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依稀小星湖读后感]梦里依稀慈母泪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18-06-27 15:00:03 阅读:

【www.bbjkw.net--读后感】

一:[梦里依稀慈母泪]关于亲情的名家散文

  亲情是一面帆,让我们破海渡洋;亲情是一座楼,为我们挡住寒光;亲情是不灭的焰火,我们的人生被它照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亲情的名家散文,欢迎参考~
  【梦里依稀慈母泪】
  秦牧
  有一位我所敬爱的长者——杜国庠同志(哲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广东分院院长),生前曾经这样对我说过:“母亲是最值得怀念的。一个人能够长大,一般来说,主要靠母亲。母亲们含辛茹苦,在养育孩子上的功劳,是一般做父亲的难以比拟的。”他这番话,我很有同感。我还记得杜老早年用过的一个笔名,就叫做“念慈”。
  大概也就是由于这样的缘故吧!世间人们所写的怀念母亲的文章,比怀念父亲的要多得多。有时,我也很想写一篇。但人的感情是很奇特的,对于太熟悉,太亲切的人,提起笔来,思潮如涌,有时反而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情。我经常怀念我的母亲,但是多年来却始终没有写成什么文章。
  最近,因为有所感触的缘故,终于下决心要写一篇了。
  我的父亲原本是乡间的一个裁缝,后来飘洋过海,浪迹南洋各地,当了资方代理人,成为新加坡一间米行的经理;但是最后又破了产,摒挡回国。在他比较有钱的时候,他娶了三个妻子(按照旧的传统说法,是一妻二妾),我的生母和三母,都是“妾”。她们两人有一些相同的命运,小时候都当过婢女,长大了都做“妾”。
  在旧社会生活过,或者读过《红楼梦》之类小说的人,都知道婢女、丫头(在广东又有“赤脚”、“妹仔”之类的别称)是怎么一回事。旧时代,贫苦人家(大抵是农民,自然也有少量城市贫民),在穷得无以为生的时候,就把女儿卖给大户人家当婢女。如果是在哀鸿遍野的旱涝凶年,有些地方还会出现“人市”,成群女孩子被 插上“草标”,作为贩卖的标志。平常年景,贩卖就是零星地进行的了。每当一户农家穷得生活不下去的时候。“中人”就上门了,把他们的十岁左右的女孩子带给大户人家看看,那些地主绅商们的女眷就出来评头品足。凡是相貌标致的,身体健壮的,价钱就多一点。因为等到这些婢女长大的时候,转卖出手时价钱也可以相应高些。凡是相貌差的,身体弱的,脸上受过伤,“破了相”的,或者“流年八字”不好的,价钱就给压低了。被卖的女孩子一过门以后,往往就给改了名字,什么春兰、夏莲、秋桂、冬梅之类就是。有些穷家女孩子被卖断以后,父母要来探视她们都很困难。有的大户人家根本不让进门。有的穷父母三两年来一趟,还得拿红桌裙围着身子,才算“辟了邪”,准许走进“花巷”(就是从侧门进去的地方)和女儿短暂聚一聚。好些婢女的卖身契,还有写着“凭中说合,一卖千休”、“倘有落水夭亡,各安天命”的。婢女买卖,实际上可以说是古老的奴隶制社会的残余。
  我的生母叫做吴琼英,三母叫做余瑞瑜。这自然都是后来起的名字,她们做丫头时的名字,生母叫做“莲香”,三母叫做“绿霞”。因此,我从小听到的关于丫头生活的故事特别多,她们告诉我,有些丫头被养主鞭打,每天早上到河边洗衣的时候,常常各自揭开衣袖裤管,彼此出示伤痕。有的丫头由于吃不饱,竟偷生米,捉盐蛇吃。有的丫头晚上给“老奶奶”“少奶奶”捶腰的时候,由于太疲倦了,打着磕睡,竟给那些老奶奶、少奶奶一脚踢下床来。我的三母亲告诉我,有一户人家,一个少爷为了寻开心,晚上特意支使一个丫头上镇买东西,他自己则扮神扮鬼,装成活无常的样子,头上戴着高帽,脖子上挂着冥镪,还画黑了脸,躲在暗处,当丫头走进暗巷的时候,他大喝一声闯了出来,竟把那个丫头吓得瘫倒在地,最后不治身死。
  但是,我的这两个母亲很少谈及自己的婢女生涯。上面提到的那些事情,大抵是她们的同伴或者附近人家的。不过,她们自己的生涯,不待说,也是相当凄苦的。
  读者们大概会这样想:我在这里记叙的主要是我的生母的事迹,但实际不然,我虽则也会谈谈我的生母,但主要部分却是谈我的三母。她给我的印象,比生母给我的还要深。
  我的这两位母亲,由于少年时代都曾经度过艰难竭蹶的生活,长成后健康都很差。我的生身母亲吴琼英患有肺病,在我八九岁的时候就逝世了。她生前,对待儿女十分严格,操持家务井井有条。她常常把少年时代的悲苦生活告诉我们兄弟姊妹,要我们立志向上,同情穷人。她长期受疾病的折磨,曾有一个夜里企图悬梁自尽,解除痛苦,被我的弟弟发现,弟弟号叫起来,全家人都惊醒了,她这才被父亲从绳套里救了下来。但是不久她就因病重逝世了。我们兄弟姊妹围着她的遗体哭泣,她的眼角竟然渗出了泪水,这事情给我们的印象当然非常深刻。当时我完全不能理解这是什么原因,到了长大以后,我才知道人刚刚死亡的时候,并不是全身的器官同时死亡的,有的器官还保持着一定的机能,所以一个人刚咽气的时候,并非任何器官对外界的影响都毫无反应。
  生身的母亲死后,三母亲就从乡间远涉重洋前来照顾我们了。(原本和大母亲一同住在乡下)前此,我的生母在世的时候,她也曾经到新加坡来小住过,相处也还融洽,我们都认识她。按当时的习俗,我们叫她“三姐”。因为照封建社会的规矩,儿女们对父亲的妾侍,丫头出身的母亲只称为“姐”(生母例外)。这规矩,到了多年以后,我们才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它破除了,改口称她为“三姨”。但是,直到如今,我的叔伯兄弟提起她时仍然称呼为“三姐”,这样的称呼使我异常厌恶。似乎一个女人只要是丫头出身的,一辈子都要低人三分。封建习俗的残余在中国的确是相当严重的。
