女人挣钱养活自己?
  谢烨(1958~1993)这位美丽聪慧的外语系大学生,尽管像太阳一样宽容,且是此案的受害者,但从相当程度上,对悲剧亦负有间接责任。她对顾城过于惯宠,居然主动为丈夫找来情人。谢烨最后死于丈夫斧下,远因恰在于英儿的到来。而当年没有谢烨的努力,英儿则不可能来到激流鸟,不可能进入他们的生活,亦不可能酿成此幕惨剧。每个人的生活都须有一定的边界,过界而行总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麻烦。尽管谢烨的让步出于顾城的压迫--不接受儿子木耳,但她仍不应做出不能做出的让步。顾城1993年10月8日返回新西兰不久后杀妻,直接源于英儿的离去,迁怒于谢烨。
  李英(英儿)的《魂断激流岛》,将自己打扮成好可怜好无辜从不“用”人的女孩,并坦率地摊开了自己与刘湛秋、与顾城、然后又与老外约翰的爱情,其意在为自己辨诬。如何评说他与刘、与顾同时并存的爱情呢?本来这只是他们几个人之间的事儿,关涉隐私,别人不便评说。只是你李英既然发表了《魂断激流岛》,希望向众人证明自己的道德纯洁,从不“用”人,那么也就只能承受公众的种种挑剔了。有没有“用”人,与刘、与顾的爱情是否纯洁无暇,那就只有任人评说了。依笔者个人之管见,既然你英儿最后忍受不了与刘湛秋“没有希望的等待”、与顾城“阴影中的日子”,选择了与老外约翰的“第三条道路”,那么事实上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弃,对“前两条道路”的一种修正。一件没有延续的事儿,本身就是一种说明。对社会来说,“历史总是由后人评说的”,对个人来说,则可以说“前半生总是由后半生来评说”。如果你英儿与顾城的恋情(就算是顾城死皮赖脸地追求)无可挑剔,何至于最后酿成悲剧?你英儿又为何一再对悲剧表示惊恐、惋惜?又为什么认为谢烨太无辜?再怎么说,也是你自愿上的激流岛,挤进人家的生活,打破了他们原有的平衡。至于那几千块钱的飞机票,实属区区无关宏旨。相形之下,有没有“用”人,已是一个很小的品德问题,酿成悲剧才是关键所在。
  特别好笑的是刘湛秋(1935~),一副义正词严的样子,似乎与此事彻底无关,自己只是一位旁观者,一股评点江山的味道。可你与人家姑娘扯婚外恋,玩弄“三年以后给你一个家”,最后又主动将她送给顾城,还怎么好意思站出来自辨?如果真正爱英儿,何以在英儿只要你一个电话就退掉赴新西兰飞机票之时,不站出来拉英儿一把?我们社会确实已经十分宽容了,刘先生才敢于站出来,但他怎么摘得清其中的干系呢?英儿之所以落到这一步,难道你就没有责任?你为什么不给她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不过,有关英儿的故事数年后有了续篇。
  2002年3月,李英(英儿)在悉尼唐人街为自己的纪实小说《爱情伊妹儿》举行发布会。英儿说书中的G就是顾城,F是她前夫,Z是现在的爱人刘湛秋。刘诗人陪同英儿出席发布会,且与记者小叙。《爱情伊妹儿》2003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一发行便被订购一空,新浪网和武汉的四家报刊上连载。该书详尽披露英儿与诗人刘湛秋的情侣关系。顾城遗作《英儿》因英儿的《爱情伊妹儿》得到缀续。
  顾城杀妻案确是一桩牵涉到名人、伦理等深层问题的案件,法律只能判决最基本最表层的是非,涉及社会伦理与个人品德的深层面问题,只能由舆论讨论“判决”。因此,此案既然由当事人提供了较为详尽的资料,并引起舆论的关注,公众对此评头论足就成为一种社会必要,而不是可有可无、不咸不淡的飞短流长。面对复杂,选择退却总是最容易的。现代社会前进的每一步,都不可能再象以前那样简明了然。也可以说:敢于面对复杂,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0830/

推荐访问:心潮难已的意思是什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