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荣借题发挥]借题发挥

来源:试卷考卷 时间:2018-07-09 10:00:03 阅读:

【www.bbjkw.net--试卷考卷】

一:[借题发挥]《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
     1.“记”是一种 文体 。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襟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规箴 之意。
  2.①.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②表明作者写此记的原由的句子是 属予作文以记之 。
  3.选文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浮光跃金_
  4.选文中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静影沉璧_。
  ⒌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⑴本段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⑵文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点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答:_迁客、骚人_。
  8.⑴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进_居庙堂之高  退_处江湖之
  ⑵“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的本质区别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___。“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古仁人_ 。
  9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你应该有怎样的胸襟与抱负?(略)
  10.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奋发有为的治理政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博大的胸襟,和一般的迁客不同。
  11写重修岳阳楼盛况的句子是: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
  12.滕子京的政绩;赞扬滕子京的语句: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3.第2段在文章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4.第2段从哪几个角度写洞庭湖景象的?分别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
  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写洞庭湖的。空间上突出洞庭湖的广大;时间上突出洞庭湖早晚景色多变。
  15.从空间上突出洞庭湖广大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6.时间上写早晚景色多变的句子;写尽湖光山色的语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具体指哪些内容?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8.“前人之述备矣”照应前文哪句话?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
  1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起过渡作用,由景入情,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0.作者用哪些话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目的:为了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自然转入抒情,引发下文的议论,突出文章的主旨。表达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范仲淹怎样的思想境界?
  忧国忧民,以下为已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的、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德。,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22.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23.第二段文字中写洞庭湖全景的是哪几句?突出了洞庭湖什么特点?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壮阔浩淼
  24.“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用词极妙,妙在哪里?
  用拟人写法把洞庭湖这一无生命之物写得极具生命之感,活灵活现地表现了“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突出了洞庭湖的气势。
  . 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阴晦萧索 ,第四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晴朗明丽 ,如果请你朗读,应分别读出 悲凉低沉 和 喜悦昂扬 的语气。
  25.“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思想的人?你对这一思想有何理解?
  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人。这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显示了一种博大胸怀
  26.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是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7.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28.“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_古仁人_
  29. 作者对岳阳楼景色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是__前人之述备矣
  30.① 岳阳楼与武汉的_黄鹤楼,南昌 的__滕王阁__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②“海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的修辞是__对偶___, __借代____.
  31.把“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改译成陈述句,并说说该句的作用。
  看到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应该有所不同。引起下文。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谈体会既要联系原文,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如选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来谈,选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来谈,选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及民族责任感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33. 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34. 根据你的理解与积累,请举出一些中国历史上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的古仁人?孟了,屈原,杜甫
  35. ③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文章一开头以叙事为主,记述了_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之事___.然后由事入景,写在岳阳楼所见的自然形胜,触景生情,用一问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___?”自然引起下文所写的景不同,情亦不同,_一悲一喜___,形成鲜明对照.最后由情化理,进入议论.作者否定"迁客骚人"_以物喜,以已悲____的"情",提出了"_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天下之乐而乐___”的鲜明观点.
  36.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7.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8.文章第四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议论 作用:点明主旨,竹筏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39.出自本文的成语:百废具兴、政通人和、心旷神怡、浩浩汤汤。
  40.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1.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2.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43. 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4. 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从《岳阳楼记》看范仲淹作文的机智
2.《岳阳楼记》知识点整理
3.岳阳楼记读书笔记
4.《岳阳楼记》原文赏析
5.岳阳楼记之迁客骚人
6.《岳阳楼记》解读
7.岳阳楼记为何不提岳阳楼
8.岳阳楼记全文词句注释
9.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
10.岳阳楼记翻译

二:[借题发挥]岳阳楼记 练习题及答案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登斯楼也 微斯人 B.此乐何极 南极潇湘 C.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文: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译文: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译文:
  3. 写出文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用原文回答)(3分)
  答:
  4. 作者写“迁客骚人”因天气的阴晴变而引发的不同心情,目的是反衬古仁人 ,歌颂古仁人 。
  5.用“/”下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3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6.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_______ 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______ (3)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__________ ⑷是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
  (2)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
  8.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3分)
  (1)第③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 ___。
  (2)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②③段运用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两种心情。
  10.第④段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答:
  9.请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去国.怀乡( ) (2)春和景.明( )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11.选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不是一种“乐”,“ 后天下之乐而乐”于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2分)
  答:
  ⒒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景象。(2分)
  答:
  ⒓ 第二段与第三段所写的景、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2分)
  答:
  12 九百多年前,作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曾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3分)
  答:
  13.概括选文第一段文字的中心。(2分)
  答:
  14.“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2分)
  答:
  15.“朝晖夕阴”的“晖”,意思是
  16.请你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涯”字的古诗名句,要求句中的“涯”与(甲)段中“横无际涯”的“涯”表意相同。
  答:
  17.“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项,将所选字母写在括号内。(2分)
  去: A.距离 B.离开 C.除掉,去掉 ① 去国怀乡 ( ) 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 ) ③委而去之 ( ) 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
  18.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 的特点。 (2分)
  19.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
  是 ;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 和 的语气语调。(4分)
  20.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填7个字)(2分) ①范仲淹□□□□□□□。 ②欧阳修□□□□□□□。
  21.翻译下列句子。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译文:
  2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感极/而悲/者矣 B.而/或长烟/一空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先/天下之忧/而忧
  23.选段②③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选段④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
  24.请从选段②③中找出分别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

