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与展望]结论

来源:毕业论文 时间:2018-08-02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毕业论文】

第一篇结论:毕业论文的结论怎么写

  导语:毕业论文是本科学习阶段一次非常难得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比较完整的给排水系统设计,我摆脱了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状态,以下就是由为您提供的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
  毕业论文的结论怎么写
  本文从人力资源的"3P"理论入手,学习借鉴国内外相关人力资源理论、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人力资源价值理论。并以此为根据,对高校人力资源会计核算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首先,针对高校支出占绝大部分的人力资源支出的问题,不再作为一项费用支出来处理,而是把它作为高校一项专门的资产进行确认,这样的处理就使得高校会计资产构成变得比较全面了。同时按照会计恒等的原则,再确认一项负债和一项净资产。
  其次,从人力资源的个体价值计量出发,总结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经典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分析其可借鉴和不足之处,设计出一个反映人力资源综合价值的计量模型,并列举实例证明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初步构建高校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系统,设计增加了人力资源相关的会计账户,进行核算举例,并提出进行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事项。将高校人力资源会计从纸上谈兵进入到实际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在研究高校人力资源会计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大量人力资源会计与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务,我对当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虽然不一定到位,但非常希望得到各位专家和学者的指点和指正。
  1、高校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需要相关的制度规范。现在高校会计仍使用的是1998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近年来一直没有新的更结合高校特点的会计准则出台,对人力资源的规范更是空白。因此有关人力资源制度规范的制定是目前重要的一个问题。
  2、对高校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应该考虑成本。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应该考虑成本,会计核算也不例外。对高校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能够反映出高校人力资源的相关数据即可,实用性为第一原则,不应该不顾成本而一味追求理论的完善和体系的完整。同时人力资源的核算也不应该局限于会计部门的工作,应该在高校内部实行信息化管理,对人力资源信息实行共享,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成本。
  3、高校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实施应多做市场调查。每个单位有各自的特点,高校的人力资源核算和企业人力资源核算存在着在本质的区别。在会计科目的选取和会计目标的制定应该考虑本单位的特点和实际的人力资源环境,尽可能让人力资源会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由于篇幅和所学知识所限,对一些会计问题未能深入研究。比如,在第四章会计计量模型构建中,主要应用了专家打分法进行绩效评价,造成评价主观性较强,同时评价指标的选择也是采取走访相关方面管理人员和专家,未做AHP论证和一致性检验,造成评价指标不一定客观。第五章的高校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具体实施还有待精准。高等院校荟萃了我国顶尖的人力资源,对高校人力资源的认识拔高到最新高度,充分发挥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势,并转化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为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只是对我国高校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由于本人知识和水平有限,很多地方还需要专家和学者指教,这对于我今后的成长会大有裨益。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在这次设计中最大的收益。我想这是一次意志的磨练,是对我实际能力的一次提升,也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这次毕业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在此更要感谢我的导师和专业老师,是你们的细心指导和关怀,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我的学业和论文的研究工作中无不倾注着老师们辛勤的汗水和心血。老师的严谨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无私的奉献精神使我深受启迪。从尊敬的导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在此我要向我的导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关注公众号,论文不用愁』
本期最火热文「高手是如何做到论文重复率6%?」
干货满满,快来加入我们吧!

第二篇结论:如何写好议论文的结论段呢

  1引题
  高考中,阅卷老师评判考生作文的平均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分钟不到,不能“细读”,只能“概览”的。所谓“概览”,就是快速地浏览卷面,关键的地方多看几眼:看一眼标题,是否切题;看一眼开头,是否点题;看一眼本论,是否扣题;看一眼结尾,是否结题。如果这四处都给出阅卷者需要的东西,O!45分就有了。所以,写好议论文的结尾,是多么重要!
