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珏粤语怎么读]傕怎么读

来源:书信作文 时间:2018-07-19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书信作文】

傕怎么读一:与元微之书原文及翻译

  《与元微之书》是唐代白居易的一封书信。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与元微之书原文及翻译,供大家阅读参考。
  与元微之书原文: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1: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2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3如此?况以胶漆之心4,置5于胡越6之身,进不得相合7,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8,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9时,有熊孺登10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11,上12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13。且云:危

傕怎么读二:《杨修之死》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杨修之死》这篇文章的内容、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
  2.初步认识分析事物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培养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认识小说中的人物悲剧命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欣赏《三国演义》这部著名的古典小说,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教学方法
  竞赛法、合作探究法、创设情景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1.加强预习,布置同学在课前看《三国演义》七十二回。课上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题进行自学,然后展开课文知识、口头表述及辩论比赛,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思维,提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加强复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定好竞赛程序、形式和评分标准,以便检查学生回答问题的优劣,并分出胜负方,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
  4.评分标准:
  复述故事占20分,必答题和抢答题每个10分,辩论占40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疏通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在音乐中介绍《三国演义》。
  介绍有关的文学常识(教师完成)。
  罗贯中(约1330~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广泛搜集材料,以史实为根据,创作了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罗贯中在巨著中,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主张——仁政。
  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杨修之死》即后半回“曹阿瞒兵退斜谷”的主要内容。原回目是从战争发展的进程着眼,反映三国交战情况,曹操遣大军去蜀,兵败;蜀兵渡汉水,曹操退守阳平关,再败;复兵退斜谷,此时,曹操心中进退犹豫不决,课文节选由此开始。节选部分着力叙写曹操杀杨修的前因后果,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改题为“杨修之死”是耐人寻味的。
  杨修,确有其人《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历史书上,都有杨修事迹的记载,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发人(问南灵宝)出身于一门四世三公的士族官僚家庭,其父杨彪曾任太尉,始终跟着被曹操挟持的汉帝,杨修则当了丞相主簿,杨修聪颖过人,史有传载。《世说新语〈捷悟〉》篇所辑的七则故事中关于杨修的就占了四则。
  杨修虽然恃才傲物,但也不至于有被杀的大罪过。有才的人很难容于社会,这是为什么?
  1.注意以下字音:
  庖(páo) 鸡肋(lēi)

傕怎么读三:你知道这样一个白居易吗?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白居易的一些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逸乐生活的开创者
  每当我阅读《枕草子》和《源氏物语》时,我都会立即想到白居易,这位对日本平安朝精致颓废文学有着至深影响的中国诗人。我知道,他的光荣一直推迟到宋朝才真正得到人们的认识(有关谈论见后文),后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学以来,人们对他只有误会,一说到他,就似乎只是“卖炭翁”的形象。是这个形象吗?那就让我们从白居易的一首诗《舟行》开始,来认识一个真实的白居易:
  帆影日渐高,闲眠犹未起。
  起问鼓枇人,已行三十里。
  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
  饱食起婆婆,盥漱秋江水。
  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
  何况不失家,舟中载妻子。
  在通常的唐诗选本中,也许不会出现上述的这首《舟行》。因为从内容上来看,它描写的只是一次琐碎的日常饮食活动,与那种代表崇高的或者至少正经的忧国思想、感遇心态截然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类诗歌有着某种浓烈的个人气味,甚至精细颓废气息,即它过于专注日常饮食起居的享受、品味,而不是讲求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就将这类诗文仅仅看做是一种单纯的贪图享乐、放纵生活。这里所呈现的是一种生活的“逸乐”,作为一种生命形态,它不仅可以是文学作品所要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它本身就有一种优美的价值。这一点可以借李孝悌的一段话来说明,他在《恋恋红尘》一书的序言中写道:
  在习惯了从思想史、学术史或政治史的角度,来探讨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后,我们似乎忽略了这些人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在形塑士大夫文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其结果是我们看到的常常是一个严肃森然或冰冷乏味的上层文化。缺少了城市、园林、山水,缺少了狂乱的宗教想象和诗酒流连,我们对明清士大夫文化的建构,势必丧失了原有的血脉精髓和声音色彩。
  事实上,不论是明清的士大夫,还是唐宋诗词的作者,他们都应当拥有完整和鲜活的生命,不必仅局限在感伤、悲愤以及苦难之中,快乐也应该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而了解这些快乐,我想最好的通道就莫过于《舟行》这类描述日常生活的诗篇。其实,从《诗经》时代开始,对日常生活的联想就已经出现在中国的抒情诗中了,其表现之一便是对饮食生活的描写。拿本诗的作者白居易来说,他诗歌的一大特色就是专注于去描写饮与食。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与他们的饮食生活》一文中,日本汉学家兴膳宏这样写道:
  白乐天对竹笋似乎情有独钟,竹笋在他的诗中经常出现。此外还有以食葵(《烹葵》)、自己酿酒(《咪家酝十韵》)等为题材的诗。白居易的饮食生活相当平淡,使人感到“蔬食”一词似乎成为他生活中的信条。但是,白居易的饮食生活也并非完全平淡,对于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他也是要强烈地反映出来的。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还有一个特征是关于饮茶的诗也非常多。饮茶在杜甫的诗歌中几乎没有,但恰在白乐天之前,陆羽写出关于饮茶的经典著作《茶经》。从这本书可以推断出,饮茶大概已是极为普及的事了。白乐天的诗,正是对这种状况的反映,饮茶成为易于博得好评的生活方式。从整体而言,白居易的诗歌对饮食生活的描写,与杜甫完全不同,他是以一个美食家的眼光来看待这类问题的。(《中国古典文化景致》)
  除了对美食的偏好外,白居易的饮酒生活也显得颇为风雅,这一点在《问刘十九》一首中已小露端倪(见后),此处再说一点关于其“晨起饮酒”的故事:
  白居易59岁时作于洛阳的《桥亭卯饮》,诗意表现为于桥亭之下卯时(上午5时至7时)的饮酒之情趣。所谓卯时酒,是指从卯时开始饮的酒,其关键是指早晨喝酒。
  卯时偶饮斋时卧,林下高桥桥上亭。
  松影过窗眠始觉,竹风吹面醉初醒。
  就荷叶上包鱼蚱,当石渠中浸酒瓶。
  白居易早晨喝酒已渐成习惯,在桥亭之下的饮酒是非常快乐的。饮酒时,就着荷叶包着的鱼�更是别有一番风味。鱼�,是用琵琶湖周围有名的鲋鱼做成的,它虽然不能当作主食,但却是下饭的好菜,因而白居易对其情有独钟。把酒瓶浸泡在河中使其冷却,这种饮酒的方式也是颇为优雅的。与杜甫描写饮食生活的诗歌相比,白居易的诗歌更显得富于情趣并且内容丰富。(《中国古典文化景致》)
  在兴膳宏另一篇专门谈论白居易饮食生活的《诗人与“食”》中,还说到了《舟行》这一首诗,其分析现录于下:
  任江州司马一职,可以说是白居易一生中最不得志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51726/

推荐访问:珏粤语怎么读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