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芥菜图片]芥菜图片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6-16 15:00:03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芥菜图片篇(1):小学生蔬菜类谜语

  熟悉的蔬菜对于孩子来说不难猜,陌生的就比较难了。因此建议家长在孩子猜到的时候及时表扬,在猜不到的时候马上在网络上搜索这种蔬菜的相关资料让孩子看看,如果有机会让孩子亲眼看一下、尝一下就更好了,这样您的孩子会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1、小小根儿水中泡,两瓣花儿头顶开(打一蔬菜)
  谜底:豆芽(也称芽苗菜,是各种谷类、豆类、树类的种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称“活体蔬菜”。豆芽一般是生活在有一定水、光、气、热的容器中,它的顶部两瓣豆片像盛开的小花,是老百姓餐桌上最普通不过的蔬菜。其品种繁多、营养全面、风味独特、清香脆嫩,深受人们喜爱。)
  2、睡莲底下一条龙,节节肚中满是洞(打一蔬菜)
  谜底:藕(属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肥大,有节,长长的,形似一条龙,中间有一些管状小孔,折断后有丝相连。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
  3、圆圆脑袋一撮毛,无心之徒披紫袍(打一蔬菜)
  谜底:洋葱(模样似圆形,葱头形似一撮毛,常见的洋葱外表呈紫色,是没有心的,从外直接切到内心。)
  4、红红棒子地里钻,长长绿尾露在外(打一蔬菜)
  谜底:胡萝卜(样子形同一根上粗下细的棒子,生长在土地里,而绿色的叶子则露在外面。)
  5、细白嫩肉裹紫衣,霜儿一打不成器(打一蔬菜)
  谜底:茄子(颜色多为紫色或紫黑色,内部果肉为白色,歇后语中有如此形容:“霜打的茄子——蔫了”,枯萎了,也比喻人精神萎靡了,气势消沉了,不成器。)
  6、根系强大称天罗,老了用来刷铁锅(打一蔬菜)
  谜底:丝瓜(又叫天罗、布瓜、蛮瓜。为葫芦科攀援草本植物,丝瓜根系强大。老时丝很多,待干后,可用来刷锅子。)
  7、儿时头上开白花,老了长满白胡渣(打一蔬菜)
  谜底:葱(叶子的高度差不多,比较整齐,春末开成一丛丛的花,花呈青白色底部有长须,形似老人的胡子。)
  8、小小个头似苹果,美女都爱当水果(打一蔬菜)
  谜底:番茄(大多为红色,个头与苹果差不多;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一般女性都爱当作水果一样生吃,营养价值更高。)
  9、圆圆脑袋樱桃色,深深埋在土里头(打一蔬菜)
  谜底:红萝卜(萝卜的一种,球形、根皮红色、根肉白色,叶子为绿色。因气候及品种等因素形成了其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10、红红小嘴绿鹦哥,大力水手最爱它(打一蔬菜)
  谜底:菠菜(主根发达,肉质根红色,味甜可食。是大力水手补充能量时的最爱。“金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正是乾隆微服私巡时尝到的民间菜式——菠菜豆腐汤。)
  11、红妹子,绿妹子,湘川一带最爱吃(打一蔬菜)
  谜底:辣椒(又名番椒、大椒。果实青色,成熟后变成红色;一般都有辣味,湘西菜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川菜以麻、辣、鲜、香为特色,以“一菜一味,百菜百味”著名。由此可见,二者均离不开辣椒,所以,针对一些爱吃辣椒的姑娘,也有“湘妹子、川妹子、辣妹子”一说。)
  12、身披黄袍狠妈妈,年纪一大手段辣(打一蔬菜)
  谜底:姜(也称“生姜”;开有黄绿色花并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茎。多呈黄色,俗语有云:“姜还是老的辣”比喻老年人有经验,办事老练,不好对付。)
  13、身材纤细披绿袍,切碎包饺味儿好(打一蔬菜)
  谜底:芹菜(芹菜叶洗净剁碎,与肉馅按1∶1的比例搅拌均匀,放入少许食盐、姜末、五香粉等调料,这样做成的饺子味道鲜香。)
  14、胖胖小伞林中开,等着姑娘把它摘(打一蔬菜)