  2比较概括
  请你比较(2016年宁波二模)四篇考场作文的结尾,你觉得优秀的考场作文结尾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附题目】
  有人说,这是一个快速变化、发展的时代,要追寻潮流乃至立于潮头之上,如果一个人不能融入现代潮流,那他就会成为落伍者。也有人说,任凭潮流涌动,我只做自己内心的国王,就如“风可以吹走/一张无助的纸片/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还有人说,追寻潮流与追寻自我并不矛盾,一方面顺应潮流但保持理性的距离,另一方面顺应内心但不被自我蒙蔽。 对上述议论,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
  例1
  顺乎潮流,追随本心
  镇海中学一学生
  【引论段】北宋有学者张横渠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说的是其儒者壮志,愿顺应时局,顺应本心去开创事业。于今世人,又何不如是?唯顺乎潮流,并追随本心才能不迷失不困惑,才能坚定地创造人生价值。【结论段】《史记》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太史公言及时代潮流中有汲汲名利之弊病。不错的,只有以理性地眼光看待潮流,在内心的自我判断下保持合适的姿态,方可不迷失。故曰:顺乎潮流,追随本心,方为上策。
  例2
  追寻潮流,不弃本心
  慈溪中学一学生
  【引论段】老舍曾言:“生命需有光有影,有静有动,生活的滋味,就含在这猛而不变的曲折里。”不错的,在这个快速变化与发展的时代中,大多数人被名利的浪潮席卷,汲汲皇皇地朝“成功的终点”奔跑,却忘记奔跑的初衷是为何;也有人自命不凡,渴望脱离所谓“红尘苦海”去寻一个清白的境地,却终是佯狂而不知所踪。要我说,真正融入世界的方法并非与它左右逢源或是消极割裂,而是明知它已千疮百孔却依旧与其温暖相拥。入世与坚守并不矛盾。【结论段】鲁迅太过入世,呐喊的声音早已在喉腔里哽咽成哭泣;尼采太过出世,于是哭他的上帝不在,哭他的信仰迷茫。相比之下,我们可以采取更加圆融的办法与世界握手言和。就像季羡林老先生说的那样:“纵浪大化中,不喜不惧。应尽便需尽,无复独多虑。”
  例3
  追随,倾听内心的声音
  效实中学一学生
  【引论段】生而为人,我们被安置在时代的洪流中成长。奈何洪流行进迅猛,咆哮着席卷而来,似乎要将逆行者一一吞没。可我们忘了,我们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木头人,意志由心而生,我们有抉择的权杖和力量。追随潮头,且听听内心的声音。【结论段】我们需留得心内一方真我,在追随潮流的道路上倾听内心的声音,才能叩开人生意义的大门。这是社会的人性回归和一定意义上的自我救赎。
  例4
  顺潮流,从自我
  宁波中学一学生
  【引论段】哲学大师尼采曾说过,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生活时,便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因此,顺潮流,从自我,是立于这快速变化、发展时代的一帖良药。【结论段】顺潮流,从自我。我们无法反抗时代的势之必然,也无法阻挡时代前进,却可以活出自我,跟从内心!
  这四篇考场作文,都是宁波二模的优秀卷,其结尾有共同特点:
  1.篇幅:100字左右,三言两语,干脆简洁,有个“豹尾”更好。四个结尾,最长113字,最短45字。
  2.点题:首尾呼应,明确题旨。再次强调引论段的论点,但语言有变化,不是简单重复。即使宁波中学这篇重复了“顺潮流,从自我”六字,但接下去一句有建议。
  3.深化:解决问题,深化题旨。镇海中学考生和慈溪中学考生都引用名言解决了怎么办的问题,拓宽了文意。效实中学和宁波中学则提出选择这种活法的建议和价值。当然,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4.语言:短小精悍,干脆简洁,句句紧密。用张中行先生的话说,是“有挽留力,使读者读后还回味,久久不能忘怀”。
