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来源:观后感 时间:2019-08-16 17:30:02 阅读:

【www.bbjkw.net--观后感】

范文网www.zhuodaoren.com 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

  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有接近宗教的地位

  中国人既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道德价值和超道德价值

  既入世又出世,内圣而外王

  哲学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还要养成人格

  中国哲学家表达的方式是模糊的,富有寓意的,言简义丰的

  很难翻译,因为翻译就相当于已经被翻译者解释过一遍了,总会丢掉些信息

  中国哲学的背景

  地理背景

  大陆国家,认为自己所见的国土就是世界

  经济背景

  重农轻商

  农天真,不自私,财产固定,最重要的是农是产出者

  反者道之动

  物极必反的核心思想

  自然的理想化

  因为农的生活简朴天真,道家的人谴责文明,而理想化农的生活

  家族制度

  因为重农,世代在一处居住,所以产生了家族制度

  入世和出世:儒道的此消彼长与混合

  中国的艺术和诗歌:经常以自然为题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依赖直觉得到的概念而演化发展,而不是依赖假设(西哲)

  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

  海洋国家:商业-算术-数字-假设的道德观念-发展数学和推理

  中国古代社会上农,赞美自然,谴责人为,容易满足而不愿变化和创造发明

  中国哲学中可变和不可变的部分

  表面上的制度,人们的偏向是会变的,四书五经的权威性可以被制定,也定然可以被废除

  不过无论如何边哈,总会有些最根本的都关系不变,普适于所有人,所有社会

  (先秦)司马谈(汉朝人)——论六家要旨

  六家:

  阴阳家

  六种术数: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行法

  术数往往是科学的起源,,都是要以积极的态度解释自然

  「书经·洪范」五行

  天人感应,君主为善为恶,化为五行之及时或多寡

  「礼记·月令」

  告诉君民,什么月份该做什么事情,将五行化为五方

  邹衍

  管中窥豹,以小推大,从地理历史而推及整个世界全貌

  认为中国为世界的八十一分之一,位于赤县神州,为九州之一。外有大瀛海,环天地之际

  历史哲学

  每朝每代都有配有一个五行元素,改朝换代之时会有祥瑞,以克上个朝代

  奉天承运中的承运,指的就是承五德转移之运

  易传的阴阳学说

  天机在于数,阳数奇,阴数偶

  八卦之中,乾为纯阳,坤为纯阴,互相交合以全八卦

  儒家

  社会上中层阶级

  孔子

  正名

  实名要相辅,名正而言顺

  反言之,如果实不符,则名不必顺。君主若昏庸,则不必侍奉为君。义务与身份对应。

  仁义

  爱人为仁

  行仁之事为义

  忠恕

  己所欲,施于人,推己及人,尽己为人,为忠

  反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恕

  知命

  不可控制的大因素为命

  尽力而为,不计成败

  孔子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评价,虽然其仅为一名老师,不过其大成至圣先师的名头亦非杜撰而来

  孟子

  解释了为什么要采用孔子的「行仁」

  建立性善论

  人之异于禽兽,在于有仁义礼智四端,所以要行仁以发挥

  孔子忠恕于人,修为内圣,孟子推广到国家,是为外王,王道

  浩然之气

  知「道」、「集义」:了解道,和兴仁义之事,可养浩然之气

  荀子——现实派

  性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人生来求利求乐,但也有智能,可以向善。涂人皆可以为禹。

  天地人三才地位等同

  道德的来源

  功利主义:人需群居以生存,有社会,就要有社会准则。为了群居而无争,各人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方面必须接受一定的限制,即礼

  人有礼,才能异于禽兽

  礼、乐的学说

  人心有理智也有情感,对于丧礼祭礼,人们得到情感的满足而不妨碍理智的进步。丧祭之礼考虑到了这两个方面。

  丧祭之礼不是宗教的,而是「诗」的

  音乐使人乐而不流,感动人之善心,可以用作道德工具

  逻辑理论

  人的认知能力为「知」,认识能力与外物相合为「智」,即只是

  五官五感接受印象,而心将印象赋予意义

  「名」的起源,部分是伦理的,部分是逻辑的(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

  反驳名家和后期墨家

  三大谬误

  惑于用名以乱名——强矫名字含义

  惑于用实以乱名——用例外否认一般规律,或将例外推广为错误的一般规律

  惑于用名以乱实——因为不同名就强自认为不同实,例如白马非马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2)

