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详解电子技术入门]电子技术入门

来源: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2018-07-14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电子技术入门一:电子技术基础论文

  电子技术是根据电子学的原理,运用电子元器件设计和制造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包括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信息电子技术包括 Analog (模拟) 电子技术和 Digital (数字) 电子技术。电子技术是对电子信号进行处理的技术。
  电子技术基础论文如下:
  1.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整合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
  电子技术基础课作为理工院校电类专业中最重要的课程,其由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组合形成。对后面课程的学习必须将这门课学好。相比于传统的的院校学科,这门课相关的技术发展的非常快,这使得教师需要拥有丰富的相关知识,从而将学生的数字视野拓展开来,在教学中网络则可以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毕竟在信息量方面,网络有着无可比例的优势。
  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可以说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的优势所在,这几年高校的扩张使得学校的实验设施方面无法得到满足,这可以通过课后对实验进行分组进行与在课堂中运用计算机仿真进行讲课进行改善。而且高校改革压缩了教学的时间,这使得学校必须将课堂效率进行提升,而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在信息技术的素养方面,对于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拥有很强的信息接收以及适应能力,因为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是基于电子技术进行开展的。所以,相比于其他的学科,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结合更加的容易。
  2.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原则
  丰富多彩是整合课程最突出的优点,因而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对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教育技术学等相关的理论进行借鉴,通过联系二者的结合点,用系统的手段将教学系统中的学生、老师、教学内容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整合,做到协调的一致性,从而将各种因素的优势发挥出来。课程整合的成功在于量变到质变的改变教堂教学与管理、教师备课、师生关系等等方面,通过自身的优势与对成功经验的借鉴,整合二者的原则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遵守:
  第一,对电子技术基础课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做到正确的认识,在整合二者的过程中教学的主体依旧是课程本身,这是无可争议的。在整合的过程中其个体自身的特点不能因信息技术的加入而被改变,必须对个体特征的继承性进行强化。任务作为信息技术服务的对象,要以任务为主体,不能做到随意的更改。
  教学目标与学科特点的特殊性使得天然联系的二者的优势被削弱。对电子技术基础课来说,信息技术处于服务地位,传统教学的优势不可能因信息技术的加入导致改革教学模式而废掉。对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的标准就是服务教学,目标就是将教学目的达到,不可做到本末倒置。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可以发现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对传统的教学优势要进行保持,这是对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进行整合所需要遵守的。
  第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作用做到正确的认识。在整合过程中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肯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优化教学过程。老师的作用不可能由多媒体技术来代替,而且在整合过程中对老师的要求反而更高,老师不仅要在授课能力方面过硬,还有对现代信息技术有着深入的了解,二者还要有效地结合起来。
  当然,在对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行强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学习的主人,其主体意识必须明确,同时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等做到充分的发挥。在整合过程中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与环境进行适应的时候老师要起到帮助的作用。不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抵触情绪,要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寻找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
  在整个课程整合过程中,学生作为参与者,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学生应该主动去完成学习的任务与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资料的获取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寻求帮助。就像老师在电子技术基础课中仅仅出题目,余下的是学生所要完成的,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帮助的作用。通过对课程的整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他们的信息素养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3.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改变,通过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整合,不仅改变了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更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为社会贡献更多的人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使得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他们的信息素养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地培养,从而更好的步入社会。