  当然,这是考场,作文是“急就章”,语言有点毛糙在所难免。如“这是社会的人性回归和一定意义上的自我救赎。”,什么是“社会的人性回归”?改成“迷失已久的人性回归”就明确多了。“我们无法反抗时代的势之必然,也无法阻挡时代前进,却可以活出自我,跟从内心!”改成“我们无法反抗时代的趋势,也无法阻挡时代的前进,却可以跟从内心,活出自我!”语言就顺畅多了,而且有节奏感。
  3方法举例
  议论文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讲究实用和逻辑。一篇议论文写到结论段,应该是照应开头,收束全文了。其作用或强调论点,或深化中心,或解决问题,或提出建议,或展望前景等。
  我们就以宁波市二模的作文题为例,说说结尾扣题的方法。
  1.引言扣题式
  在结论段中,引用与中心论点内容一致的名言、警句、俗话、谚语、格言,再次强调论点,使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如镇海考生引用太史公言,慈溪考生引用季羡林诗。当然,引言要贴切,慈溪考生的引论段引用老舍的话,就和论点有点“隔”。
  2.举例扣题式
  列举例子,再次扣住论点。一般而言,结尾就是全文总结、照应开头而已,但举例的好处是结尾依然具体形象,给阅卷者以新鲜的刺激。当然限于篇幅,只能概括地叙述,如“鲁迅太过入世,呐喊的声音早已在喉腔里哽咽成哭泣;尼采太过出世,于是哭他的上帝不在,哭他的信仰迷茫。”
  3.比喻类比式 结论段中,用类比或比喻来引出结论,如果是用排比的句式结构,要注意的是结末句一定要点出结论,如果不是排比句子,比喻句一定要清晰地扣住论点。如有一篇《万千溪流我行其一》作文,开头段以水作喻:“所有的科学家们都知道,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一是水。无数的水汇成了溪流,又有无数溪流奔向大海,又有万千溪流从大海中流出,如同时代的潮流。”
  结论段写道:
  “江河湖海,奔流不息。我随时代前行,却只取适合我的河道,哪怕那再狭小,也够我不虚度此生。万千溪流我只行其一。”据说这篇作文还是一个初二学生写的,很是了得。
  4.提问思考式
  在结论段中,或设问,或反问,意在用一种引入注意、启发思考的形式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如:
  我们从格斯拉兄弟最后的遭遇中难道还看不出一些端倪吗?没有顺从时代的浪潮,一味地抱残守缺,别说成功恐怕自身也难保。我们从马云和余佳文的选择中难道还不明白如何取舍吗?他们抓住了时代的脉搏,顺流而下,创造了巨大的业绩。所以,我们要勇当时代的弄潮儿,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5.重复照应式
  在结论段中,不着重对本论部分的论证加以总结,而再次照应引论部分的中心论点,给人首尾一贯、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的感觉。如宁中学生的一篇作文,标题是《顺潮流,从自我》,引论段的论点句是“因此,顺潮流,从自我,是立于这快速变化、发展时代的一帖良药。” 结论段是:
  顺潮流,从自我。我们无法反抗时代的势之必然,也无法阻挡时代前进,却可以活出自我,跟从内心!
  6.号召鼓动式:
  结论段发出号召,号召人们为本论部分充分论证了的一种正确的思想、理想、境界而奋斗。这样的结论段,有很强的鼓动性和感召力。如:
  看见了吗?顺应时代的潮流,许许多多的普通人走上了人生的巅峰,顺应时代的潮流,时代才有记住你的理由。难道我们要像格斯拉兄弟一样吗?虽然他们也有自我的坚守,但在生存与死亡之间,为什么不再明智一些呢?让我们一起顺应这洪流吧!让我们勇当时代的弄潮儿吧!在这洪流之中,你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7.描述启发式