  书名: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版本:第一版

  本书是哲学简史,因而写作顺序是按时间来写的。为了更好的看各家的发展脉络,我将先秦诸子一块按而家来做笔记,之后则依旧按原书的顺序。本书先是讲了先秦诸子中的名、墨、道、法、阴阳家和儒家,之后是儒家不断发展的一条线,中间有道家的复兴,产生新道家,也有儒家的复兴,产生新儒家,以及佛家的发展。同时也谈论到了西方哲学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一. 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哲学家必须对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之所以称之为反思,因为它以人为对象。无论是宇宙论、人生论还是知识论都是从这一个角度出发的。每一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一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从这一角度来看,儒家不是宗教,道家也不是,但是道教是,同时作为哲学的佛学和作为宗教的佛教之间也有区别。中国人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对超乎现实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不是这一条规律的例外。中国人不关心宗教,但是关心哲学。在哲学中他们就已经能够够满足他们对于超乎现实的追求。同时,压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 超道德价值,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会了超道德价值。中国哲学的传统的功用不是为了增加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精神境界,已达到一种超乎现实的超道德价值。哲学为人们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甚至比宗教纯粹的多,因为它避免了混杂着的想象和迷信。

  中国哲学家认为一个人能够有的最高的成就就是成为圣人,圣人的最高成就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但是如果人希望能够得到这个同一,是不是就需要离开社会,或者甚至必须否定生。有一些哲学家是这么认为的,这些被称作是出世的哲学,另一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事物,这些就是入世的哲学。

  中国的哲学既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但是入世和出世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但是并不是取消这些反命题。中国的哲学认为圣人是既出世又入世的。中国圣人的人格是所谓的“内圣外王”内圣是指他修养的成就来说的,外王是从他在社会上的功用来说的。

  尽管中国哲学各家不同,但是各家无不都提出了它的政治思想。所有的这些哲学都与政治思想联系在一起。对于中国的哲学家,哲学从来不只是为了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箴言体系。

  中国的哲学家的言论、文章在表面上没有什么联系,这是因为这些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中国的传统是每一个人都要研究哲学,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某种人,而是成人。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但是因为多是名言隽语、比喻例证他们清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了补偿。富裕暗示是中国一切艺术的理想。在这里,我觉得最明显的一个变现就是园林艺术,中国的园林艺术最忌讳的就是直白,最妙的就是要营造出一种曲径通幽的

  二. 中国哲学的背景

  在这一章中,主要分析了中国哲学为何表现出现在这样的哲学特色。影响因素首先基于地理环境,受到地理环境影响形成的经济背景(在中国变现为与农业很大的联系。),因为重视农业生产而能够看到在自然界中任何事物发展到一个极端,就会反向另一个极端,因为强调中庸,以及对自然的理想化主张将他自己和整个自然也就是宇宙联系起来。并强调维护家族制度。对自然的理想化还表现在中国的艺术之中,同时也限制了中国哲学的方法论。从假设的概念出发的哲学家偏爱有区别的,而从直觉的价值出发偏爱没有区别的,中国的哲学家就是后者。

  在这里,冯友兰还用地理原因解释了中西方政治发展不同的原因,作为一个海洋国家,依靠的是商业,而商人生活在城市中,因而希腊人按照这个原则来组织社会,以城市共同

  利益为基础。而中国人依靠的是农业。大都生活在农村,因而其按照家族共利益为原则。在前者中没有任何道德上的理由认为某个人应当比别人重要,而后者在一家之中,父权天然高于子的权威,也就有了独裁和等级。这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柏拉图在论证正义的时候,设定的城邦的起源是因为一群人理性地认为生活在一起能够活的更好,而不是从一个人天然就会有父有母并能够形成一个社会来设定的。

  在现代的社会,有很多是和古代社会大不一样的,因而很多在古代哲学中的东西需要抛弃,但是那些属于“人生一般”和“社会一般”的确有永恒的价值。关于这点,我觉得之所以柏拉图和孔子的学说长行不衰,前者是基于真理而后者是基于人性,真理和人性都是不会改变的,换成书中的话说也就是这些学说涉及到了“人的一般”和“社会一般”。

  三. 各家的起源

  对于百家的分类,各种说法众说纷纭。司马谈将其分为六家,也就是儒、墨、名、法、道阴阳六家。对于百家第二个分类的是刘歆,其在六家之外又加上了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刘歆的重大成就不是在于对思想家的分类,而是对其追根溯源。他认为当时只有官学没有史学,后来周朝衰落官吏失去职位而开始以私人的身份来教授专业知识。通过他的评论,我觉的能够对古代的官职做一个了解,以及为各家的起源做出一个解释。

  四. 名家的名实之辩

  名家只注重名而不注重实。在后期,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中有两种趋势。一是强调实的相对性,一是强调名的绝对性。这可以用柏拉图的形式与意见之间的关系来类比。形式是绝对的永恒的不变的,而意见也就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东西,是飘忽不定的。

  惠施十事指出万物都是相对的,万物之间是没有绝对的不同绝对的界限。每个事物都正在变成别的事物。所以得出结论:万物一体,因而应当泛爱万物,不加区别。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是和道家的思想是有一致性的。名家最重大的成就应该就是在于名与实的统一。而在现实中,就是因为有很多名与实不相符合的事情出现,才导致政治败坏。