  谜底:蘑菇(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叫作《采蘑菇的小姑娘》,而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蘑菇多半为矮小偏胖的形状,菌盖的形状似一把撑开的小伞。)
  15、绿色皮肤结小花,满身疙瘩浑身扎,美白产品人人夸(打一蔬菜)
  谜底:黄瓜(植株柔嫩,茎披毛并多汁,叶被绒毛,多为单性花,雌雄同株,腋生。许多爱美的女性喜欢将黄瓜切片,用来敷脸,起到美白肌肤的作用。)
  16、一家人住两宅,一宅绿一宅白,厨房天天要用,谁家也离不开(打一蔬菜) 谜底:葱(葱一头是白色尾部是绿色叶子。习惯于在炒菜前将葱和姜切碎一起下油锅中炒至金黄(俗称之为“爆香”),尔后再将其他蔬菜下入锅中炒。在做汤面如清汤面或牛肉面时,在面条熟后可将切碎的葱末(也称葱花)撒在面上。)
  17、样子像青草,适合包饺饺,回挥刀割嫩草,转眼又长高(打一蔬菜)
  谜底:韭菜(韭菜属于葱科多年生宿根蔬菜,一般大家最常吃的饺子馅就有韭菜馅的。具健胃、提神 止汗固涩、补肾助阳、固精等功效。)
  18、又细又长白芽,放在水中泡发,盘中是道好菜,菜园不见它(打一蔬菜)谜底:豆芽(豆芽也称芽苗菜,是各种谷类、豆类、树类的种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其性凉、味甘无毒,能清署热、调五脏、解诸毒、利 尿除湿,可用于饮酒过度、湿热郁滞、食少体倦。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夏季可常食素炒绿豆芽。)
  19、身上长疙瘩,生长在农家,味苦如吃药,偏偏爱吃它(打一蔬菜)
  谜底:苦瓜(苦瓜又名凉瓜,苦瓜果实为浆果,表面有许多不规则的瘤状突起。具有清热解暑、消肿解毒的功效。强化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
  20、泥里睡个红宝宝,头上顶个绿缨帽,生吃脆香味道甜,做菜油烹营养高(打一蔬菜)
  谜底:胡萝卜(胡萝卜生长在土里,形状像个小孩子,肉厚、心柱细、质嫩、味甜,宜生食.肉质根富含蔗糖、葡萄糖、淀粉、胡萝卜素及钾、钙、磷等。每100g鲜重含胡萝卜素1.67~1 比番茄高5~7倍,食用后经消化分解成维生素A,有防止夜盲症和呼吸道疾病的作用。胡萝卜的营养价值很高,)
  21、红皮红瓤瓤,酸甜有营养,生吃赛水果,蛋炒味道香(打一蔬菜)
  谜底:西红柿(番茄(Tomato)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外表皮是红色,果肉也是红色,番茄(tomato)以成熟多汁浆果为产品的草本植物。每100克鲜果含水分94克左右、碳水化合物2.5~3.8克、蛋白质O.6~1.2克、维生素C20~30毫克,以及胡萝卜素、矿物盐、有机酸等。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番茄可用作食疗、减肥、美容等,生吃、熟吃皆可。)
  22、听着瓜名有点冷,实际它是夏天生,绿皮白肉腹内空,表皮挂着一层粉(打一蔬菜)
  谜底:冬瓜(冬瓜为葫芦科草本植物冬瓜的果实,是夏秋季节的主要蔬菜。表面上有一层白色的粉状的东西,就好像是冬天所结的白霜,也是这个原因,冬瓜又称白瓜。)
  23、小时青青细又长,切片做菜味道香,老时五脏变丝瓤,洗碗搓澡用得上(打一蔬菜)
  谜底:丝瓜(丝瓜,为葫芦科攀援草本植物,丝瓜根系强大。成熟时里面的网状纤维称丝瓜络,可代替海绵用作洗刷灶具及家具)
  24、长得白白胖胖,落户荷花池塘,满身都是蜂窝,总在泥里躲藏(打一蔬菜) 谜底:藕(藕,又称莲藕,属睡莲科植物,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
  25、红彤彤,手掌大,一口下去酸溜溜(打一蔬菜)
  谜底:西红柿(西红柿外表就是红色的,刚好一只手能拿着,带点酸味~ 番茄(Tomato)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具有减肥瘦身、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等功效。)
  26、红红脸蛋像苹果,切开里面汁儿多。生吃熟食都可以,酸酸甜甜就是我(打一蔬菜)
  谜底:番茄(该蔬菜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