  三姨自己没有生儿育女,而我的生母却养下了七个男女。当她来到新加坡我们这个海外的家,照料我们的时候,她才三十多岁,照现在的标准来说,还是个“女青年”呢!但是她已经要挑起教养七个不是自己所生的孩子的责任了。
  她的身子一直都很瘦弱,体重从来没有超过一百斤。而且,她又有昏眩病,每当发作起来,就脸色铁青,咬紧牙关,不省人事。要旁人撬开她的嘴巴,灌下药去,才逐渐苏醒。但是在她能够下床走动的时候,就总是很勤劳地操持家务。她,一个婢女出身的人,当然没有受过什么学校以至私塾的教育,然而依靠自己随处留心,居然也认识一些字,可以看懂普遍的书信和便条,只是不能书写而已。
  我小的时候异常顽皮,是兄弟姊妹中受父母惩罚最多的一个。在学校被老师打,回到家里被父母打,因此常常遍体鳞伤,鞭痕像大蚯蚓似地遍布在小腿大腿上。这些鞭痕,有些是三姨给我的,但是她打我厉害的程度,并没有超过我的生身母亲。由于我比较倔强和调皮的缘故,有时她打我,我也打她,(那时我大概十岁的样子)两个人像走马灯团团转地扭打着。照一般人的看法,这样的非亲生的母子关系,以后发展下去一定很糟糕了。但是事实不然,到我长大以后,我们母子关系是相当好的原因是:三姨既有严格的一面,也有慈爱的一面。例如,当事过境迁以后,她有时就噙着泪水给我的伤口涂药。既使是小孩子,对于大人的善意或者恶意,也是常常有很好的判断力的。在当时,她可能认为“打”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之一了。
  在这么一个家庭里,管这么一大群孩子,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的大哥患肺病,常常需要煎药照料。我的小妹妹由于是在我母亲病重时产下的,先天不足,孱弱爱哭,三姨在她身上特别花费了巨大的心力。我的小妹妹后来和她的感情极好。
  我的父亲是一个豪迈好学的商人,足迹踏遍南洋各地。到过好些国家,很爱读书。但是他酗酒成性,每当酒醉后回家,常常大吵大闹。有时也对三姨乱发脾气,这样的场面出现了多次。在这种场合,我们总是把同情放在三姨一边。一个人在小时候的境遇,对他以后一生的发展的确很有关系,由于对父亲酗酒的反感,我长大以后,竟成为一个不会喝酒的人,一杯白酒就足以使我醉倒。
  当父亲破了产之后,我们的日子就很不好过了。不久他摒挡一切回国,除大哥在一间酒店工作,大姊已经出嫁,留在新加坡外,我们都被带回“唐山”乡下。这时我们家境大不如前,我念书的学费,有的是三姨拿出她的私蓄来供应的。事情隔了几十年,有些场面我还记得很清楚,那就是:每当夜读时,她拭亮了灯筒,为我点火的场面;我上床之后,她用蚊灯细细照蚊子的场面;以及她从柜子里取出一些小小的金饰,瘦弱的手拿着厘秤,称着重量,给我作为学费的情景。
  那时我们的家境很困难,她拿出这些仅有的微小金饰,是大不容易的。她常常织网换取微薄的收入,补充生活。织网所得异常微小,大概是一千网眼才三两个铜板吧。网店在这宗生意上进行了惊人的剥削。夜里,每当我在灯下读书的时候,听到三姨一针一针织网的声音,常有一种心碎的感情。
  有一次,我患上严重的皮肤病,手上、腿上,生了许多疥疮。三姨耐心地为我洗涤、涂药。那时,我虽然只是十三四岁的少年,也很过意不去。心想“将来我长大了,一定要很好报答她。”
  少年时代的心愿,到我长大以后,总算在若干程度上实现了。抗战期间颠沛流离,经常穷困不堪,和家乡的通讯联系也断绝了,那段时间除外;抗战胜利以后,我几乎有三十年的时间,每月拿到工资,第一件事就是给三姨汇寄生活费,并曾专程好几次回家探望她。一九七一年那一次,十年动乱期间,我在九死一生之后,回乡看她。离别时我在巷里走了几十步,看到她不在大门旁,又折回家里看她一次,见到她为伤别之情所折磨,哭倒在床上。我想到这可能是最后一面,平时极少哭泣的我,眼眶也发热了。过了几年,她终于逝世,我为此悒悒郁郁地过了好些日子。
  三姨给我的印象,比生母给我的还要深得多。解放前,她知道我和革命生活多少有些关系,并没有阻拦我,只是叮嘱我要小心而已。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是亲生,也可以建立起真挚的母子之情的。
  我们这一家,也是一个例子。
  现在,和睦亲爱的家庭很多。但是,吵吵闹闹,几无宁日的家庭也不是很少。有些人对于同处一个家庭的非亲生孩子,即配偶以前和别人所生的子女,一点爱心都没有,以至于水火不能相容。有些人对于继母继父,也视同仇敌。更有些人,被极端个人主义所支配和腐蚀,连对自己的生身父母,也冷冷淡淡,甚至横加虐待。每当看到这些事情时,我就感触很多,甚至十分愤慨。我写出上面这些事情,不仅是抒发我个人缅念三姨之情。同时,也想让人们知道,不是血缘关系的父母和子女之间,也是可以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的。
  爱是生活中的暖流,我们的生活不能缺乏爱。但是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真正的爱,首先要懂得怎样去爱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比这个又有更高更高的要求了。 (1983年10月,广州)
  【慈母在天堂】
  王开林
  一个人视力所及的距离能有多远?听力所及的范围又能有多大?你也许会说,这是完全不值得追根究底的问题。真是如此吗?我想眺望母亲久已鸿飞冥冥的身影,倾听她老人家早就喑哑在岁月喉咙里的声音,然而幽明永隔。我既不能上穷碧落,又无法下抵黄泉,只得把目光投向浩茫的天宇,投向形同蜂窝的星海深处,抱持着不肯割舍的愿望,久久祈祷──
  “慈母在天堂!”
  那正是善良者应有的归宿,也正是受难者应得的报酬。
  我投生人世,的确有点姗姗来迟。母亲在体弱多病的四十二岁上,咬紧牙关,将她的第五个孩子,也是最小的一个,带到了寒流奔涌、毒气氤氲的世间。为此,母亲几乎丧命,我也险些夭折。
  “总共有九百九十九个理由不生你,只有一个理由生你,那就是我想看看你的模样。我拿自己的老命做赌注,好在是赢了这一局。”