  五. 墨家与游侠

  在分析墨家的思想的时候,我们需要特别重视其具有游侠身份的背景。特别是墨家早期的思想。因而才会对传统的制度大加挞伐,坚决反对劳民伤财的礼乐制度。这也影响到了墨家的组织特点,就是纪律极其严明。但是其作为一家,又与一般的游侠不同,一是打仗的时候不是给钱就上,而是由自己的原则。二是,给游侠的职业道德进行了系统的阐发。

  墨家中最重要的思想无疑就是兼爱。而兼爱的思想正是由于其游侠背景而产生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完全可以视作是这一思想的萌发。除了兼爱的思想,功利主义的观点则是墨家的另外一大特点。非乐、节丧等观点无疑都是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解释的。其著名的三表法中也可以看到这一原则的运用,本、原、利三个原则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三个利,也就是人民的实际利益应当作为我们做事的标准。其功利主义的观点,还可以表现在其对待鬼神的态度上,墨家反对祭祀,但是又强调有鬼神的存在,无疑就是想要借助人们对于鬼神害怕来推行其兼爱的思想。其推行兼爱思想的另一个方法就是认为有智慧的人能够认识到兼爱能够给自己带来好处。这也是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的。

  墨家的思想有很多是和十八世纪英国的思想家边沁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们都认为要实现人最大的幸福。其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中说到:“‘天然’使人类为二种最上威权所统治,此二种威权就是快乐与痛苦。”道德的目的就是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这一点,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在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现日是隔日非的事情,那么是否有一个标准是永远不会被击败的,我觉得就从人性出发,功利主义是能够解决这一个问题的一种思想。

  墨家还论述了国家的起源,其认为国家的起源一是因为天一是因为民。首先其政权是上天赋予的,其次也是人民主动接受其统治的结果。

  后期墨家的成就主要集中在辩论之上,以及对兼爱思想的进一步澄清与辩护。以及对于各家的批评。

  六. 道家与隐士

  关于道家,在本书中一共涉及了五章。先是早期道家的三个阶段和新道家的主情派与主理派。

  早期道家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以杨朱、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是隐者,其哲学的出发点也就是全生避害,因而不同阶段的道家主要是在这方面的水平不同。

  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杨朱主要用直接逃避的方式来保存自己。主要的观点就是“为我”、“轻物重生”,一毛不拔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杨朱希望实现无用之用,认为恶会带来祸害,而善也是会招致伤害的,最好的就是在善恶之间保持一种无用的状态,而无用的状态最后又能够保存自己的生命,因而又是无用之用。

  第二个阶段,老子首先揭露宇宙的规律,最根本的就是物极必反。在认识到这个规律之后,就需要我们能够遵循这一规律来办事,只有这样之后才能够有利于自己的生存。遵循这一个规律,一是要求我们看待事物要学会从反面入手,二是要能够容纳相反的事物。在老子这首先提出了无为的概念。顺德而行的生活,超越了善恶之别。这样的生活是最好的。同时老子认为在政治中需要做到两步来实现无为。一是君主无欲,来从根本上去除天下大乱的根本。而是选择无为而治不妄作。

  第三个阶段,庄子进一步提出更高的全生避害的办法,就是从这个世界逃避到另一个世界中。首先庄子认为幸福课分为相对幸福和绝对幸福。实现相对幸福的方式就是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然本性。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能够使人得到幸福。这样的观点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看法十分相似,柏拉图也认为每一个人的幸福都不一样,需要从每一个人各自的德性出发。但是,因为人有生老病死,所以即使实现了个性,依旧会感到痛苦,也就是这样的幸福是有限的相对的。这在庄子看来还是比较低级的幸福。

  庄子在讨论绝对幸福的时候,首先提出了一个以理化情的这样一个观点。这个的意思是说我们最万事万物的原理知道越多,就越不会为情所动。想要实现这样一种幸福,需要我们拥有更高一层的幸福。在第一层次,也就是我们用道的观点来看万事万物,只是超越了有限。但是更高的一层就是不知之知。认为每一个事物就是正好是每一物的样子,所有的区别都是相对的,也就是齐物的思想。在有了这个思想之后,我们就能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就与大一和在一起,也就不会死了。在政治上的观点也是认为要无为。但是之所以要无为的原因和老子不同,老子认为越想治理好就越治理不好,反者道之动。而庄子则认为无为是因为我们越是要人为,越会导致痛苦。