电子技术入门二:电子技术基础试题整理

  电子技术,是指“含有电子的、数据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或者类似性能的相关技术”.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电子技术基础试题整理 ,欢迎阅读。
  电子技术基础试题一
  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2、P型半导体又称为空穴半型半导体;
  3、PN结的P区接电源正极、N区接电源负极的接法叫做正偏;
  4、PN结的P区接电源正极、N区接电源负极的接法叫做反偏;
  5、PN结正向偏值时处于导通状态;
  6、PN结反向偏值时处于截止状态;
  7、硅二极管的正向电压为0.7V,锗管为0.3V;
  8、对于质量良好的二极管,其正向电阻一般为几百欧姆;
  9、稳压二极管广泛应用于稳压电源与限幅电路中;
  10、变容二极管的反向偏压越大,其结电容越大;
  电子技术基础试题二
  1、肖特基二极管不是利用P型与N型半导体接触形成PN结原理制作的,而是利用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形成的金属—半导体结原理制作的;
  2、PNP与NPN型晶体管的工作原理相同,只是使用时电源连接极性不同;
  3、PNP型与NPN型晶体管都有集电极、基级和发射极三个电极;
  4、PNP型与NPN型晶体管都有集电区、基区和发射区三个区;
  5、晶体管三个电极间的关系为Ie=Ib+Ic;
  6、晶体管的三种工作状态是截止、饱和与放大;
  7、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路;
  8、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时集电结与发射结并不是均为反偏;
  9、一般的,晶体管的温度升高后工作稳定性将变差;
  10、晶体管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的值一般为20—200;
  电子技术基础试题三
  1、晶体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内部条件是基区很薄、集电结面积大;
  2、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用一个小电流控制一个大电流;
  3、晶体管的击穿电压与温度有关,会发生变化;
  4、PNP型与NPN型晶体管都可以看成是反向串联的两个PN结;
  5、带阻尼晶体管是将晶体管、阻尼二极管、与保护电阻封装在一起构成的;
  6、差分对管是将两只性能参数相同的晶体管封装在一起构成的;
  7、达林顿管的放大系数很高,主要用于高增益放大电路等;
  8、场效应晶体管可分为结型和绝缘栅型两大类;
  9、结型场效应不仅仅依靠沟道中的自由电子导电;
  10、场效应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可分为四个区域;

电子技术入门三: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件

  课件(courseware)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件,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件
  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是根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而开设的实验课程,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可作为电子、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物理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实验课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独立实践、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主要进行基本电子仪器使用、焊接技术训练、基本放大电路及基本参数测量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基本电路与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学会如何做实验。第二阶段:进行综合性实验。这一阶段主要是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本阶段的实验,从电路的设计、安装、调整、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等都由学生独立完成。
  二、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
  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有:半导体器件, 晶体管和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 集成运放, 放大电路频率响应,负反馈放大电路, 正弦波振荡电路, 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 有源滤波器, 功率放大电路等理论.
  三、实验类型与要求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使用示波器、晶体管毫伏表及信号发生器的方法
  2.初步掌握正确使用晶体管毫伏表,及信号发生器的方法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对一个典型放大电路的测试,学会测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的方法。了解外接负载RL对放大倍数Av和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Vom的影响。
  2.观察放大器偏置电路中个参数对静态工作点影响和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从而了解合理设置和稳定静态工作点的重要性,并掌握调整工作点的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三:负反馈放大器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测量一个两级串联电压负反馈放大器的开环、闭环特性。
  2.加深理解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实验四:差分放大器
  实验目的与要求:
  1.加深对差动放大器性能及特点的理解
  2.学习差动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实验五: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求加、加减法、积分运算放大器的特点、性能及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2.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并学会对上述的测试和分析的方法。
  3.掌握误差的性质和产生误差主要原因。
  实验六:R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RC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及振荡条件;
  2.学会测量、调试振荡器。
  实验七:直流稳压电源——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研究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特性。
  2.掌握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实验八:
  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用集成运放设计构成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
  2.学习波形发生器的调整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四、每组人数与实验学时数
  每组人数:1人实验学时数:2学时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本实验与课程考试相结合
  实验总成绩=出勤情况*20%+实验报告*40%+实验表现*40%
  六、本实验课配套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1] 张保华《模拟电路实验基础》同济大学出版社
  [2] 天煌教仪《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教材
  七、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应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根据原始记录作出,于规定时间内上交。
  2、实验报告由个人独立完成,每人一份。
  3、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内容及原理线路图
  (3) 数据处理
  (4) 实验总结:对实验结果和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简练明确的分析并作出结论或评价
  (5) 对改进实验内容、安排、方法、设备等的建议和设想,(此部分可选作)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45204/

推荐访问:视频详解电子技术入门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