  话说得轻描淡写,然而,从母亲畅快的笑容,我强烈感受到她创造生命于千辛万苦之后的喜悦。
  我不幸出生在“文革”爆发前的那一年。某位专以打趣别人为乐的家伙竟拿捏我的苦经大加调谑,戏说我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投生在一个错误的地点”,似乎来赶那趟“浑水”,完全是我一念之差。怪只怪天意弄人,我的运气也不济,如同二战时期盟军的空降兵,因为细小的偏差,夜中误降在德军的营地;然后,就是密集的枪声,就是惨叫悲号,就是血肉飞迸。
  在一片眩目的雪光中,我睁开惊奇的眼睛,看见母亲在命运的钢丝上颤颤巍巍地挪步,看见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命运的钢丝上战战兢兢地蠕行。钢丝悬在高可摩云的半空之上,一旦脚下失去平衡,“杂耍者”就会猛然栽落下去,万劫不复。这是谁也逃避不了的现实,但它比恶梦更像恶梦,比幻觉更像幻觉。
  母亲牵着我,走向“钢丝”的另一端,那时我刚满四岁。
  “还有一程路就到了。”
  “就到了哪里?”
  “好地方。”
  所谓“好地方”,即是我命中注定要苦捱十年的异乡。那时,我重复得最多而又最令母亲发愁的两句话,比电报辞还要简短:
  “妈妈,我饿!”
  “妈妈,我冷!”
  于是,我手中就添补一只甜香的烤白薯,身上就加厚一件改做的旧棉衣。
  “还饿吗?”
  “不饿。”
  “还冷吗?”
  “不冷。”
  起码的温饱,简单的满足,就够母亲精打细算,运筹张罗一气了。在“生存”的重轭之下,“生活”二字趁早免提。那是动辄获咎的年代,对于摆在眼底的事实,如今你简直难以置信,像“越穷越光荣”那样愚不可及的提法,竟然是“太平盛世”里最鼓舞人心的口号!在当时,老百姓向往富足安乐的生活,此念即算不划归罪恶的思想一类,也属于额外的奢求。
  母亲天性爱美,我最早见到的艺术珍品就是她用五彩丝线针针绣出的那些花鸟虫鱼,乡人啧啧称奇,母亲却摇头不止,轻叹一口气──
  “可惜没有好丝绸,这线也是自家染的,比不得先前绣庄里买到的好。”
  仲春时节,鲜花烂漫,母亲家务之余,便去篱边屋后采些好看的野百合回来,插在花瓶里。虽是陋室寒舍,却弥漫一季馥郁的芳香。
  “苦中作乐也是一门本事。”
  这般心法,我得了母亲的嫡传,够我一生受用无穷。
  我的启蒙教育完全得益于母亲,从那些节奏明快的儿歌和意义深刻的寓言故事,我吸取了最早的文学养分。我总有层出不穷的问题,似肥皂泡一串一串的,母亲只要手上忙得过来,就会不厌其烦地给出答案,从不将我一巴掌打开。
  “妈妈,为什么坏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坏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什么阴险毒辣的手段都想得出来,用得出来,谁还有胆量去凿他们的瓢,挡他们的路?”
  “他们为什么硬要害人”?
  “没有道理可讲,他们是豺狼,天性喜欢杀生。”
  “那好人是什么?”
  “他们是羊,生来就是被剪毛、挤奶、剥皮、吃肉和熬汤的命。”
  听了这话,我不禁浑身打了个冷战,待情绪稍稍平复了,然后再问──
  “妈妈,为什么十个好人加在一起都斗不过一个坏人?”
  “十只羊当然斗不过一头狼,他们太老实太和气太忠厚,不会弄奸耍狠。”
  “做羊没有做狼好玩,真是太没意思了,老是被欺负,连命都保不住。”
  听我这样一讲,母亲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叹息道──
  “做狼做羊,一半是天性决定的,一半是环境造成的,也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我看你只能做羊,连蟑螂和壁虎这样的小东西都怕。”
  “我不想做羊!”
  “你叫得响,有什么用?不吭声的狗才咬人咧。”
  我在七、八岁时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母亲并没有随便糊弄过去,她的话句句落实,是要让我早些明白,这个世界到处充满了残忍和邪恶。在冷血寒骨的年代,母亲忧世伤生,我不能完全理解,但印象深刻。
  有道是“人看其小,马看蹄爪”,对于我的早期教育,母亲非常注重。她是善良的“驯羊”,这就无疑决定了,她绝不可能教会我做“恶狼”的种种本领。尽管她深知为羊的痛处和苦处多而又多,仍一门心思要将我引向正大光明的路径。倘若她发现我当面扯白撒谎,或在外面扑枣摸瓜,就会责罚我跪在搓衣板上,独自好生反省。有时一跪就是一、两个小时。
  “看看你这副样子,像棵歪脖子树,立不正,扶不直,岂不是枉费了为娘栽培你的一片苦心?你今天满肚子怨恨,不要紧,等将来我死了,你终究会有明白省悟的一天!只不过,那时候你想找娘讲一声‘对不起’,保证要如何如何重新做人,娘的影子都不在了,既看不见,也听不见了。”
  世间任何雄辩滔滔的语言,都绝不可能比慈母的半滴眼泪更有说服力。只要是性本善良的儿女,看见娘亲一夕伤神,泪落如箸,再怎么厚脸调皮,也会痛加自责,知错知悔。除非是冥顽不灵之辈,才会任由慈母心碎心灰。
  我十岁那年,母亲的身体更见羸弱,脸色愈显蜡黄,平日痰唾中所挟带的血丝足以证明她已经积劳成疾。然而,她迟迟不肯就医,硬撑了半年之久,一场突发的大咯血后,才查出是肺结核晚期。母亲自知来日无多,便将后事向父亲和姐姐一一交待清楚了,仿佛只是要出一趟远门,神色从容自若。在病榻前,她用手帕擦去我腮边的余泪,轻抚我单薄的身子,目光骤然黯淡下来。
  “林儿,你还小,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了!”
  “妈妈,我怕……”
  “只要你心里总记挂着我,娘就不会死。”