  27、红脸戴绿帽,营养价值高。土里发现它,还需用力拔(打一蔬菜) 谜底:胡萝卜(该蔬菜素有“小人参”之称,肉质根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多种维生素以及多种矿质元素。原产亚洲西南部,阿富汗为最早演化中心,栽培历史在2000年以上。)
  28、一层一层裹紫袍,人人切它眼泪掉(打一蔬菜)
  谜底:洋葱(它是中国主栽蔬菜之一,外表紫红色,鳞片肉质稍带红色,因为味道有辛辣味道,很多人都不愿意吃,特别是切洋葱的时候流泪的痛苦,不吃也罢了。但是吃洋葱是有很大的作用,在欧美被誉为饮食之蔬菜类“蔬菜皇后”。)
  29、身材瘦小尾巴尖,浑身彤红惹人怜(打一蔬菜)
  谜底:辣椒(它的果实通常呈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
  30、大圆上面拖小圆,绿绿外皮里白心(打一蔬菜)
  谜底:葫芦瓜(中国一部非常有名的动画片就是以它为原型的,里面有几个可爱的小娃娃。)
  31、嫩叶下腹口留香,味道浓郁根细长(打一蔬菜)
  谜底:香菜(确切的来说是一种提味菜,有很多人都不是很爱吃,是汤饮中的佳佐。)
  32、植物皇后味道鲜,山珍之王最保健(打一蔬菜)
  谜底: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称,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美誉)
  33、圆圆的脸蛋红又红,生吃熟吃美味多(打一蔬菜)
  谜底:西红柿(又名番茄;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
  34、外青内白胖娃娃,酒席上面爱雕花(打一蔬菜)
  谜底:冬瓜(表面为青绿色,里面的果肉则为白色,瓜形状如枕,又叫枕瓜,显得比较胖;冬瓜质地清凉可口,水分多,味清淡。在一些酒席上面,常把它的表皮雕刻上各种各样图案,掏空腹中瓜瓤,装入可口的骨头汤、红枣、银耳等,称为“冬瓜盅”)
  35、底部钝形像朵花,西餐配菜营养多(打一蔬菜)
  谜底:花菜(属于蔬菜的一种,有白色的也有绿色的。营养非常丰富,很容易残留农药,不易清洗)
  36、小名叫作馍馍蛋,皮黄疙瘩不好看(打一蔬菜)
  谜底:马铃薯(别称:土豆、洋芋、馍馍蛋等,浆果球形,绿或紫褐色。种子肾形,黄色,表面一般有许多坑坑洼洼的小洞,显得不够光滑,模样一般)
  37、中国芥菜是个宝,最爱披着深绿袍(打一蔬菜)
  谜底:白菜(又称中国芥菜、小白菜,叶光泽,深绿色;叶柄厚,白菜可是浑身是宝。做菜时切下来的白菜帮一样是有用的)
  38、野生蔬菜大家爱,长长手臂握拳头(打一蔬菜)
  谜底:蕨菜 (这是属于野生蔬菜的一种,在清明前后可采摘,表皮有毛,在还未长成的时候,像人的拳头)
  39、绿杆无心繁殖强,叶面光滑非常尖(打一蔬菜)
  谜底:空心菜(开白色喇叭状花其梗中心是空的,在中国南方农村普遍栽培作蔬菜,叶子长的很尖)
  40、细细长长披绿袍,直接生咬味道好(打一蔬菜)
  谜底:黄瓜(也称胡瓜、青瓜,筒形至长棒状,嫩果绿色或深绿色,少数为淡黄色或白色,可生吃,味道佳)
  41、大紫球,一层层,生比熟吃营养多(打一蔬菜)
  谜底:紫甘蓝 (这种蔬菜是近几年才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流行,西方人通常把它拌色拉酱吃,事实上该蔬菜生食要比熟食好。它的外叶和叶球都呈紫红色,营养也非常丰富)
  42、叶色鲜绿长青苗,驱寒效果格外妙(打一蔬菜)
  谜底:蒜苗(又叫蒜毫、青蒜,是大蒜幼苗发育到一定时期的青苗,叶色鲜绿,不黄不烂,并具有祛寒、散肿痛、杀毒气、健脾胃等功能)

芥菜图片篇(2):汪曾祺短一点的散文

  汪曾祺,1920年出生江苏高邮城镇旧式地主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和艺术的熏陶,中学时代就读于高邮县中学和江阴南菁中学,表现出强烈的爱好文学的倾向。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汪曾祺短一点的散文,欢迎阅读。
  汪曾祺短一点的散文一:手把肉
  蒙古人从小吃惯羊肉,几天吃不上羊肉就会想得慌。蒙古族舞蹈家斯琴高娃(蒙古族女的叫斯琴高娃的很多,跟那仁花一样的普遍)到北京来,带着她的女儿。她的女儿对北京的饭菜吃不惯。我们请她在晋阳饭庄吃饭,这小姑娘对红烧海参、脆皮鱼……统统不感兴趣。我问她想吃什么,“羊肉!”我把服务员叫来,问他们这儿有没有羊肉,说只有酱羊肉。“酱羊肉也行,咸不咸?”“不咸。”端上来,是一盘羊犍子。小姑娘白嘴把一盘羊犍子都吃了。问她:“好吃不好吃?”“好吃!”她妈说:“这孩子!真是蒙古人!她到北京几天,头一回说‘好吃’。”
