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最后一头战象ppt]最后一头战象ppt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8-05-23 09:29:42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ppt一: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头战象(6)

最后一头战象ppt二:最后一头战象完美课件

  象,哺乳动物,是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表示“形状,样子”,“模仿”可以用“象”概括。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完美课件 ,欢迎阅读。
  教材简析
  美丽的西双版纳,神秘的动物世界,感人的一段故事!
  嘎羧,抗日战争后唯一幸存的战象,26载的岁月催它年迈,知道自己大限已近,它重披当年的战鞍,告别村寨,来到昔日战场凭吊,又来到战友们的百象冢,自掘坟墓,庄严地将自己埋葬。课文以嘎羧行为为线索,语言细腻传神,场面生动感人,语言通俗易懂,结构层次清晰,是沈石溪动物小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篇课文近2000字,学生阅读时,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动物内心世界,感悟动物情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文本特点和学情,本课设计力图体现以下几点: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落实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的要求。
  2.从整体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
  3.抓重点情节开展学习活动,重视体验和感悟,发挥朗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长文短教。
  4.注重课内外结合,进行拓展阅读,初步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练习抓住主要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战象嘎羧的情怀,体会作者通过对嘎羧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战象嘎羧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对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板块一)
  1.导入:1943年,日寇侵占我国云南边陲,抗日战士奋起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们破城门、踏敌军,勇猛无敌,它们就是“战象”。战斗结束后,我们的八十头战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在人们清理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一头受了重伤的公象还活着,这就是“最后一头战象”。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同步在笔记本上书写课题。
  2.课前大家进行了预习,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下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3.提炼主要情节,教师板书。
  4.依据主要情节,概括主要内容。
  5.总结:抓住主要情节来概括主要内容是一种好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点,抓主要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学习重点情节,走进嘎羧内心(板块二)
  1.交代任务:学生默读课文,找到感动的情节,画出感动的语句。
  2.学生自学
  3.交流汇报
  第一部分:学习“重披象鞍”
  (1)聚焦语句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2)读出画面
  自己读读,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读出你想象到的画面。
  (3)指导读出情感
  (4)初步体会写法,再次指导朗读
  嘎羧不会说话,它在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呢?(动作、神态)
  (5)小结:学习这段话,我们知道嘎羧是用动作和神态来表达情感的。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体会写法,体现对读法、学法、写法的指导。】
  第二部分:学习“再回战场”
  (1)聚焦语句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2)发现写法,读出情感
  第一个画面大象用它的动作和神态来表达它的情感,这段话又是怎么表达的呢?
  指导读出情感。
  (3)对比朗读,体会情感
  出示两段话:
  老师读:“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朝你看一眼……”
  学生读:“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激发情感
  配乐朗读
  (4)小结:同学们,26个春秋,9000多个日日夜夜,再次回到战场嘎羧心潮澎湃,读着这样的文字也让我们心潮激荡。
  【设计意图:想象画面,营造情境,品味细节,感悟战象形象。】
  第三部分:略读“光荣归去”
  (1)聚焦语句
  “土坑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2)朗读出情感
  (三)回顾文章整体,总结写作方法(板块三)
  1.出示三段话
  (1)体会精神
  嘎羧逝去了,但我相信它在生命弥留之际的壮举会永远印刻在我们的心中,它留下的是什么呢?
  (2)发现写作方法
  2.小结:动物没有人类所明了的表达方式,但是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嘎羧就像一位战士,深深震撼着我们。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感悟战象精神,发现本篇动物小说的特点。】
  (四)拓展课外阅读,体会表达特点(板块四)
  1.教师出示作者的话:“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涤荡灵魂。”
  2.拓展阅读《斑羚飞渡》重点情节
  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3.像这样的形象他还刻画了很多,如:《红奶羊》中机智的红奶羊茜露儿、《第七只猎狗》中舍身救主的猎狗赤利等等,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来感受动物的美好情感,高尚情怀。
  4.布置作业:
  (1)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整理在笔记本上。
  (2)阅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
  【设计意图:在“段落阅读”(板块二)、“整体回顾”(板块三)的基础上,课内外结合,层层深入体会作者“通过对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五、板书设计
  重披象鞍
  最后一头战象再回战场动作、神态、叫声——情感
  (忠诚)
  光荣归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学习作者通过对动物神态、动作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仿写文中的一个场景。
  3.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动物小说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动物神态、动作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仿写文中的一个场景。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基础知识
  (二)复述课文
  1.按照课文的主要情节,练习复述课文。
  2.汇报,教师评价、指导。
  (三)仿写片段
  1.出示7、14、22、23自然段重点语句,朗读,体会写法。
  2.选择一个场景,想象嘎羧的内心情感,进行仿写。
  3.小组交流。
  4.汇报,教师指导。
  (四)拓展阅读
  阅读《一对白天鹅》,进一步体会动物小说的特点。
  (五)作业
  1.阅读沈石溪作品《第七条猎狗》等其它作品。
  2.推荐阅读世界动物小说之父——加拿大作家西顿的《小战马》等作品。