  到了公元三世纪的时候,又开始兴起玄学。也就是新道家。新道家可以分成主情派和主理派。两者都承认要弃彼任我,都认为要任自然而不遵循名教,任从的要不就是自己理性要不就是冲动。但是主情派认为要任从冲动而生,有一种“风流” 的观点,“风流”的本质就是一种超越感,圣人有情而无累。而主理派认为人要遵循自己的理性而生,其运用的依旧是庄子的思想,但是也与庄子有很大的区别。一是,他们认为道是真正的无,而不仅仅是无名。二,正是因为道是无,所以万物独化。世间万物的产生是需要世界来作为基础的,但是世间万物的产生却不是因为其他事物,也不是由某个事物产生的,一旦条件具备了就出现了。所以在对人的时候,不是要他什么而不做,而是要他在做一事的时候,能够顺从自己的天性。在对待知识的时候,认为天生就是有智慧的人拥有知识是不知,那些没有那样天性却想要模仿的人才是有知识,是被他们所反对的。

  七. 阴阳家

  主要有六种术数。主要讲了《洪范》和《月令》中的阴阳五行的思想。

  五行用来解释宇宙的结构,而阴阳用来解释宇宙的起源。其中天人感应论对后世的政治有一定的影响。

  八. 法家

  首先,我们在这里需要明白的是将法家与法律和审判联系起来是一个错误的看法,正确的来说法家讲的是组织管理的办法。法家的出现尤其历史背景,当时社会长期处于战争之中,因而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而法家无疑是最符合要求的。

  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将法术势三者结合了在一起。治国的第一步就是需要立法。这和儒家的思想是不一致的,法家认为圣人治理国家,应当使大多数不做坏事,而不是让少数人做好事,前者有数量上的优势。在立法之后,人君就需要运用权势,通过赏罚分明的办法来统治。但是在这里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人君没有能力俩制定一部优秀的法律,二是人君没有能力来监视所有人。那么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准确用人,如何准确用人就需要有术的知识。到这里,法、术、势三者已经在政治统治中结合了起来。

  在阅读过程中,我看到名家的学说虽然不像其他几家那么兴盛,但是其在各家中都有体现。例如在法家中,运用术的时候,就强调一个寻名而责实,是需要做到名实相符就能够良好治理。名家在道家中也有表现。早起道家中的第二个阶段,强调看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万物同一的观点就和名家很像。在儒家中则强调名正言顺,才能够事成。

  法家与道家虽然在人性的看法上大相径庭,但是都强调无为,但是道家的无为是为了更好的为,法家的无为是为了不为天下用,人君只需要能够运用好赏罚分明的机器就能够实现良好的统治了,而这也是这一学说最岌岌可危的地方,因为找不到这样理想的统治者。法家和儒家之间的相似点是都不重视阶级。但是儒家治理是将每一个人行为标准提高的用礼的标准,而法家是将每一个人的行为降低到用刑的标准。

  在以上阅读了诸子百家之后,可以发现在治理国家方面,不管是道家、儒家、法家都设想的是一个哲学王形象的统治者,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同类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没有错误的,政治也是一项需要知识、技艺的事情,不能够随便选举人来担任,但是一直能够出现“哲学王”在现实中实现的可能性极小。在现今的民主制的实行中,也只有通过代议制转换后,依旧是有相关能力的人来参政,才得以实现。不得不说这一思想的正确性。

  九. 佛学与禅宗

  佛学在最初的传播过程中被认为与道家很像,而且也是借助道家的术语来进行解释、阐发的。的确道家与佛教有很多相似的东西,但是还是有很多不同。

  首先,冯友兰为我们廓清了佛学所有宗派的一般概念,他们都承认“业”,也就是一个有情物的所说所想。佛学认为我们所认为的世界与是一个有情物心中的宇宙是一致的,在这个世界中一切现象的产生都是他的心做了点什么,也就是果。凡有业,就有报,业是因,报是果。一个人的存在就是一系列因果造成的。只要是依旧有因果,那么这个人就逃不过生死轮回,这是一切有情物痛苦的来源。人之所以有这些痛苦,就在于无明,对事物的本性一无所知。由于对生的贪恋,每个人都陷于永恒的生死轮回之中,唯一解决办法,就是觉悟,只有做到不贪生,也就能够避免贪生的业,从而能够从生死轮回中实现涅槃,涅槃的状态就是人与宇宙的同一。

  第二个提到的概念是中道宗的二谛义。共有三层,每一层都有较低的俗谛和较高的真谛,较低一层的真谛是较高一层的俗谛。达到最高的时候就是知无。只有做到与无同一,这种状态就是涅槃。

  随后,提到了两个代表人物:僧肇和道生。僧肇的理论主要具体化了第二和第三层二谛。以及宝藏论。其指出,在最高的层次只有什么都不说,也就是静默的状态。

  道生的理论则比较多,而且比较离经叛道,并因为自己的理论而被南京的僧众驱逐。主要有“善不受报”义、“顿悟成佛”义(反对渐悟说)、“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涅槃”、“佛无净土”义、“一阐提人皆得成佛”义。正是沿着道生的理论,给予心性形而上学的解释。也就形成了新儒家。