  蒙古人非常好客,有人骑马在草原上漫游,什么也不带,只背了一条羊腿。日落黄昏,看见一个蒙古包,下马投宿。主人把他的羊腿解下来,随即杀羊。吃饱了,喝足了,和主人一家同宿在蒙古包里,酣然一觉。第二天主人送客上路,给他换了一条新的羊腿背上。这人在草原上走了一大圈,回家的时候还是背了一条羊腿,不过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次了。
  “四人帮”肆虐时期,我们奉江青之命,写一个剧本,搜集材料,曾经四下内蒙古。我在内蒙古学会了两句蒙古话。蒙古族同志说,会说这两句话就饿不着。一句是“不达一的”——要吃的;一句是“莫哈一的”——要吃肉。“莫哈”泛指一切肉,特指羊肉(元杂剧有一出很特别,汉话和蒙古话掺和在一起唱。其中有一句是“莫哈整斤吞”,意思是整斤地吃羊肉)。果然,我从伊克昭盟到呼伦贝尔大草原,走了不少地方,吃了多次手把肉。
  八九月是草原最美的时候。经过一夏天的雨水,草都长好了,草原一片碧绿。阿格长好了,灰背青长好了,阿格和灰背青是牲口最爱吃的草。草原上的草在我们看起来都是草,牧民却对每一种草都叫得出名字。草里有野葱、野韭菜(蒙古人说他们那里的羊肉不膻,是因为羊吃野葱,自己把味解了)。到处开着五颜六色的花。羊这时也都上了膘了。
  内蒙古的作家、干部爱在这时候下草原,体验生活,调查工作,也是为去“贴秋膘”。进了蒙古包,先喝奶茶。内蒙古的奶茶制法比较简单,不像西藏的酥油茶那样麻烦。只是用铁锅坐一锅水,水开后抓入一把茶叶,滚几滚,加牛奶,放一把盐,即得。我没有觉得有太大的特点,但喝惯了会上瘾的(蒙古人一天也离不开奶茶。很多人早起不吃东西,喝两碗奶茶就去放羊)。摆了一桌子奶食,奶皮子、奶油(是稀的)、奶渣子……还有月饼、桃酥。客人喝着奶茶,蒙古包外已经支起大锅,坐上水,杀羊了。蒙古人杀羊真是神速,不是用刀子捅死的,是掐断羊的主动脉。羊挣扎都不挣扎,就死了。马上开膛剥皮,工具只有一把比水果刀略大一点的折刀。一会儿的工夫,羊皮就剥下来,抱到稍远处晒着去了。看看杀羊的现场,连一滴血都不溅出,草还是干干净净的。
  “手把肉”即白水煮切成大块的羊肉。一手“把”着一大块肉,用一柄蒙古刀自己割了吃。蒙古人用刀子割肉真有功夫。一块肉吃完了,骨头上连一根肉丝都不剩。有小孩子割剔得不净,妈妈就会说:“吃干净了,别像那干部似的!”干部吃肉,不像牧民细心,也可能不大会使刀子。牧民对奶、对肉都有一种近似宗教情绪似的敬重,正如汉族的农民对粮食一样,糟踏了,是罪过。吃手把肉过去是不预备佐料的,顶多放一碗盐水,蘸了吃。现在也有一点佐料,酱油、韭菜花之类。因为是现杀、现煮、现吃,所以非常鲜嫩。在我一生中吃过的各种做法的羊肉中,我以为手把羊肉第一。如果要我给它一个评语,我将毫不犹豫地说:无与伦比!
  吃肉,一般是要喝酒的。蒙古人极爱喝酒,而且几乎每饮必醉。我在呼和浩特听一个土默特旗的汉族干部说“骆驼见了柳,蒙古人见了酒”,意思就走不动了——骆驼爱吃柳条。我以为这是一句现代俗话。偶读一本宋人笔记,见有“骆驼见柳,蒙古见酒”之说,可见宋代已有此谚语,已经流传几百年了。可惜我把这本笔记的书名忘了。宋朝的蒙古人喝的大概是武松喝的那种煮酒,不会是白酒——蒸馏酒。白酒是元朝的时候才从阿拉伯传进来的。
  在达茂旗吃过一次“羊贝子”,即煮全羊。整只羊放在大锅里煮。据说蒙古人吃只煮三十分钟,因为我们是汉族,怕太生了不敢吃,多煮了十五分钟。整羊,剁去四蹄,趴在一个大铜盘里。羊头已经切下来,但仍放在脖子后面的腔子上,上桌后再搬走。吃羊贝子有规矩,先由主客下刀,切下两条脖子后面的肉(相当于北京人所说的“上脑”部位),交叉斜搭在肩背上,然后其他客人才动刀,各自选取自己爱吃的部位。羊贝子真是够嫩的,一刀切下去,会有血水滋出来。同去的编剧、导演,有的望而生畏,有的浅尝即止,鄙人则吃了个不亦乐乎。羊肉越嫩越好。蒙古人认为煮久了的羊肉不好消化,诚然诚然。我吃了一肚子半生的羊肉,太平无事。
  蒙古人真能吃肉。海拉尔有两位书记到北京东来顺吃涮羊肉,两个人要了十四盘肉,服务员问:“你们吃得完吗?”一个书记说:“前几天我们在呼伦贝尔,五个人吃了一只羊!”
  蒙古人不是只会吃手把肉,他们也会各种吃法。呼和浩特的烧羊腿,烂,嫩,鲜,入味。我尤其喜欢吃清蒸羊肉。我在四子王旗一家不大的饭馆中吃过一次“拔丝羊尾”。我吃过拔丝山药、拔丝土豆、拔丝苹果、拔丝香蕉,从来没听说过羊尾可以拔丝。外面有一层薄薄的脆壳,咬破了,里面好像什么也没有,一包清水,羊尾油已经化了。这东西只宜供佛,人不能吃,因为太好吃了!