  多年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母亲这句话中最深层的意思。每当我怀念她老人家至深至切的时候,其音容笑貌宛若生前。诚然,在我雕版似的记忆中,母亲的形象永远不可毁损,不可磨灭;更何况我的每一滴血都源于母亲的血,我的每一滴泪都源于母亲的泪,母亲给了我生命,给了我热情,给了我意志,她老人家毫无保留的慈爱始终贯穿于我的一呼一吸之间。
  那是一个雨横风狂雷劈电闪的春夜,我家门前的两株大桃树竟然被连根拔起,累累的青桃撒满一地。平日被唤作“好汉”的那条人见人怕的看门狗,也禁受不住这份天崩地裂的惊吓,兀自瑟缩在屋角呜呜地哀鸣。
  就是此夜,成了我今生最漫长最心痛的一夜!
  母亲的遗物至今仍深锁在红漆斑驳的老木箱中,那是一段不忍披阅的伤心史,我不敢揭视。其中有一本当年家庭开支的明细账,一针一线的前因后果,一鸡一蛋的来龙去脉,在里面都有十分确切的记载。从一字一词,一笔一划,甚至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数点,都可以见出母亲当年是何等殚思竭虑。异常窘困的日子,那本账簿乃是真实无欺的见证。不知“苦难”为何物的后人,你们将来若要提问,如何才叫“最低限度的生存”?怎样才算“艰难无比的挣扎”?无须旁搜别取,它就能给出一个令人酸楚而又使人信服的标准答案。
  过早失去母爱,童年少年的荒凉时光和空虚岁月就如同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在成长的苦闷历程中,离开母亲的训导,许多次,我险些失足于歧途,陷身于泥淖。但我硬是站起来了,迅疾避开那些致命的诱惑,我想,这正是母亲所欢喜的。
  但愿宇宙深处真有一座祥和旖旎的天堂,慈母就住在那里。终有一天,我要穿越悠长黑暗的时光隧道,去追寻她人家的旧踪。我相信,而且坚信不疑,我与母亲,在生死契阔之后,必定还可以聚首。
  “愿死者有他(她)的天堂,愿生者有他(她)的寄托。”
  阿门。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
  周岩壁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④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⑥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⑦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⑧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⑨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母亲】
  徐懋庸
  母亲去世,已满一个月了。
  近日想起,悲哀已像一块冷却的铁,虽然还压在心头,但失去灼痛的热度了。因此,能够沉重地、但冷静地想想她的命运。
  小的孩子们没有见过祖母,要知道祖母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们要知道的,主要是音容笑貌。但关于音容笑貌,我无法加以描写。遗憾的是,母亲并没有留下一张照相。但照相怎么能够传达母亲的形象呢?我的母亲是一个最普通的村妇,她的从二十六到四十六岁的二十年间的形容,对我是极具体的,但又极抽象。有谁注意过自己的母亲的美观的呢!对于儿女,母亲就只是母亲,只觉得她的崇高,只关心她的脸庞的消瘦或丰腴、愁苦或愉快的变化。
  孩子们问我怎样爱母亲的,我也说不出。对于母亲,是不像对于别人,可以爱可以不爱的,对于母亲的爱,不会依什么情况为转移而有所增减的。在无论什么情况下,母亲总是母亲。
  我能够说的,只有母亲的痛苦。
  生在贫家,嫁在贫家,物质生活的辛苦,是不必说了。精神上,从也被贫困刺激得性情粗暴的丈夫,是没有得到安慰的。至于儿女,夭亡的夭亡了,离散的离散了。在十二、三年的战争期间,千难万难地养大了一个孙女,是她膝下唯一的承欢的人。但是,解放以后,先是我派了人要从她身边把她的孙女带走;这没有成,却反而突然被死神带走了……
  解放以后,她的桑榆晚景,本来也不算坏。知道我没有在战争中死掉,还给她添了一大群的孙儿,这“福气”,就不小;我寄的钱,也够她和我的父亲温饱地度日的;经过改革的社会,对她也尊重起来了……  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然而,她是不满足的,非常痛苦的,她是在痛苦中死去的。
  她晚年的痛苦,是我所给她的。
  我是她唯一可以指靠的儿子。指靠也算指靠到了,我供给了她的生活费用。但她所指望的,只是这么?她还有别的要求的。但是我,解放以后,一次也没有回去过;孙儿一大群,对她也不过是想象中的存在。“福气”不小,可是虚的。二十多年不见,她该有多少话想同我说说啊,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机会。……我要把她们接出来,她不愿意,说是过不来异乡的生活。她也知道同我们没有多的话可讲,而在家乡,可以同别的老太太们念念八仙佛(八个人一桌共同念佛),讲讲家常,热闹些。她叫我回去看看,我总是说,要去的,但终于没有去。我为什么不回去,原因很多,对她,却总是说工作忙。在她,以为我在欺骗,是不会的,但她总觉得莫名其妙。对我这个儿子,她养到我十二、三岁以后,就开始莫名其妙了,一直到最后还是莫名其妙。这情形,在做母亲的,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所以,在瞑目以前的一年中,已经神经错乱了!
  但是,据家信说,她在弥留之际,却极清醒地说了极达观的话,一句也没有责怪我。这是处于伟大的母爱的原谅,但也是处于伟大的母爱的坚忍!
  我不但使他莫名其妙,而且使她对我有一种自卑感,这是我忏悔不尽的地方。
  母亲赋予我生命。但这个生命,是在穷困的家庭和黑暗的社会中长大起来的,它像什么一株野生植物,营养的不足,使它畸形地发展,它没有色和香与周围的百卉竟艳,它只长出刺来保护自--往往在它自身和它所植根的土地受到侵犯的时候,它的刺就紧张起来了。