  然后讲到的是禅宗,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但是又是中国的,并且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禅宗讲不知之知,不修之修。不必在日常修行之外在去用功。若是为了修行而修行,就是在求一个好的果,那么就是没有结果的修行。在修行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需要一个“顿悟”的过程,在这一就需要禅师的当头棒喝。在实现了由凡入圣之后,依旧需要在由圣归凡,在日常生活中生活,但是这时候又和不修是另外一回事,是心无挂碍从心所欲的状态。

  可以说先秦诸子百家中有一个折中的现象。不管是《荀子》还是《庄子》都有这种观点。他们认为所见就是所蔽,一种学说最大的成就也就是一种学说最容易被蒙蔽的地方。在《庄子》中则认为先秦的百家都只是发现了道的一个方面,道是极其广博的不能够被一个学说就概括,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取各家之长。这同样是对当时希望精神方面同一的一种表现。

  十. 儒家

  首先是早起儒家三个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

  孔子是儒家的开创者,其思想中主要有是个概念,一是正名,二是仁义,三是忠恕,四是知名。义是其中的核心概念,义就是宜,指事情本来就应该这么做。义的本质就是爱人也就是仁。而行忠恕之道就是行仁。知命的意思是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做事情是处于义的考虑,我应该这么做,但是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们无能为力的东西,那就是命。我们能够改变的知识我们自己,对于外界我们无法改变他们,。所以我们选择做自己该做的而不计成败。

  孟子是儒家中理想派。其性善论的学说影响很大。他将人性分成善的部分和不善也不恶 的部分,但是这一部分如果受到外界坏的一影响就会变得糟糕。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会行仁义,就是因为人有仁义礼智四端,是这些使得人不同于禽兽。就国家起源,孟子认为是起源于人伦,国家是一个道德组织,而国家元首必须是道德领袖。孟子认为的治国之道,第一步就要先使民众富裕起来,然后再让他们受教育,懂得人伦道德。在这里,孟子将孔子的忠恕之道由内圣推向了外王,认为君主治理国家也不过就是在推行自己的忠恕之道。其次在孟子的思想中,还有一种神秘主义。一是在行忠恕之道的过程中,将自己与他们联系起来,而取消了自我、私我,使得自己和别人之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二是孟子的浩然之气的观点。行浩然之气就需要“知道”和“集义”,并且他认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荀子是儒家的现实派。表面上看荀子是低估了人,其实并不是如此。荀子认为世界间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所创造的。天地人三者,都有自己的职责,人不应该去管天的事,人的职责就是利用好天来做出有价值的东西。荀子认为人是恶的,但是有认为人是有智能的,这使得人能够向善。荀子是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阐述这一观点,一是人能够意识到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够活的更好。因为要合作,所以在一个社会组织内部就需要制度,这个制度在儒家中就表现为礼。另一个论证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亲缘关系是自然的,但是人伦关系是社会创造的,是这些使得人能够表现的和禽兽不一样。荀子另一个很重要的成就就是指出乐是人理性的变现,并将乐作为道德教育的工具。其对于知识论也有相关的论述。

  冯友兰也在早期儒家的思想中发现了形而上学的思想。者首先体现在《易》中这里主要体现了儒家对于自然的思考,为宇宙的起源于运行发展提供一个解释。通过对于六十四卦的顺序安排,我们能够发现以下几个规律。

  1. 宇宙一切、自然、人类社会会形成一个连续的自然序列

  2. 在万物的演变中有对自己的否定。

  3. 物不可穷也。

  《易》认为万事万物永远在变化之中,想要保持一种完善的状态,就需要在恰当的地点、限度和时间做事,也就是需要有一个时间的概念,也就是“时中”。儒家认为修道之为教,教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能够使人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是遵循了道的,也就是明。二是使得人能够一直遵守着这一条规律。也就是诚。明诚在一起才是圣人。并且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够尽弃性,所以在成己的同时要学会成人。将普通的事做到恰到好处就能够与天地参。儒家通过推广仁爱,将人的精神提高到超乎寻常的人我、物我之别上。达到了和道家一样的效果。

  儒家地位的高峰,处于汉朝。甚至有了宗教的意味。董仲舒将阴阳家与儒家相混合,加入了天人之道、阴阳五行。其重要成就有四个。

  1. 宇宙发生论,其认为四季循环是阴阳的循环,而是重新订立了五行之间的顺序。

  2. 人性学说,其将人性分成性和情两部分。性使得人能够实现仁,而情是导致人贪的原因。性虽然是人天生就有的,但是需要外部的王教才能够发展。善是性的发展而不是性的逆转。其与孟子之间的区别就是孟子将人性和禽兽之间进行对比,所以在其看来就是善的,但是董仲舒是将人性与圣人之间进行的对比,因而就是未善了。