  我在新疆唐巴拉牧场吃过哈萨克的手抓羊肉。做法与内蒙古的手把肉略似,也是大锅清水煮,但切的肉块较小,煮的时间稍长。肉熟后,下面条,然后装在大瓷盘里端上来。下面是面,上面是肉。主人以刀把肉切成小块,客人以手抓肉及面同吃。吃之前,由一个孩子执铜壶注水于客人之手。客人手上浇水后不能向后甩,只能待其自干,否则即是对主人不敬。铜壶颈细而长,壶身镂花,有中亚风格。
  汪曾祺短一点的散文二:五味
  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邻座的客人直瞪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过春节了。别处过春节,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这在山西人是大事。
  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什么都拿来酸,除了萝卜白菜,还包括杨树叶子,榆树钱儿。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
  辽宁人爱吃酸菜白肉火锅。
  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我和贾平凹在南宁,不爱吃招待所的饭,到外面瞎吃。平凹一进门,就叫:“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笋肉丝氽汤下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做:“老友”。
  傣族人也爱吃酸。酸笋炖鸡是名菜。
  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把好好的饭焐酸了,用井拔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
  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
  四川夹沙肉用大片肥猪肉夹了洗沙蒸,广西芋头扣肉用大片肥猪肉夹芋泥蒸,都极甜,很好吃,但我最多只能吃两片。
  广东人爱吃甜食。昆明金碧路有一家广东人开的甜品店,卖芝麻糊、绿豆沙,广东同学趋之若鹜。“番薯糖水”即用白薯切块熬的汤,这有什么好喝的呢?广东同学曰:“好!”
  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行称了两斤白糖,说她的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菜农也有种的了。农贸市场上有很好的苦瓜卖,属于“细菜”,价颇昂。
  北京人过去不吃蕹菜,不吃木耳菜,近年也有人爱吃了。
  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
  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北方人初春吃苣荬菜。苣荬菜分甜荬、苦荬,苦荬相当的苦。
  有一个贵州的年轻女演员上我们剧团学戏,她的妈妈不远迢迢给她寄来一包东西,是“择耳根”,或名“则尔根”,即鱼腥草。她让我尝了几根。这是什么东西?苦,倒不要紧,它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实在招架不了!
  剧团有一干部,是写字幕的,有时也管杂务。此人是个吃辣的专家。他每天中午饭不吃菜,吃辣椒下饭。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的,各种辣椒,他都千方百计地弄来吃,剧团到上海演出,他帮助搞伙食,这下好,不会缺辣椒吃。原以为上海辣椒不好买,他下车第二天就找到一家专卖各种辣椒的铺子。上海人有一些是能吃辣的。
  我的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平生所吃辣椒之多矣,什么朝天椒、野山椒,都不在话下。我吃过最辣的辣椒是在越南。一九四七年,由越南转道往上海,在海防街头吃牛肉粉,牛肉极嫩,汤极鲜,辣椒极辣,一碗汤粉,放三四丝辣椒就辣得不行。这种辣椒的颜色是橘黄色的。在川北,听说有一种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线吊在灶上,汤做得了,把辣椒在汤里涮涮,就辣得不得了。云南佧佤族有一种辣椒,叫“涮涮辣”,与川北吊在灶上的辣椒大概不相上下。