  采用描述的语言,呈现一种情景,情景包含着态度和选择,暗扣题旨,让人心领神会。好处是含蓄地暗示,引人深思。但是这种“文艺范”不能玩得太过太虚。下面二个结尾分寸拿捏的就很好。如:
  千载之下,掩卷沉思,感慨系之。在纷繁复杂的时代大潮里前行,怎能不慎之又慎!(效实考生《行于时代大潮》)
  突然想起顾况那句“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的诗,山林溪旁,炊烟绕绕,听清曲,阅金经,调素琴,啜香茗,喜天晴,如此诗意岂不比一味追逐更美?繁华终会落下,唯有最初的清淡才得以永恒。(效实考生《繁华境里,听清歌一曲》)
  8.概括总结式
  把本论部分的内容加以归纳概括,得出一个自然的合乎逻辑的结论,这个结论又是引论的重申和深化(不是重复),因而可以使中心论点更清晰,更明确。这是议论文写作最常用的方式,也是一种逻辑要求,不管你采用哪种方法收尾,都要起到概括总结的作用。如:
  人是社会动物,发展至今日,几乎不可能有人能如隐士般决绝地与世界隔绝。李健的《传奇》,被唱成传奇,自己也成为了传奇。香奈儿带着黑白灰的路线走向了世界,又征服了世界。所以我们既要顺流而生,又要坚守自我,这样才能活出真我风采。4经典例析 我们说结尾有种种方法,这是为了指导的方便。其实一篇的结尾,往往是综合应用几种手法的。下面以2015年浙江卷的作文题为例,请根据作文标题和引论段,试着用其中一种方法,写一个结尾
  【附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阐明你的观点。
  这个题目当年是浙江大学文学院考研究生的题目,拿来作为高考题目,虽然原创性受到影响,但该话题中学生应该是熟悉的。再说它可以考测出考生的文学素养和逻辑思辨能力,仍然不失为一个好题目。
  就立意而言,不外乎三类:一类是主张人品和作品是一致的,或者说两者应该一致。一类是说人品和作品是背离的,或者说没有必要一致。还有一类是说一致不一致没有必要讨论追究,我们欣赏的只是作品。
  1.引言扣题式言为心声
  【引论段】古语有云:“言为心声。”我以为此言得之。一部作品不仅能反映作者的性情,更是对其人品的投射。
  【考生结论段】昔者明先生有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是以喟叹自我认知、自我救赎之难。我想,言为心声,只有每位作家破解自己心中的“贼”,不让他盗走你的本心、良知,那么自然会有经典作品的涌现,而作家自然能到达那个他们念兹在兹的理想之乡。
  2.举例扣题式且以作品论英雄
  【引论段】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模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考生结论段】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
  3.比喻类比式文字是一面镜子
  【引论段】从指尖触摸书页的那一刻起,无疑我们已开启了一段灵魂之旅。我们从起点出发,去寻觅终点那一端作者留下的足迹、笑靥、感伤,于字里行间体味他们的品格与气质。文字,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灵魂深处的本真。否则,何以有“阅读好书,便是与许多高尚者谈话”这一经久不衰的名言?
  【考生结论段】选择文字成为哪一种镜子,承载怎么样的心情,是私人的事。然而,作为读者,我所期望的,是彻底的“文如其人”,透过这一汪清澈的湖水,湖底盛放的是作者的玻璃心,澄澈而透明。愿所有的文字,如同不会说谎的镜子,剔除污浊与不堪,折射的,是作者心中的清明与安宁。
  4.提问思考式格调与人品
  【引论段】孔子曾经说过有形无言者是国家的栋梁,有言无行者是国家之大害,有言有行者是国家的宝物。我想用这个思维来理解格调与人品也是行得通的。作品的格调与人品相一致是好的,但若作品的格调与人品不同,那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考生结论段】纵上所述,格调与人品相一致也好,相背离也好,其实都不是件好事吗?世界那么大,若都一样未免也太单调了,不是吗?