  3. 政治哲学,董仲舒认为政府的作用就是帮助发展人性,使用庆赏罚刑四政。并且用目的论和机械论两方面来论证天人关系,这一方面能够为政治来源提供解释。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君主的权力,使其不至于过分。

  4. 历史哲学,则是将社会分成了正白、正黑、和正赤三统。政治改朝换代的时候,有改制之名但是没有改制之实。

  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儒家的独尊与道家的复兴。儒家被分成了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其中以自己为荀子的传承者的古文学派有着自然主义宇宙观。而以自己为孟子的传承者的人则不同。

  可以说的是,儒家在汉初能够得宠是有很多原因的。

  1. 法家在秦国灭亡之后,成为了替罪羊,而思想距离法家最远的儒家也就得到了青睐。

  2. 在一个国家恢复元气的时候,往往是会运用道家的学说,但是到了重新建设的时候就需要儒家的学说

  3. 当时的社会依旧保留着家族制,也就是作为儒家理论的基础还在,因而儒家的理论还能够被使用。

  4. 儒家精通古代文化遗产,这是与诸子百家都不一样的,而这在一个农业国家中式十分占优势的,因为农业国家总是尊重过去的经验。

  在这里,我们大致可以分析一下各家的作用。对于法家来说,多的是实际政治的理论与技术,也就是具体操作上的学说。如儒家专用的范围则是社会组织、精神与道德文明与学术界。而道家则是在社会大乱的时候,人们一是对于经典毫无兴趣,而是希望逃避现有的思想体系,能够发挥作用。我们要能够把各家治国的办法看做是工具,什么时候合适用什么就用什么。

  到了唐代的时候,随着佛道的兴盛,出现了新儒家。他们是孟子的继承者,也被称作是道学家。他们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儒家本身一是佛学,特别是禅宗最后一个是道家,而道家又从阴阳家那里拿来了宇宙发生论。在新儒家这里首先讲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的宇宙发生论。周敦颐的学说使得人能够在社会关系之内提高精神修养。他还提出了静虚动直的学说。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保持着没有私欲的状态就是虚静,能够按着直觉性来行动的就是动直。但是人会不从第一冲动而行,而会受到第二私念影响来行动,这就失去了虚静动直。

  邵雍的成就在图解上。其提出了卦气说,认为每个月都在主卦的管理之下。主卦就是用图像表示的阴阳消长之道,其各自表现着一定的原则和势力。实体化为天、地、宇宙万物。他还做出了一张玄妙的六十四卦圆方位图。

  张载的宇宙发生论为程颢所赞扬。他认为万物一气,气聚生,气散死。天是父,地是母,在天地之间的我们都是兄弟,所以要推广仁。圣人就是能够体会到这一层含义的人,因而他们在做事的时候也就有了一种超道德的价值。

  程颢、程颐两兄弟则是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前者加上陆九渊和王守仁形成了心学,后者加上朱熹形成了理学。两派争论的核心就是世界的规律是否是由人心(宇宙的心)创制的。

  程颢认为与万物合一是仁的主要特征。他还指出了养浩然之气的办法,一是人首先要能够觉解他与万物是合一的道理。二是不把资格道理放在心中,做起事起来诚实的聚精会神地遵守这一个道理。但是达到这样一个合一,又必须毫无人为的努力。仁者是和天地合为一体的,所以才会对万物仁。

  程朱理学的理的观念是他们学说中最核心的内容。他们的思想受到名家、张载和邵雍学说的影响。程颢认为理是永恒的不能够加减的,认为有一个理的世界,在那里“冲漠无联、万象森然”。此外程颢还提到了他的精神修养法,用一个“敬”替代了周敦颐的“静”。在处理感情上,程颢认为要做到有情无累,圣人有喜有怒,只不过因为外界有应喜应怒的东西在。那些东西消失了,相应的感情就也消失了,而不应当成为累赘。

  新儒家还试图在名教中寻找快乐。按照他们的观点,“名教”不是“自然”的对立面,而是“自然”的发展,遵循它们就可以有快乐。在这里,他们将中国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最好的结合了在一起。