  四川不能说是最能吃辣的省份,川菜的特点是辣且麻,——搁很多花椒。四川的小面馆的墙壁上黑漆大书三个字:麻辣烫。麻婆豆腐、干煸牛肉丝、棒棒鸡;不放花椒不行。花椒得是川椒,捣碎,菜做好了,最后再放。
  周作人说他的家乡整年吃咸极了的咸菜和咸极了的咸鱼,浙东人确实吃得很咸。有个同学,是台州人,到铺子里吃包子,掰开包子就往里倒酱油。口味的咸淡和地域是有关系的。北京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大体不错。河北,东北人口重,福建菜多很淡。但这与个人的性格习惯也有关。湖北菜并不咸,但闻一多先生却嫌云南蒙自的菜太淡。
  中国人过去对吃盐很讲究,如桃花盐、水晶盐,“吴盐胜雪”,现在则全国都吃再制精盐。只有四川人腌咸菜还坚持用自贡产的井盐。
  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国家的人爱吃臭。
  过去上海、南京、汉口都卖油炸臭豆腐干。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因为一个大人物年轻时常吃而出名。这位大人物后来还去吃过,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文化大革命中火宫殿的影壁上就出现了两行大字:
  最高指示:
  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我们一个同志到南京出差,他的爱人是南京人,嘱咐他带一点臭豆腐干回来。他千方百计,居然办到了。带到火车上,引起一车厢的人强烈抗议。
  除豆腐干外,面筋、百叶(千张)皆可臭。蔬菜里的莴苣、冬瓜、豇豆皆可臭。冬笋的老根咬不动,切下来随手就扔进臭坛子里。——我们那里很多人家都有个臭坛子,一坛子“臭卤”。腌芥菜挤下的汁放几天即成“臭卤”。臭物中最特殊的是臭苋菜杆。苋菜长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入臭坛。臭熟后,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冻状。噙住一头,一吸,芯肉即入口中。这是佐粥的无上妙品。我们那里叫做“苋菜秸子”,湖南人谓之“苋菜咕”,因为吸起来“咕”的一声。
  北京人说的臭豆腐指臭豆腐乳。过去是小贩沿街叫卖的:
  “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臭豆腐就贴饼子,熬一锅虾米皮白菜汤,好饭!现在王致和的臭豆腐用很大的玻璃方瓶装,很不方便,一瓶一百块,得很长时间才能吃完,而且卖得很贵,成了奢侈品。我很希望这种包装能改进,一器装五块足矣。
  我在美国吃过最臭的“气死”(干酪),洋人多闻之掩鼻,对我说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比臭豆腐差远了。
  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
  汪曾祺短一点的散文三:豆腐
  豆腐点得比较老的,为北豆腐。听说张家口地区有一个堡里的豆腐能用秤钩钩起来,扛着秤杆走几十里路。这是豆腐么?点得较嫩的是南豆腐。再嫩即为豆腐脑。比豆腐脑稍老一点的,有北京的“老豆腐”和四川的豆花。比豆腐脑更嫩的是湖南的水豆腐。
  豆腐压紧成型,是豆腐干。
  卷在白布层中压成大张的薄片,是豆腐片。东北叫干豆腐。压得紧而且更薄的,南方叫百页或千张。
  豆浆锅的表面凝结的一层薄皮撩起晾干,叫豆腐皮,或叫油皮。我的家乡则简单地叫做皮子。
  豆腐最简便的吃法是拌。买回来就能拌。或入开水锅略烫,去豆腥气。不可久烫,久烫则豆腐收缩发硬。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香椿头只卖得数日,过此则叶绿梗硬,香气大减。其次是小葱拌豆腐。北京有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可见这是北京人家家都吃的小菜。拌豆腐特宜小葱,小葱嫩,香。葱粗如指,以拌豆腐,滋味即减。我和林斤澜在武夷山,住一招待所。斤澜爱吃拌豆腐,招待所每餐皆上拌豆腐一大盘,但与豆腐同拌的是青蒜。青蒜炒回锅肉甚佳,以拌豆腐,配搭不当。北京人有用韭菜花、青椒糊拌豆腐的,这是侉吃法,南方人不敢领教。而南方人吃的松花蛋拌豆腐,北方人也觉得岂有此理。这是一道上海菜,我第一次吃到却是在香港的一家上海饭馆里,是吃阳澄湖大闸蟹之前的一道凉菜。北豆腐、松花蛋切成小骰子块,同拌,无姜汁蒜泥,只少放一点盐而已。好吃么?用上海话说:蛮崭格!用北方话说:旱香瓜——另一个味儿。咸鸭蛋拌豆腐也是南方菜,但必须用敝乡所产“高邮咸蛋”。高邮咸蛋蛋黄色如朱砂,多油,和豆腐拌在一起,红白相间,只是颜色即可使人胃口大开。别处的咸鸭蛋,尤其是北方的,蛋黄色浅,又无油,却不中吃。