  因此,我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怪僻的性格,这性格使得我连对于父母,也很少说话。父亲对这,是一味的责骂,母亲却只是用了茫然的眼光看我。她看我总是在读书,正正经经地用着功,以为我一定有道理,而这些道理是她所不能懂的。所以,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她对我绝不表示意见,只以整个母亲的心,不得要领地探测着,无能为力的保护着我!
  例如,十四岁的时候,我闹起恋爱来了。我的家乡,是同族聚居的,我所爱的是本宗的姑娘。这是非法的,也不会有结果的。母亲知道了这事,有一天,背着人问我:“人家在说你,你同××姑娘相好呢?……有这事么?……”
  我没有做声。母亲等了好一会,叹了一口气,走开了。
  一九二六年,闹大革命,我也追随了。第二年四月,国 民党清党,在我们县里,要铺捉八个人,我也是其中之一。我逃到了上海,混进了个学校里半工半读地过日子。过了两年,案子冷下去了,我曾偷偷地回家去了一次。母亲见了我,细细地把当时警察去抓人、搜查的情况叙述了一番。她说:“那时候,惊吓是不小的,我急得病了一场,不知道你在外面怎么样了。后来接到你的信,说是到了上海,才放了心。他们,那时尽要搜你的书,把一间破屋搜遍的。好在我先得了风声,藏过了,如今还在呢!……”说着后面的一句话的时候,她脸上露出骄傲的微笑。接着,她问了一句:“你如今还在做那种事么?……”我没有回答。我那时并没有做“那种事”,但是我不愿意讲“我不做了”,她其实不大明白我究竟做的是什么事。等了好一会,母亲只说了一句:“以后要多多留心!”走开了。
  一九三七年,抗日统一战线实现了。因为叔父去世,我带了妻和儿女回家去。看到了媳妇和儿孙,母亲是幸福极了,天天用我带去的钱请我们吃好的,我再三叫她省俭些,总不听。有一天,邻人对我说,母亲去向人家借钱。我问她,她说:“有这回事的。你带来的钱用完了,我就暂时借着。你不用管。你走了以后,照样寄钱来,我苦一些,就还清了。你们在家里,总要吃得好一些的。”在这事情上,她固执得很!
  有一天,她跟我商量:“你是不是可以多卖一些书,积点钱,我们买几间房子?你们总得有几间房子住才好。我和你父亲,就在这间老屋住下去。”她说的“卖书”,指的是我的投稿。我劝她不要打这主意,这是因为我没有这么多的书卖。我没有诉出我不想回到故乡来住的话,但她们也猜着了,很有点伤心的样子。沉默了好一会,只说了一句:“对!你的主意是不会错的。”走开了。
  当我要回上海的时候,有一晚,母亲以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的命令口气对我说:“你,也对媳妇去说,你们把晔子给我留在身边。我要她,我会养得她好好的……”她流下了眼泪。我们遵了命,走了。这成了永别的开端,对于母亲,也对于我们的女儿。
  我同母亲的关系,就是这样的。
  现在想来,其他的一切,是还有可说的,而我在解放以后的不去看看母亲,实在是罪无可赦的事。我倘若回去一次,让她看看我和她的孙儿们,让她同我说说她在战争时期的她的苦难生活,让她听听我在战争时期的新奇经历,那在她,该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而她的晚年,就会过得很愉快的。这在世界上,我,到底是她最亲切的人啊!寄给她钱让她饱,这算什么呢?她是吃惯了苦的。能够见到我的面,能够在精神上占有我--至少一部分,在她,这才是幸福的真谛。但是我,剥夺了她的全部幸福!在她看来,她这亲生亲养的儿子,她用了整个的心爱了一生的儿子,到底只变成了每月若干元的人民币,这是多么伤心的事啊!然而,她到死也不忍责备我一句。也许,她的母爱的盲目性,使她真的相信我没有什么过错吧。通过解放后的许多事实,她知道共产党是干什么的,而她的儿子也是共产党,这一点,也应该是她谅解我的理由。
  但她对我究竟是莫名其妙的,因之可以想象,她内心的矛盾,该是多么深刻,这是最痛苦,最痛苦的!
  我的母亲的一生,就是这样茹苦含辛的一生!
  我的不回家去,是有许多正当的理由可以解释的:第一是工作的连续笥和紧张性;第二,在解放初期,我怕因为有一个在乡下人看来是“官”的身份,会惹起许多的麻烦;第三,在去年,本来是有四个月的空闲时间,可以回家一趟的,但因不得不同一个本来他就是党员而后来自云又不代表党了的同志打些交道,不得抽身;第四,今年呢,初到新的工作岗位,自然又不好请假。
  但是,母亲已经死了,这些理由,没有机会讲了,就是讲,也讲不清楚的;她会相信,但她不会理解。她是一个最普通的村妇!
  我这些抱憾无穷的思想,是直到母亲死后才明确起来的。过去,从未细想过,只以为母亲还能活好多年,总有一天可以回去看看,不在乎迟早;这事对她的意义之重大,也未曾揣摩过。现在想明白了,但是已经无可奈何了!
  就算我是全心全意在为人民服务吧,但对于人民--而且是最痛苦的劳动人民之一的母亲,给了我生命和全心的爱的母亲,却是这样的漠不关心;在我是轻而易举而在她却是最大的幸福的会面,也不让她如愿。
  不受咒诅但我自己是应该检讨的!
  只有一件事我总算遂了她的心愿。前几年,她来信说要预造“寿坟”和“寿材”,征求我的意见。我稍稍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我知道,这一件事再不让她满足,她就会死不瞑目了。人的一生,只在这一件事上得到满足,是极可悲的了,但在我的母亲,这却算是生活在最后实现了它的意义。这事,在我,是要从另一方面进行检讨的;迁就迷信--但我管不得许多了!
[关于亲情的名家散文]相关文章:
1.关于亲情的优美散文
2.名家描写亲情的散文
3.描写环境的名家散文
4.感悟亲情的散文
5.亲情散文:爱的解脱
6.亲情散文:爱的手帕
7.亲情散文:走在回家的路上
8.亲情散文:常回家看看
9.亲情散文:一堵墙
10.亲情散文:父亲的泪