  接下来要来讨论的就是新儒家的两个派别。分别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在理学中主要讲了朱熹的学说。朱熹认为一切事物皆有理,理使得一类事物成为它应该成为的样子,理是一个事物之极。而在整个宇宙中也有一个终极的标准就是太极。同时,朱熹还通过“月印万川”来说明为何在每一个特殊的事物之中,都有事物的特殊种类之理,但是整个太极也在每一个特殊的事物之中。事物的形成不仅仅只是依靠理,它还需要气。只有两者结合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形形色色的事物。同时朱熹还将其与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结合在了一起,他认为气受到了静的理就会形成阴,而受了动的理就会形成阳。阴阳相交而成五行,由五行又形成我们所知道的物质世界。人性则是朱熹认为的在人身上体现出来的理。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但是气对每个人来说是大不相同的,这就体现了人气禀的不同。心是具体的,而性是抽象的。心能够有活动而心不能够有。朱熹的政治哲学认为治国也有治国的理,而这个理就体现在先王所讲的治道之中。朱熹的精神修养方法就是“致知”和“用敬”。致知是“致”我们永恒的理的“知”,因为太极既在我们的心中,也在万事万物之中,所以我们就能够通过了解自己的内心来了解万事万物。而“用敬”则是告诉我们需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致知”,不是为了锻炼智力,而是为了实现对理的顿悟。

  在心学之中,我们主要关注王守仁的思想。同时要注意到陆九渊提出的关于“宇宙的心”的看法。王守仁认为宇宙是一个精神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世界。所以其主张心即理也。王守仁正是用这样的观念重新解释了《大学》中的三纲领和八条目。明明德和亲民都能够在认识到自己的心就是宇宙之后顺利实现,而实现了这个也就是实现了止于至善。所以王守仁认为我们队事物最先的反应就是我们的良知,我们要做的不过就是顺着这一条道路直接做就好了,但是假如我们寻找借口而不去遵守这些指示的话,那么就有了由私意而形成的小智。就本性而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圣人。王守仁同样的也用自己这一观点,重新解释了《大学》的八条目。认为全部《大学》也就是讲了一个“致良知”。王守仁也讲用敬,但是其与程朱理学不同的是认为应当先认识“仁”之后再去格物。最后理学两派都对佛家有批评,认为世界不是无,还有一个永恒的理。

  近代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之后引起了本国对于传统哲学思想的复兴。西方哲学的传入还为中国提供了“正”的观念,为中国一直以来的“负”的观点之外提供了另一条思路。前者告诉我们它的对象是什么,后者告诉我们它的对象不是什么。

  冯友兰在最后一章中式按照自己的著作为线索来对中国哲学进行一个概括。有几个观点非常有见地。一是他认为形而上学的推理出发点是经验中有某事物的存在。形而上学只是要我们知道有“理”,而不需要我们知道每个“理”的内容。对“某事物存在”的肯定也是形而上学需要作出的唯一的肯定。二是他将人生的境界分成了四个,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越往上就需要更多的觉解。中国人倾向于圣人在做平凡人做的事的时候能够有高度的觉解。所以中国的圣人既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最后他认为需要将中国哲学的“负”和西方哲学的“正”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中国哲学的充分发展。

  人必须要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沉默。

  我们在讨论诸子百家的时候,需要将其使用起来,也就是需要看到其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可以说当今社会是和战国时期十分相似的,各国之间相互对立。在这里我们还要能够区分中国历史中长期以来与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和战国时期。前者需要从中国的夷狄观来看,而后者则是文化相当的人之间的战争,我们在于当今社会比较的时候,需要和后者相比。于前者中国人一直是不担心的,而后者则会引起恐慌,这在近代也有很明显的表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3)

  很早就听说了 冯友兰先生的大作《中国哲学简史》,这是第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各派哲学理论的学术著作。最早了解他还是通过他的女儿宗璞的几篇散文,家学渊源深厚的宗璞也成为了一代散文名家。但直到这学期学习马哲课,我才真正捧起这本中国哲学史上里程碑之作。书中冯先生展现出的深厚的理论基础,博闻强识的渊博知识,对中国哲学思想的独特理解使我完全沉浸其中。原先我对中国哲学所知仅限于天人合一,是通过阅读钱穆的书获得的,冯先生在全书开始就论述了天人合一。“照中国哲学家们说,那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它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第一章)人与自然,现实与理想,入世和出世,中国的哲人们就是在不停地寻找着这两种极端中间的那个平衡点。

  宗教和哲学的关系是必须在讨论哲学之前就理清楚的。“中国人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第一章)。他并没有像西方哲人一样展开去通过逻辑推理分析讨论宗教和中国哲学的差异性,他没有给予什么实际的信息,而是在一个超层面完成了哲学对宗教的分离。这本身就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体现,这很好理解,就如同传教士本身必须信奉基督教,科学家必须拥有辩证法和实证精神一样,研究哲学的冯先生自身也是中国哲学的典型体现.