  5.重复照应式以吾手,写吾心,抒吾情
  【引论段】古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透过作品,可以窥得作者内心,探得作者思想,与作者神交。

第三篇结论:科技论文结论怎么写

  首先,科技工作者撰写科技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推广科技研究成果、阐述科学理论、开展学术交流,结论作为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将实验观测得到的数据、结果或系统理论研究所得的结果;其次,经过判断、推理、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结论在科技论文中的作用是对整个研究成果作出总判断、总评价,是研究结果的逻辑发展,在全篇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但目前,有很多作者和编辑人员对结论的正确书写重视不够、理解有误,导致部分科技论文中结论部分存在一些问题,破坏了整个科技论文的学术严谨性,同时也影响了读者阅读的完整性。下面详细阐释。
  一、科技论文中结论存在的问题
  1、摘要中的"结论”代替了正文中的“结论”。
  由于部分作者不了解摘要的作用及如何撰写,为与正文区别,避免内容重复,则在摘要中提到的“结论”,在正文中一律删去,导致论文缺少重要“结论”。
  摘要的作用主要是为读者提供论文的主要信息,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对论文整个内容的价值有初步了解,为其决定是否详细阅读全文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利用摘要检索比利用关键词检索具有更多的相关信息,可获得更多、范围更大的检索结果,尤其是各类数据库的出现,在大量的信息中为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
  摘要是对科技论文的高度概括,其本身具有的独立性使其与正文各自独立成文,但其内容则是以正文中重要的研究背景、条件、结果及结论等主要信息为基础,“摘”其“要”处独立成文,其撰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对于没有结论的科技论文,其摘要中的结论就无从谈起,因此说不能用摘要中的“结论”替代正文中的“结论
  2、“结果与分析”代替了“结论”中的内容
  此类情况常出现在实验研究类论文中,由于其分标题--“结果与分析”中的内容包括得出的实验结果以及对这些结果所作出理论分析,正是因为这些内容,使得许多作者误认为已将结论内容详细列出并已说明,因此在接下来的分标题--“结论”中仅将分标题--“结果与分析”中的内容简单列项,未将“结论”应需体现的内容表述清楚,包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提升,使其具有普遍性,揭示其原理,使得论文形式上有“结论”,实质上却缺乏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3、结论与结语两个概念不清
  据朱大明随机对16种不同专业学科的科技期刊采用“结论”或“结语”的统计结果与对比分析可知,“结论”与“结语”属于两个独立概念,前者是“从前提推论出来的判断”、“对人或事物所下的最后的判断”,而后者则是指“文章或正式讲话末了带有总结性的一句话结论需要在经过严谨的论证、推导、调查或实验之后才能够得出的具有创新性、客观性的论断,是对研究成果的进一步认识、升华.这个论断既有可能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迸一步推进,也有可能是与他人的研究成果相反,但无论是怎样的结果,却都要求是明确的、准确的,并具有普遍性,其篇幅根据论文具体情况可长可短.结语相对结论而言,在内容的表述上宽泛许多,可表达简单的推导结果,也可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深人研究、对未来应用前景的展望等等,语言表述上要求尽量简短。
  4、结论内容与引言内容相互重复
  结论内容与引言内容相互重复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引言中出现结论内容,在文末又再次重复结论内容.有的作者采用“倒推”方式,在引言部分开篇就将科研的研究背景、提出的问题、研究方法,包括得出的结论先给出,然后再展开详细论证,而在正文论证之后文末又再次给出结论,使前后内容重复.另一种情况是结论中出现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如研究背景、理论依据、实验基础等,把结论写得像引言。无论哪种情况,都是不应该出现的。
  引言作为科技论文的开始,其目的更多是向读者交待本研究的历史背景,说明研究的起点、重点和价值,提出正文待解决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而结论除包括对结果作出的逻辑延伸外,还包括对引言中提出的问题作出相应回应,即综述所得结果.二者无论从作用,还是从撰写内容上都有严格区分。
  二、结论的撰写内容及其在不同类型论文中的表现形式
  1、结论的撰写内容
  结论的撰写内容主要包括:(1)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或考察得到结果所揭示出的原理或普遍性;(2)阐述研究中与前人研究结果的不同情况;(3)本文未解决的问题;(4)阐述本文在理论或生产生活中的实用价值等等。
  2、结论的多种形式
  有很多作者、甚至部分编辑人员都认为结论应当在文末出现,这是一个认识误区.科技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众多,因此科技论文的写作体例也各不相同,论文中的结论所体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1)研究报告类、试验研究类等论文的结论通常在论文的文末位置;(2)数学推导类论文的结论往往是在正文开篇部分先给出,再进行详细推导证明;(3)综述类论文其结论则一般在每个层标题所列研究进展情况之后给出,即结论出现在行文中等各种情况.
  正是由于不同类型科技论文的表述需要,决定了结论在论文整个文体结构中不必拘泥于“只在文末”的位置,对于在引言中已先给出结论或在综述类论文中论证部分已分层给出明确结论的论文,可不必另单列标题来表述,以提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lunwen173239/

推荐访问:结论与展望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