二:[梦里依稀慈母泪]怀念已故母亲的句子


  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

  怀念已故母亲的句子(一)
  1、有时,看见别人和母亲一起有说有笑地去镇上买东西。我多羡慕呀,看见母亲为自己的女儿精心挑选的东西,内心感到不安。
  2、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3、生命的盛开是一朵花,蕴藏着梦想。对母亲来说,梦想在现实中破碎,饱受的是数不尽的风雨。这个过程没有欢笑,只有苦难。她承受苦难,却没有放弃,坚持让儿女们长大成人。这就是母亲的信念,惟一支撑着母亲的信念。
  4、在如潮涌动的哀思中,时常想起慈母在我身边最后的一段时光,真的很开心,很欣慰!仿佛上天眷顾我,一生倔强孤傲的母亲,竟然会离开熟住的老宅,搬来与我作伴!我一时兴奋莫名,简直太有成就感了!
  5、人的一生没有留下对母亲的深刻印象,是难以想象的。一个人的成长没有受到母亲的深深影响,也是难以想象的。母亲讲的一则故事,母亲的一个肢体语言,可以让人终身难忘。母亲的一句话,会终身铭记而受用终身。
  6、妈妈,那一年你突然离去让我心力交瘁悲痛的我,只能每夜走进梦里去扑捉你的颜容寻觅你的踪影。
  7、母亲的眼神里透出一种最大满足的光芒。这满足,比她自己的满足更充实。这满足,是一种全身心的付出,是一种生命的闪光。
  8、妈妈,临别时您到车站送我。看着您,我忽然感到一阵难过。您是四十岁刚过的人,可是头发已经开始花白了,脸上也爬上了皱纹。这每一根白发,每一条皱纹都是您为工作为子女费尽心血的见证啊!
  9、母亲做事很麻利,村里没人能比,一大桌子十多个菜不肖一个小时她一个人就能拿下,没人不佩服她的能干利索。母亲通情达理,能识大体,顾全大局,作为一个大家庭的长媳,她上敬公婆,下疼弟妹,没有谁不说她好的,对丈夫对子女更是体贴入微,无微不至。
  1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1、母亲走后两周年之际,我无以回报,谨以此文纪念她,感谢她一辈子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和浓浓的爱,也愿她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幸福平安!
  12、窗台边殷红的茶花,在滴滴嗒嗒的雨声中,缓缓地沉重地绽放。我走到窗前,看着模糊的窗外,听着淅沥的雨声,忆起了那熟悉而久违的声音。哦,那是母亲的声音。好想好想再听听母亲的絮絮叨叨——可惜母亲已驾鹤西去!
  13、人世间因为有了母爱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惟有母爱能赐予我们神奇的力量,而且母爱的光辉将永恒不变。
  14、母亲的头发如雪一样白,岁月在母亲脸上刻上了深深的痕迹。
  15、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当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儿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16、母亲的一生,是最平凡的江南女子的一生。生命之消逝,不会有太多的人记得。但对她的儿女们来说,却是一生的记忆,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
  17、那个流传千年的童话你是否还记得?母亲为了自己的儿子昏倒后不致因饥渴而死,用自己的鲜血浇灌会结果实的树木。当儿子醒来寻找母亲时,母亲已长眠于大山之间,而满山的树丛也都变成了血一样的红色,夺目耀眼。
  18、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母爱,是母爱成就了伟人的惊人之举,赋予了艺术家奇妙的灵感,启迪了科学家敏锐的智慧,也丰富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情感。母爱就像满天的繁星,星星点点,映照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田。
  19、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20、我亲爱的妈妈,是您女儿不孝,当初只因自己的无知和胆小,连您最后的这点小小要求都不能满足,你一定很难受吧!你能原谅我吗?我当时真的好怕,不敢动步!为这事我一辈子都在自责中度过。早知如此,就算当初被鬼打死我也要去的,我的妈妈!折腾到大半夜,妈妈您竟然没有困,把我搂在怀里,轻声细语的教我要改改我的犟脾气……好多的不放心,好多的不舍啊!
  21、母亲的眼神里透出一种深深期盼的光芒。这期盼,寄托着母亲的全部心愿:明理有为成人,那是她生命的全部意义。
  22、母亲辛辛苦苦操劳了一辈子,好容易盼着我们几个儿女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她却没有好好享受天伦之乐就匆匆走了。母亲虽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女人,但她对我们浓浓的爱将伴随着我们一生一世。
  23、母亲的眼神里透出一种无比幸福的光芒。这幸福,是一种为使儿女免受苦难的幸福,是要把母亲的乳汁血和爱全部灌到儿女身上的幸福。
  24、母亲是一个勤劳贤惠能干的农村妇女,一辈子任劳任怨,勤俭节约。母亲只上过一年半学堂,可她知书达理,能识很多字,一般的小说她都能看懂,年轻时候能歌善舞还当过幼儿园的老师。母亲心灵手巧,自学成才,会量体裁衣,会绣花做鞋,厨艺也非同一般,大家族里谁家请客都要请她去做厨师,她做的饭菜真的是那个香啊。
  25、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26、看着母亲,我愣住了,灯光下映出了母亲瘦弱的身影,那佝偻的脊背,是为我弯的,那疲惫的神情,是为我留下的,还有那一双龟裂的手,也是为了我的生活而操劳的,泪水充满了我的眼眶,在瑟瑟的秋风中,我呆住了,站了很久很久。
