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渔文化生态园_宁波渔文化生态保护的主要经验

来源:经济论文 时间:2019-02-04 11:10:41 阅读:

【www.bbjkw.net--经济论文】

宁波渔文化生态保护的主要经验

  从保护渔业自然生态到保护渔文化生态,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不断进步。社会经济巨大变革,生计方式与文化生态改变是大势所趋。不能一味要求保持原来生活状态,而是思考如何营造适应当下文化生存、传承、发展的环境,使渔文化朝着健康、有序、和谐的方向发展。宁波市通过艰辛探索,取得十分可喜成果。

  1、建立社会团体

  2004年5月,象山县成立渔文化研究会,挖掘整理渔文化资料、开展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编辑出版渔文化作品,开创了中国渔文化研究的先河;为宁波乃至全国渔文化建设、发展海洋文化事业作出积极贡献。2008年8月,宁波渔文化促进会成立。渔文化促进会组织协调海洋与渔业系统、旅游传媒、文化教育、烹饪美食、文艺美术等方面力量,致力提高全社会对保护、利用渔文化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渔文化事业与产业,服务宁波经济社会发展。2016年 9月,中国渔业协会渔文化分会成立并落户象山,表明宁波渔文化研究与促进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渔业协会渔文化分会承担引领研究、发掘和传承中国渔文化的责任,立足宁波、将渔文化研究事业与渔文化产业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2、开展学术研究

  2004年9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三单位与象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中国渔文化研讨会。2005年9月,首届中国海洋论坛在象山举办并落户象山,为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与当地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提供理论支撑。2008年5月,象山县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中国渔文化之乡”,批准建立中国渔文化研究基地。

  2008年8月,宁波渔文化促进会、象山县渔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中国渔文化与节庆研讨会;2009年、2016年,先后两次举办渔文化与休闲渔业研讨会。2013年9月,象山县举办中国海鲜论坛与厨艺大赛。2014年9月,“海洋渔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成为第十届中国海洋论坛的主题。同年12月,在宁波举办中国文化馆年会·文化艺术博览会,象山县表演的渔家号子、展示的鱼模与渔民画,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3、传承渔俗文化

  1998年9月,象山县以浓厚的渔文化为底蕴,以感恩海洋、保护海洋为主题始办中国开渔节。融合渔俗文化、民俗特色与时尚元素的祭海、开船、妈祖巡安等主体活动,前所未有地强化海洋渔文化的整体形象。2013年,中国(象山)开渔节成为国家级节庆活动。

  2015年2月,第六届中国(余姚)河姆渡农博会暨第三届中国甲鱼节拉开帷幕,这是全国唯一一个由县级市举办的“国字号”农博会。宁波市涉渔节庆还有:东钱湖湖鲜美食节、冬季开捕仪式,宁海县八鲜节、越溪跳鱼节,余姚市牟山湖大闸蟹休闲节,象山县“三月三”民俗文化节、开洋谢洋节、海鲜美食节、中国国际海钓节、中国海洋文化节等。

  4、注重宣传教育

  2004年7月,象山县渔文化研究会创办国内首家《渔文化》刊物。2008年8月,与宁波渔文化促进会联合办刊并改为彩印。2012年12月64页改为84页,2015年1月季刊改为双月刊。2016年9月,中国渔业协会渔文化分会成为主办单位之一。象山县编辑出版《中国历代咏渔诗词三百首》、《象山海鲜诗词一百首》、《张明珠书象山海错诗》、《象山石浦海鲜十六碗》、《象山妈祖文化述略》、《象山渔乡民间故事》、《中国渔文化印谱》,以及渔文化研究、美食、大观丛书,获得专家好评,深受读者欢迎。

  2011年,象山县渔文化研究会与象山电视台、学校配合举办“海娃娃讲渔故事”比赛,将渔故事改编为课本剧搬上舞台。2014年,全县小学开设渔文化教育地方课程,翌年扩大到中学,渔文化教育成为象山教育改革和学校特色发展的品牌项目。

  5、建立文化基地

  2011年9月,中国渔文化艺术村在石浦东门渔村开村,成为中国多民族作家象山创作、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写生、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对外旅游休闲等基地。2013年9月,象山海洋渔文化展示厅建成,以“脉、生、风、韵”为主题再现东海渔区民众千百年来的耕海牧渔生活。2016年5月,宁波市海洋渔文化俱乐部成立,为企业家提供与渔文化研究者联姻的平台。同年,在象山县大目湾新城建设中国渔文化实践基地。

  2017年6月,国家图书馆、象山县人民政府在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举办“潮起东海 渔韵象山”——国家级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象山县在石浦原第一冷冻厂厂址建造中国渔文化创意园。创意园以渔港文化、工业文化为底蕴,建成后将呈现渔文化展示体验馆、文创体验中心、主题餐厅、休闲集市、渔文化广场等多种业态。

  6、进行整体保护

  文化生态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传统风格变异、历史遗产毁损、人居环境破坏,是人类文明的损失、历史文化的遗憾。将渔文化遗产和其得以孕育、滋养的文化生态环境一起保护,是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整体性特征的科学保护措施。

  象山县海洋渔文化与民众生产生活方式相互交融,与传统民居、古街区和海洋生态相协调,具有丰富性、特殊性、集中性与代表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的重要体现。2010年6月,国家文化部批准设立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

  生态保护实验区以象山县行政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依托,对区域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具有突出特色和价值的渔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培育现代文化生态和谐理念,建立文化生态体系,实现人海共生、和谐发展的局面。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lunwen253061/

推荐访问:宁波市生态保护条例 宁波渔谚 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 文化生态保护区 宁波钓渔台 宁波渔金小区 宁波开渔节 威海渔文化 舟山渔文化 渔耕文化 渔文化主题 漫渔文化 生态渔发展 中国渔文化 太湖渔文化 象山渔文化 渔俗文化 渔文化街 渔文化村 渔浦文化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