  我一直相信,每一种文化都必须发源于她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哲学当然也是如此。温州人的重商主义就是山区地形带来的,犹太人的重商主义亦是如此,日本的人多地少也带来了日本高度密集有序的土地利用观念。而中国的农耕文化必然使得哲学中带有一些农耕文明的特色。在农耕文明上建立起来的家族文化,还有更重要的,对日常自然的关注,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事物的直接领悟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内核。 “我们若把诺思罗普在这里指出的和我在本章开头提到的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出,已区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由此而来的未区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以及区分的概念,基本上是农的概念。农所要对付的,例如田地和庄稼,一切都是他们直接领悟的。他们纯朴而天真,珍贵他们如此直接领悟的东西。这就难怪他们的哲学家也一样,以对于事物的直接领悟作为他们哲学的出发点了。”(第二章)。有趣的是,中国哲学的很多观点在西方哲学中也都能够找到映射。比如,“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这就是说,借用黑格尔的说法。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第三章)这就非常明显的体现出中西两种哲学看待事物的差别,中国哲学是感性的,平实的,叙事性质的,而西方的哲学是理性的,需要寻找到最简明,最精确的概念,而不管那个概念是多么抽象。

  中国哲学的一大特点就是两派理论的争鸣,儒家和道家。在历史上这两派理论也是互有攻守,汉武帝之前是道学占优,无为而治深入人心,汉武帝改革开始遵儒攘道。而后的更迭频繁,数不胜数,甚至到了现当代文革时期仍在反复,而现在的国学热似乎也有以前变幻的那些影子。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并不是完全分歧,“儒家学说是社会组织的哲学,所以也是日常生活的哲学。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第三章)在方法上两者区别最大,“这就是儒家的方法,这种方法把人的精神提高到同天的境界。它与道家的方法不同,道家的方法是通过否定知识,把人的精神提高到超脱人世间的“彼”此”分别。儒家的方法不是这样,它是通过推广仁爱,把人的精神提高到超脱寻常的人我和物我分别。”(第十五章)

  在第三章的末尾,冯先生列出了“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述之士。”接着,就围绕这个主轴开始了百家的论述。这里面的各家的内容我就不再一一陈述了,只是觉得冯先生对各派之间的关系把握的非常出众,比如儒家和道家“不过,我们将会看出,孔子所体验到的超道德价值,和道家所体验到的并不完全一样。道家完全抛弃了有理智、有目的的天的观念,而代之以追求与浑沌的整体达到神秘的合一。因此,道家所认识、所体验的超道德价值,距离人伦日用更远了。”(第五章),而道家本身又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避,即避世,第二境界是了解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然后为己用,第三境界则是从一个更高的角度看自身,接近于无我,也就是庄子。体现关系比较经典的还有“道家是名家的反对者,又是名家真正的继承者。”(第八章)书中关于墨家和儒家的关系主要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阐述的。“墨家的国家起源论,也是一种功利主义的理论。现在再看儒家的国家起源论,又与它不同。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第七章)“照孟子和儒家中孟子这一派讲来,宇宙在实质上是道德的宇宙。人的道德原则也就是宇宙的形上学原则,人性就是这些原则的例证。孟子及其学派讲到天的时候,指的就是这个道德的宇宙。理解了这个道德的宇宙。”(第七章).

  冯先生的书里不光给出了每种学说的要义,还对每种学说进行了分类,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而同一种学说,又给出了时间维度上的发展。这样,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叙述,一下子把写在纸上的历史拉成了立体的形状。另外,对于几大学说,他也完全遵守治史的要求,没有加入一点主观色彩,这只有在对这些思想了然于胸的情况下才可能做到。原来的春秋各派学说显得分散和孤立,但是通过这样的整理,又粘合成了一个整体。而这些思想的核心在政治哲学方面就是培养圣人,或者至人,只有圣人才能治理国家,但这个圣人不一定要是君主,也可以是君主身边的谋士,比如法家学说。因为《中国哲学简史》成书于战争年代,所以冯先生对中华民族的关切也体现了出来。“从中国的观点看,在国际政治的范围内,当代的世界史以及近几百年的世界史就像是重演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史”(第十六章)。所以每到了这种社会大变革的年代,各种思想的碰撞就会异常剧烈,所以汉朝以后两千年的哲学积淀还赶不上春秋诸子两三百年的蓬勃昂扬。后人的思想或对前人的仅仅做了一些改动和延伸,或者就是纯粹在为统治者进行着辩护和扶持。应该说,整个中国哲学思想体系,在先秦已经建立。

  在书的最后,我又看到了中学课本上已经学过的课文内容。冯先生提出了哲学的任务是什么这个问题,然后自己用四个境界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第二十八章)“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第二十八章)。我又想起了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独上西楼,昨夜西风凋碧树,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个是在觉解,一个是在追求,似乎,这两者同根。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40318/

推荐访问: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中国哲学简史摘抄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 西方哲学简史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pdf 中国哲学简史txt 中国哲学简史mobi 中国哲学简史书评 中国哲学简史论文 中国哲学简史简介 中国哲学简史下载 中国哲学简史目录 中国哲学简史名句 中国古代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mp3 中国哲学简史ppt 中国哲学简史豆瓣 中国哲学简史图片 中国哲学简史观后感 论中国哲学简史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