  烧豆腐大体可分为两大类:用油煎过再加料烧的;不过油煎的。
  北豆腐切成厚二分的长方块,热锅温油两面煎。油不必多,因豆腐不吃油。最好用平底锅煎。不要煎得太老,稍结薄壳,表面发皱,即可铲出,是名“虎皮”。用已备好的肥瘦各半熟猪肉,切大片,下锅略煸,加葱、姜、蒜、酱油、绵白糖,兑入原猪肉汤,将豆腐推入,加盖猛火煮二三开,即放小火咕嘟。约十五分钟,收汤,即可装盘。这就是“虎皮豆腐”。如加冬菇、虾米、辣椒及豆豉即是“家乡豆腐”。或加菌油,即是湖南有名的“菌油豆腐”——菌油豆腐也有不用油煎的。
  “文思和尚豆腐”是清代扬州有名的素菜,好几本菜谱著录,但我在扬州一带的寺庙和素菜馆的菜单上都没有见到过。不知道文思和尚豆腐是过油煎了的,还是不过油煎的。我无端地觉得是油煎了的,而且无端地觉得是用黄豆芽吊汤,加了上好的口蘑或香、竹笋,用极好秋油,文火熬成。什么时候材料凑手,我将根据想象,试做一次文思和尚豆腐。我的文思和尚豆腐将是素菜荤做,放猪油,放虾籽。
  虎皮豆腐切大片,不过油煎的烧豆腐则宜切块,六七分见方。北方小饭铺里肉末烧豆腐,是常备菜。肉末烧豆腐亦称家常豆腐。烧豆腐里的翘楚,是麻婆豆腐。相传有陈婆婆,脸上有几粒麻子,在乡场上摆一个饭摊,挑油的脚夫路过,常到她的饭摊上吃饭,陈婆婆把油桶底下剩的油刮下来,给他们烧豆腐。后来大人先生也特意来吃她烧的豆腐。于是麻婆豆腐名闻遐迩。陈麻婆是个值得纪念的人物,中国烹饪史上应为她大书一笔,因为麻婆豆腐确实很好吃。做麻婆豆腐的要领是:一要油多。二要用牛肉末。我曾做过多次麻婆豆腐,都不是那个味儿,后来才知道我用的是瘦猪肉末。牛肉末不能用猪肉末代替。三是要用郫县豆瓣。豆瓣须剁碎。四是要用文火,俟汤汁渐渐收入豆腐,才起锅。五是起锅时要撒一层川花椒末。一定得用川花椒,即名为“大红袍”者。用山西、河北花椒,味道即差。六是盛出就吃。如果正在喝酒说话,应该把说话的嘴腾出来。麻婆豆腐必须是:麻、辣、烫。
  昆明最便宜的小饭铺里有小炒豆腐。猪肉末,肥瘦,豆腐捏碎,同炒,加酱油,起锅时下葱花。这道菜便宜,实惠,好吃。不加酱油而用盐,与番茄同炒,即为番茄炒豆腐。番茄须烫过,撕去皮,炒至成酱,番茄汁渗入豆腐,乃佳。
  砂锅豆腐须有好汤,骨头汤或肉汤,小火炖,至豆腐起蜂窝,方好。砂锅鱼头豆腐,用花鲢(即胖头鱼)头,劈为两半,下冬菇、扁尖(腌青笋)、海米,汤清而味厚,非海参鱼翅可及。
  “汪豆腐”好像是我的家乡菜。豆腐切成指甲盖大的小薄片,推入虾子酱油汤中,滚几开,勾薄芡,盛大碗中,浇一勺熟猪油,即得。叫做“汪豆腐”,大概因为上面泛着一层油。用勺舀了吃。吃时要小心,不能性急,因为很烫。滚开的豆腐,上面又是滚开的油,吃急了会烫坏舌头。我的家乡人喜欢吃烫的东西,语云:“一烫抵三鲜。”乡下人家来了客,大都做一个汪豆腐应急。周巷汪豆腐很有名。我没有到过周巷,周巷汪豆腐好,我想无非是虾子多,油多。近年高邮新出一道名菜:雪花豆腐,用盐,不用酱油。我想给家乡的厨师出个主意:加入蟹白(雄蟹白的油即蟹的精子),这样雪花豆腐就更名贵了。
  不知道为什么,北京的老豆腐现在见不着了,过去卖老豆腐的摊子是很多的。老豆腐其实并不老,老,也许是和豆腐脑相对而言。老豆腐的佐料很简单:芝麻酱、腌韭菜末。爱吃辣的浇一勺青椒糊。坐在街边摊头的矮脚长凳上,要一碗老豆腐,就半斤旋烙的大饼,夹一个薄脆,是一顿好饭。
  四川的豆花是很妙的东西,我和几个作家到四川旅游,在乐山吃饭。几位作家都去了大馆子,我和林斤澜钻进一家只有穿草鞋的乡下人光顾的小店,一人要了一碗豆花。豆花只是一碗白汤,啥都没有。豆花用筷子夹出来,蘸“味碟”里的作料吃。味碟里主要是豆瓣。我和斤澜各吃了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很美。豆花汤里或加切碎的青菜,则为“菜豆花”。北京的豆花庄的豆花乃以鸡汤煨成,过于讲究,不如乡坝头的豆花存其本味。
  北京的豆腐脑过去浇羊肉口蘑渣熬成的卤。羊肉是好羊肉,口蘑渣是碎黑片蘑,还要加一勺蒜泥水。现在的卤,羊肉极少,不放口蘑,只是一锅稠糊糊的酱油黏汁而已。即便是过去浇卤的豆腐脑,我觉得也不如我们家乡的豆腐脑。我们那里的豆腐脑温在紫铜扁钵的锅里,用紫铜平勺盛在碗里,加秋油、滴醋、一点点麻油,小虾米、榨菜末、芹菜(药芹即水芹菜)末。清清爽爽,而多滋味。
  中国豆腐的做法多矣,不胜记载。四川作家高缨请我们在乐山的山上吃过一次豆腐宴,豆腐十好几样,风味各别,不相雷同。特别是豆腐的质量极好。掌勺的老师傅从磨豆腐到烹制,都是亲自为之,绝不假手旁人。这一顿豆腐宴可称寰中一绝!