最后一头战象ppt三:最后一头战象课件

  《最后一头战象》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幸存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分享了《最后一头战象》课件,一起来参考一下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的2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能力目标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实.写具体的.
  3.情感目标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实.写具体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动物园中的大象我们都见过.可是你们知道大象也曾在战场上冲杀吗?《最后一头战象》就向我们讲了战象的最后一天.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课文,每个字都读准,句子读通(不能一个词一个词读).
  2.指名分段读.提出认真听的要求.评读.
  3.请5位同学比赛读.评议.
  4.学习生字:课文读好了,看课文中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出示生字卡
  认读.读生字卡背后的词语.齐读.开火车读.看看生字回到课文中还会
  不会读.
  三.抓住重点句,品读课文.
  1.找出使你感动的句子,带着感情朗读.
  2.说一说,这些句子为什么使你感动?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拓展延伸.
  二.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嘎羧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在这最后一天中嘎羧都做了哪些事情?(预感死亡.寻找象鞍.绕寨三圈.怀念战友.自掘象冢)
  2.嘎羧为什么要寻找象鞍?
  3.嘎羧要走了全村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4.请你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一想嘎羧站在打洛江畔怀念战友的场景.
  三.深入分析课文.(集体讨论)
  1.课文中对嘎羧的行为进行了具体的描写,从文中找一找,说一说对嘎羧的行为进行具体描写有什么好处?
  2.嘎羧为什么不回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反而是和战友们躺在了一起?
  3.你对大象这种动物有什么新的认识?
  四.作业
  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教学总结:
  教完这一课,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被课文的内容深深地陶醉了,同时被嘎羧的真情震撼了。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内涵丰富、篇幅较长的动物小说,全文接近2000字。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一、读课题,定基调
  讲课伊始,让学生齐读课题《最后一头战象》后,我定基调:课题读起来有一种沉重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在一次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再读又有一种英武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头在战场上浴血杀敌的大象。就是这样一头大象,在它生命的最后历程中,做了那几件不同寻常的事呢?学生说。我随机板书:“重披象鞍”“告别村民”“重临战场”“埋葬自己”。从而以时间为序理清了课文脉络。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并为下面语段的品读铺垫了一个悲壮的基调。
  二、做到长文短教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学生在理解上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备课前我也去查阅了有关长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直奔中心”法,即从整体入手,通过整体感悟,让学生直接触及中心正题,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放弃逐字逐句的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于是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采用“让学生提出疑惑—自读解疑,师适时引导,点拨,拓展—总结点题。这样一个三步曲。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也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投入。第一第二方面,抓住文章表现的几种情感,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战象的品质,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描写的细腻。
  三、走进嘎羧的内心,实现与文本对话
  在点拨疑惑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走进文中的作者、波农丁。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这成为了我备课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我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于是在教学“披挂象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抓住了
  “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些词句,体会嘎羧内心对曾经辉煌地留恋和回忆。同时,也把抓事件——品细节——悟感情这一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读中悟情,收获感动
  在学习本文中,我采用了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抓重点语段细读,男女生赛读,选择令自己感动的语段邀请同伴自由读等多种形式,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描写的细腻,透过这些文字。还体会到了嘎羧的善良,忠诚情怀,思想得到了净化,人性得到了提升,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人呢?
  五、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崔峦老师有一句顺口溜说的是:“读思议练重实践,人文熏陶含其中”,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的空白点需要学生去思考,比如嘎羧回到战场时“久久的凝望”,在礁石上“亲了又亲”,“震耳欲聋”的呼唤等等,这些都是文本的空白点。于是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们开始思考久久的凝望里嘎羧仿佛看见了什么?在礁石上亲了又亲它仿佛在说什么?在震耳欲聋的呼唤里,它仿佛在呼唤什么。这些口语表达的设计,即让学生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体会到他当时的情感,同时落实了“读思议练重实践”这一句话。
  还可以尝试,在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时?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一处(如嘎羧在打洛江畔凭吊的那动人的一幕)进行透彻的研读,继而辐射全文:二十六年前是怎样的一幕?从而体会嘎羧的英勇。在它知生命大限已至之际它为何这样做不去象冢而去百象冢?从而体会嘎羧的善良与忠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有待在以后的课堂实践中,探索。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5074/

推荐访问:23最后一头战象ppt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