  27、在这样的时节里,我除了怀念母亲,还能去体会些什么?在这样的怀念里,我除了伤感,还能倾诉些什么?在这伤感的时节里,我除了倾诉,也只有倾诉了。
  28、母亲已经走了,留给我深切的怀念,怀念那永远的眼神。
  29、妈妈,高高的个子,鸭蛋脸上有一个端正的鼻子。眼角上有一个端正的鼻子。眼角上爬上了隐约可见的几条鱼尾纹,但眼睛里还透露出一股灵秀的神采。
  30、母亲苍老的面容,就像隔天了的菜叶子,布满皱纹!
  31、日子过得真快,转眼母亲逝去已经两年了。印象中她从没离开过我们,她仿佛总在我们身前身后转悠,总对我们嘘寒问暖,唠唠叨叨。母亲最后的一年半的日子是在病床上度过的,病中的母亲也还是时常关心着我们每一个子女,在几个儿女身上她总有操不完的心。
  32、有件事我至今都不能释然,母亲离开的那天,我们没有一个亲人在她身旁。可母亲走的时候脸上没有任何遗憾没有任何痛苦,很安详的样子。上了年纪的人对我们说母亲是故意鬼使神差般的把我们每个亲人都支开了她才离去的,她不愿意我们看着她离去的样子。我知道这对我们做子女的来说是一种或多或少的安慰。
  33、那段日子,我上班,母亲总用目光送我出门;下班,母亲总会笑盈盈地开门迎候。人近中年的我,重又沫浴母爱,而这在童年的我,却是少有的。同时,我也从母亲的脸上看到了满足和快乐。
  34、母亲走后的这两年多,我常常梦见她,虽然我以前从不迷信,但只要我梦到母亲了,便一定叫上妹妹一起去给母亲烧纸钱,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能过得很好,也希望她能保佑我们子女一辈子平平安安,保佑我父亲身体健康。
  35、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36、母爱是人间最伟大最无私最真诚的爱,世界因为有了母爱而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37、那天夜晚,我几乎整夜没有入睡。母亲的眼神在夜色里闪亮。我感到母亲的眼睛一直注视着我。我思绪翻腾,想世事,想未来,想人生,想得许多许多。
  38、人生坎坷路。当我感情受到挫伤而痛苦的时候,当人事有纠缠而遭遇险恶的时候,当事业碰上挫折乃至失败的时候,母亲眼神总让我镇定自若,平静泰然。
  39、上小学那年,家里还很穷,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大米不够吃,母亲也总是为我用罐子煲饭,他们和小妹在家都是吃稀饭,每次小妹看见我吃饭站在一旁总是欠得直流口水,而我也不好意思一个人吃就分一些饭给她。那个时候能吃上白米饭都是幸福的啊。母亲虽然爱我们,但对我们还是很严厉的,每逢我和妹妹打架的时候,母亲总是会很狠狠地骂我一顿,偶尔也会打我一顿,为此我一直记恨着母亲,怨她偏心妹妹,直到长大后才忘了这种怨恨,天下哪有儿女记恨父母的?
  40、看着母亲的照片,有时会想,青春真的易于流逝,倏忽之间,岁月让容颜老去,如草荣草枯,已是一秋。
  41、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到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个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
  42、我手头有张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大约是二十岁左右拍的,穿着一件有细碎花案的布衣,面颊丰润,明眸皓齿,灿若晨星,一头乌发瀑布一样流泻在胸前。母亲年轻时保留下来的照片很少,基本上毁于文革,这张是后来从亲人那里索回的。
  43、虽然我留在母亲身边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我总会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务中,抽空陪母亲聊聊。聊我小时候种种滑稽淘气却不失可爱的行为,聊过去生活中的苦辣甜酸。那么多的往事,有些我记忆犹新,有些我全然不知,还有些朦胧中有一点点印象,但母亲说来犹如昨日般清晰。
  4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45、妈妈三十五六岁,生活的重担使她过早地失去了往日的绰绰风采,粗糙蜡黄的皮肤,夹杂银丝的头发,使人觉得她比实际年龄大得多。
  46、我停止了咀嚼,我的眼睛湿润了。透过泪光凝视着母亲。母亲像一座大理石浮雕,母亲的眼神像圣马利亚的眼神,永远定格在一个儿子的心头。
  47、我是在什么地方呢?这连我自己也有点儿弄不清楚。最初我觉得自己是在现在住的屋子里。母亲就这样一推屋角上的小门,走了进来,橘黄色的电灯罩的穗子就罩在母亲头上。于是我又想了开去,想到哥廷根的全城:我每天去上课走过的两旁有惊人的粗的橡树的古旧的城墙,斑驳陆离的灰黑色的老教堂,教堂顶上的高得有点儿古怪的尖塔,尖塔上面的晴空。
  48、人如此,动物亦然。当野羚羊向猎人下跪,只因为腹中怀有将要出生的小羚羊,你的心灵难道不会为母爱震撼吗?当沙漠中的老牛流下眼泪,恳求行人给小牛一滴救命的水,你的心灵难道不会为母爱震撼吗?
  怀念已故母亲的句子(二)
  1. 母亲节又到了,虽然母亲离开我已38年,但每当这一天到来之际她老人家的音容举止仍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仿佛在昨日。
  2. 妈妈,那一年你突然离去让我心力交瘁悲痛的我,只能每夜走进梦里去扑捉你的颜容寻觅你的踪影。
  3.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4. 看着母亲,我愣住了,灯光下映出了母亲瘦弱的身影,那佝偻的脊背,是为我弯的,那疲惫的神情,是为我留下的,还有那一双龟裂的手,也是为了我的生活而操劳的,泪水充满了我的眼眶,在瑟瑟的秋风中,我呆住了,站了很久很久。
  5. 母亲辛辛苦苦操劳了一辈子,好容易盼着我们几个儿女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她却没有好好享受天伦之乐就匆匆走了。母亲虽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女人,但她对我们浓浓的爱将伴随着我们一生一世。