  豆腐干南北皆有。北京的豆腐干比较有特点的是熏干。熏干切长片拌芹菜,很好。熏干的烟熏味和芹菜的芹菜香相得益彰。花干、苏州干是从南边传过来的,北京原先没有。北京的苏州干只是用味精取鲜,苏州的小豆腐干是用酱油、糖、冬菇汤煮出后晾得半干的,味长而耐嚼。从苏州上车,买两包小豆腐干,可以一直嚼到郑州。香干亦称茶干。我在小说《茶干》中有较细的描述:
  ……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香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蒲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色的,掰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做“茶干”。
  茶干原出界首镇,故称“界首茶干”。据说乾隆南巡,过界首,曾经品尝过。
  干丝是淮扬名菜。大方豆腐干,快刀横披为片,刀工好的师傅一块豆腐干能片十六片;再立刀切为细丝。这种豆腐干是特制的,极坚致,切丝不断,又绵软,易吸汤汁。旧本只有拌干丝。干丝入开水略煮,捞出后装高足浅碗,浇麻油酱醋。青蒜切寸段,略焯,五香花生米搓去皮,同拌,尤妙。煮干丝的兴起也就是五六十年的事。干丝母鸡汤煮,加开阳(大虾米),火腿丝。我很留恋拌干丝,因为味道清爽,现在只能吃到煮干丝了。干丝本不是“菜”,只是吃包子烧麦的茶馆里,在上点心之前喝茶时的闲食。现在则是全国各地淮扬菜系的饭馆里都预备了。我在北京常做煮干丝,成了我们家的保留节目。北京很少遇到大白豆腐干,只能用豆腐片或百页切丝代替。口感稍差,味道却不逊色,因为我的煮干丝里下了干贝。煮干丝没有什么诀窍,什么鲜东西都可往里搁。干丝上桌前要放细切的姜丝,要嫩姜。
  臭豆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我在上海、武汉都吃过。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毛泽东年轻时常去吃。后来回长沙,又特意去吃了一次,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这就成了“最高指示”,写在照壁上。火宫殿的臭豆腐遂成全国第一。油炸臭豆腐干,宜放辣椒酱、青蒜。南京夫子庙的臭豆腐干是小方块,用竹签像冰糖葫芦似的串起来卖,一串八块。昆明的臭豆腐不用油炸,在炭火盆上搁一个铁篦子,臭豆腐干放在上面烤焦,别有风味。
  在安徽屯溪吃过霉豆腐,长条豆腐,长了二寸长的白色的绒毛,在平底锅中煎熟,蘸酱油辣椒青蒜吃。凡到屯溪者,都要去尝尝。
  豆腐乳各地都有。我在江西进贤参加土改,那里的农民家家都做腐乳。进贤原来很穷,没有什么菜吃,顿顿都用豆腐乳下饭。做豆腐乳,放大量辣椒面,还放柚子皮,味道非常强烈,广西桂林、四川忠县、云南路南所出豆腐乳都很有名,各有特点。腐乳肉是苏州松鹤楼的名菜,肉味浓醇,入口即化。广东点心很多都放豆腐乳,叫做“南乳××饼”。
  南方人爱吃百页。百页结烧肉是宁波、上海人家常吃的菜。上海老城隍庙的小吃店里卖百页结:百页包一点肉馅,打成结,煮在汤里,要吃,随时盛一碗。一碗也就是四五只百页结。北方的百页缺韧性,打不成结,一打结就断。百页可入臭卤中腌臭,谓之“臭千张”。
  杭州知味观有一道名菜:炸响铃。豆腐皮(如过干,要少润一点水),瘦肉剁成细馅,加葱花细姜末,入盐,把肉馅包在豆腐皮内,成一卷,用刀剁成寸许长的小段,下油锅炸得馅熟皮酥,即可捞出。油温不可太高,太高豆皮易煳。这菜嚼起来发脆响,形略似铃,故名响铃。做法其实并不复杂。肉剁极碎,成泥状(最好用刀背剁),平摊在豆腐皮上,折叠起来,如小钱包大,入油炸,亦佳。不入油炸,而以酱油冬菇汤煮,豆皮层中有汁,甚美。北京东安市场拐角处解放前有一家肉店宝华春,兼卖南味熟肉,卖一种酒菜:豆腐皮切细条,在酱肉汤中煮透,捞出,晾至微干,很好吃,不贵。现在宝华春已经没有了。豆腐皮可做汤。炖酥腰(猪腰炖汤)里放一点豆腐皮,则汤色雪白。
[汪曾祺短一点的散文]相关文章:
1.汪曾祺作品精选《散文短简》
2.汪曾祺散文《新校舍》
3.汪曾祺的散文《胡同文化》
4.汪曾祺散文《萝卜》
5.汪曾祺的散文《冬天》
6.汪曾祺散文《罗汉》
7.汪曾祺散文《栗子》
8.汪曾祺散文《国子监》
9.汪曾祺散文《胡同文化》
10.汪曾祺散文胡同文化

芥菜图片篇(3):汪曾祺《五味》原文及赏析


【汪曾祺《五味》原文】
  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邻座的客人直瞪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过春节了。别处过春节,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这在山西人是大事。
  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胜。什么都拿来酸,除了萝卜白菜,还包括杨树叶儿,榆树钱儿。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
  辽宁人爱吃酸菜白肉火锅。
  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我和贾平凹在南宁,不爱吃招待所的饭,到外面瞎吃。平凹一进门,就叫:“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笋肉丝汆汤下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做 “老友”。
  傣族人也爱吃酸。酸笋炖鸡是名菜。
  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把好好的饭焐酸了,用井拨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
  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
  四川夹沙肉用大片肥猪肉夹了洗沙蒸,广西芋头扣肉用大片肥猪肉夹芋泥蒸,都极甜,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02949/

推荐访问:野芥菜图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