三:[借题发挥]对《兰亭集序》主旨的分析


  ,《兰亭集序》不是借题发挥,阐明王羲之的生死观的抒情散文,而是旨在阐明自己对“诗歌等文学作品中为什么会对同一事物有不同描写不同感情不同体悟”这一现象的探讨性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对《兰亭集序》主旨的分析,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ruiwen.com/wenxue)。
  《兰亭集序》是一篇集会上所赋诗作而写的书序。我们通常认为作者独出机杼,从一次游宴活动谈到有关生死的人生感悟,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探索人生哲理, 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其理性的思考,显得不同凡响。但笔者认为这只是我们在拔高王羲之作品的思想高度,刻意地追求作品的思想倾向,迎合政治需要,事实上作者另有主张的。
  20世纪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序帖》真伪问题的大讨论。他认为现存的《兰亭序帖》不是王羲之的字体,当时不可能有如此成熟的行草。他认为是经过后人的增改,序中关于生死问题的一大段的议论就是后人伪托。伪托者就是隋僧智永,因为王羲之性格倔强洒脱,勇于进取,不会有如此悲观消极的思想,再者,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悲痛,是“无病呻吟的绝顶”,悲得没有道理,这是其一。
  其二,先看文章开头。开篇交代《兰亭集》产生的时间、地点、与会人物及“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活动、当地优美景色及与会者“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心情,点明了这本诗集产生的经过。然后,作者接着写自己看了诗集后的体会,而不是像有的人所说“宕开一笔,说到自己读古人死生亦大矣的体验”③来批判诗集中也有诗作的当时名流和好友,来显示自己的不同凡人,不随时尚,不随波逐流。那么,他在下文究竟写了些什么?
  文章结尾很明显地在讲:“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意思是说:后代看(这本诗集)的人,也必将在这篇文章中受到启发。那么,后人将在“斯文”中受到什么启发?启发就是作者在文中所阐明的一个鲜明观点:“虽世殊时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即虽然社会不同时代变化,但诗歌中抒发的感情与作者的个人情趣有关。这是王羲之在看完《兰亭集》得到的体会。
  “夫人之相与,…..岂不痛哉” 这段话,作者要说明的一个简单事实是:一个人在社会上交往的一世中 ,爱好性格不同,但由于接触的事物在变化,在事物变化的不同阶段,心情感慨也会不同。也就是说,一个人见闻经历不同,思想情趣也会不同。正因为如此,王羲之继续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至此,王羲之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他在这本诗集中悟得了一个道理——这些参加集会的诗人面对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可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优美景色,抒发的却是迥然不同的感慨,是因为这些人的少长不同,爱好性格不同,人生经历不同,因此,思想情趣不同、精神境界不同。有的人在山水中忘记了一切忧愁和拘束——“散怀山水,萧然忘羁”,有的人从“茂林修竹”中体悟到“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样的生生不息,有的人面对“清流急湍”却慨叹“万殊同一理,安复觉彭殇”。他的意图就是让后人在自己这篇文章中受到启发,要从了解与会者的经历和情趣着手去正确地理解诗集中的这些诗歌表达的不同情感。这正是写书序的要求和目的。
  回过头,再来看“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意思是说:所以一 一写下当时与会者的名字,抄下他们的诗作。一个“故”字,就说明上文叙述的是“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的原因。那么,作者在文中究竟叙述了哪些原因呢?
  第一,一个人在“欣其所遇暂得于己”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时、“向之所欣已为陈迹”时、“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时这四种不同情况下,自然会产生“快然”——“感慨”——“兴怀”——“痛”四种不同的感情。在理解“况修化随短终期于尽”这句时,也应该与前面理解“当……及…..”一样看作是“当在…...时”, 同理,在理解“向之所欣”时,也应.该看作“当在……时”。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四个人生阶段也很容易理解:青年时,中年时,老年时,暮年时,那不是任何人都会有快乐满意、忘记一切烦恼和拘束——埋怨感叹世事纷繁——惋惜伤感时间流逝——悲哀痛悔一生虚度等种种不同的心情吗?显然,这段文章王羲之不是在借题发挥、高谈自己的生死观。
  把“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中的“固”解释作“才”,是造成对下一段文章理解错误的根本原因。查《辞海》《大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固”如果用在动词前,可以有“已经、一定、本来”等解释,用在句子前可作“岂”解,但没有发现可释为“才”。所以,这句话意思是说:任何人都本来必定明白,把死生彭殇等同起来是虚妄错误的,可是,因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可能也不理解我们这些人中有的人“一死生齐彭殇”的个中缘由。这是作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的第二个原由。不过,因为后半句省略而没说出来,造成了一般人的误解。有人把这句话看作是在力斥“一死生”“齐彭殇”,“批判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显然是理解错了。如果一定要说“批判”什么的话,应该是批判谢安、王玄之、王徽之等人只顾游山玩水、不思进取、不求建功立业的思想。
  综上所述,我认为,《兰亭集序》不是借题发挥,阐明他的生死观的抒情散文,而是旨在阐明自己对“诗歌等文学作品中为什么会对同一事物有不同描写不同感情不同体悟”这一现象的探讨性观点,指导后人正确理解诗集中诗歌的介绍性和指导性于一体的最典型的书序,是对“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最具体最生动的解说。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36879/

推荐访问:杨子荣借题发挥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