  6. 母亲的眼神里透出一种无比幸福的光芒。这幸福,是一种为使儿女免受苦难的幸福,是要把母亲的乳汁血和爱全部灌到儿女身上的幸福。
  7. 母亲是一个勤劳贤惠能干的农村妇女,一辈子任劳任怨,勤俭节约。母亲只上过一年半学堂,可她知书达理,能识很多字,一般的小说她都能看懂,年轻时候能歌善舞还当过幼儿园的老师。母亲心灵手巧,自学成才,会量体裁衣,会绣花做鞋,厨艺也非同一般,大家族里谁家请客都要请她去做厨师,她做的饭菜真的是那个香啊。
  8.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9. 在这样的时节里,我除了怀念母亲,还能去体会些什么?在这样的怀念里,我除了伤感,还能倾诉些什么?在这伤感的时节里,我除了倾诉,也只有倾诉了。
  10. 母亲已经走了,留给我深切的怀念,怀念那永远的眼神。
  11.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12. 母亲走后的这两年多,我常常梦见她,虽然我以前从不迷信,但只要我梦到母亲了,便一定叫上妹妹一起去给母亲烧纸钱,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能过得很好,也希望她能保佑我们子女一辈子平平安安,保佑我父亲身体健康。
  13. 那天夜晚,我几乎整夜没有入睡。母亲的眼神在夜色里闪亮。我感到母亲的眼睛一直注视着我。我思绪翻腾,想世事,想未来,想人生,想得许多许多。
  14. 看着母亲的照片,有时会想,青春真的易于流逝,倏忽之间,岁月让容颜老去,如草荣草枯,已是一秋。
  15. 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到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个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
  16. 我手头有张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大约是二十岁左右拍的,穿着一件有细碎花案的布衣,面颊丰润,明眸皓齿,灿若晨星,一头乌发瀑布一样流泻在胸前。母亲年轻时保留下来的照片很少,基本上毁于文革,这张是后来从亲人那里索回的。
  17. 人的一生没有留下对母亲的深刻印象,是难以想象的。一个人的成长没有受到母亲的深深影响,也是难以想象的。母亲讲的一则故事,母亲的一个肢体语言,可以让人终身难忘。母亲的一句话,会终身铭记而受用终身。
  18. 在如潮涌动的哀思中,时常想起慈母在我身边最后的一段时光,真的很开心,很欣慰!仿佛上天眷顾我,一生倔强孤傲的母亲,竟然会离开熟住的老宅,搬来与我作伴!我一时兴奋莫名,简直太有成就感了!
  19. 我从小在她老人家呵护下长大,是在她老人家有力臂膀支撑下才自立成人。为了子女、为了家庭老人家默默地,耗尽了岁月,熬尽了人生,直到满头白发都是在为着子女鞠躬尽瘁。她的一生是劳作的一生,是辛苦的一生。直到生命尽头。
  20.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后来母亲去世时,又因我根本意想不到和本人又无力改变的原因,使我没能见到我可怜的母亲,这是我一生最大的痛。不能为两位老人尽到人子之孝是我一生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21. 母亲走了,我心中充满了遗憾和痛楚,我有天塌地陷的绝望,有四顾茫然的张皇,有无处容身的凄凉。
  22. 送走去世的妈妈的那几天似乎带走了我所有的精力。整整一个周,我不能够开口说话,一是因为声音嘶哑无法说话,二是因为我担心泪总是会比话先流下来。
  23. 守孝不知红日落,思亲常望白云飞。
  24. 妈妈去了的这段日子,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苏轼的那句诗句“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妈妈,当你离去的那一瞬间,你是否一缕香魂飞回了魂牵梦想的故里?是否了却了你现实中未了的心愿?
  25. 我想念母亲,想起了小时候母亲为我和妹妹过生日的慈母情怀,想起了母亲为父亲在田间擦汗时的温柔体贴;记起母亲淋着倾盆大雨踏着泥泞的土路接妹妹回家的情景,记起母亲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走街串巷叫卖时冻的瑟瑟发抖的身影……
  26. 母亲,走了。她很平凡,很善良,很慈爱,很无私,很温柔,很体贴。夜里我又梦到了母亲,梦到妹妹拿着一束康乃馨向母亲怀里扑去……

三:[梦里依稀慈母泪]革命诗词大全


  《自题小像》
  作者: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惯于长夜过春时》
  作者: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无题》
  作者:孙中山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孽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对酒》
  作者: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作者:秋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革命诗词大全》相关文章:

1.革命诗词大全

2.关于革命的诗歌

3.关于革命烈士的诗歌

4.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的诗歌

5.诗句

6.革命故事《得意之笔》

7.清明烈士陵园扫墓诗歌

8.五四青年节诗歌精选

9.学雷锋的诗歌

10.儿童节诗歌朗诵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19659/

推荐访问:梦里依稀小星湖读后感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