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设计万能模板】高三散文复习教学设计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23 11:30:07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www.wudu001.com - 范文】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五度学习网 www.wudu001.com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高三散文复习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散文复习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掌握高考现代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以及解题思路。

  2、指导学生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程序及筛选、整合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信息的整合及其表述。

  教学策略:

  1. 进行课堂调查,调动学习积极性;

  2. 指导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3. 指导解题方法;

  4. 反复训练,形成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一)课堂调查

  1、询问学生平时完成现代文阅读题得分的情况。

  (学生回答:平均8—10分,失分较多)

  2、询问学生完成阅读题时感到困惑的或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如下几方面问题:

  1)不知道如何着手回答;

  2)答题后没把握。

  3)不知道如何组织答案;

  4)要点不全面;

  5)答得太多,不会筛选;

  6)答非所问。

  (二)指导分析失误原因及讨论应对策略。

  【板书】 失 误

  文不对题,答非所问 模棱两可,心中无底只图简单,答案缺漏 惟恐漏答,多多益善

  语句不通,表意不明

  对 策

  认真审题,找准对应 审清题意,规范答题

  明确要求,力图全面 审准题干,分点作答

  树立信心,掌握方法,规范答题 取得成绩

  二、指导阅读及解题的方法

  (一) 明确阅读与解题的一般要求:

  【板书】

  原则:忠实于原文

  观念:整体的观念;联系的观念

  步骤:第一步 读文章

  第二步 读试题

  第三步 结合原文巧妙作答

  (二)阅读操作——读文章《山腰的风景》

  速读: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语境

  (1)要求:

  ① 用23分钟速读全文;

  ② 边读边做记号;

  ③ 把握各段大概意思;

  ④选文写了什么?用一句话或50—100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方法指导:

  ①辨文体(不同的文体,把握主旨的方法不同)

  ②读题目(标题往往是文章的话题或中心所在)

  ③抓标志语(总起句、概括语、结论句、议论句、观点性语句等)(是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依据)

  (3)组织讨论:

  学生用50—100字概括全文大意。

  教师点评。

  高三散文复习教学设计篇2

  1、指导学生掌握高考现代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以及解题思路。

  2、指导学生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程序及筛选、整合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信息的整合及其表述。

  教学策略:

  1. 进行课堂调查,调动学习积极性;

  2. 指导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3. 指导解题方法;

  4. 反复训练,形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课堂调查

  1、询问学生平时完成现代文阅读题得分的情况。

  (学生回答:平均8—10分,失分较多)

  2、询问学生完成阅读题时感到困惑的或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如下几方面问题:

  1)不知道如何着手回答;

  2)答题后没把握。

  3)不知道如何组织答案;

  4)要点不全面;

  5)答得太多,不会筛选;

  6)答非所问。

  (二)指导分析失误原因及讨论应对策略。

  【板书】 失 误

  文不对题,答非所问 模棱两可,心中无底只图简单,答案缺漏 惟恐漏答,多多益善

  语句不通,表意不明

  对 策

  认真审题,找准对应 审清题意,规范答题

  明确要求,力图全面 审准题干,分点作答

  树立信心,掌握方法,规范答题 取得成绩

  二、指导阅读及解题的方法

  (一) 明确阅读与解题的一般要求:

  【板书】

  原则:忠实于原文

  观念:整体的观念;联系的观念

  步骤:第一步 读文章

  第二步 读试题

  第三步 结合原文巧妙作答

  (二)阅读操作——读文章《山腰的风景》

  速读: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语境

  (1)要求:

  ① 用2--3分钟速读全文;

  ② 边读边做记号;

  ③ 把握各段大概意思;

  ④选文写了什么?用一句话或50—100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方法指导:

  ①辨文体(不同的文体,把握主旨的方法不同)

  ②读题目(标题往往是文章的话题或中心所在)

  ③抓标志语(总起句、概括语、结论句、议论句、观点性语句等)(是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依据)

  (3)组织讨论:

  学生用50—100字概括全文大意。

  教师点评。

  (文章大意:作者山腰的风景感悟到 :仰望和跋涉不仅仅是一种意志的较量,它更是我们身体里的渴求和欢颜。即文章最后一段最后一句。)

  精读:深入研读,把握思路、主旨

  (1)要求:

  ①圈划重要的词语句子(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各段落中的中心句等);

  ②理出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进一步把握文章的主旨

  (2)方法指导

  ①借助圈划的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思路及主旨,而一些重要的语句又是答题的依据,需重点研读。

  ②留意标点符号。

  (3)教师巡堂观察学生的阅读实践并给予指导。

  (4)组织讨论:筛选出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语句。

  (如:“优秀的行者应该学会在山腰上仰望,……人永远达不到自然的高度……。”

  “当我们在风景中仰望和跋涉的似乎,里必须拿出真诚相互叩闻……。”

  “我们要深入到风景的腹部,倾听它血液的欢畅和剧烈的心跳……”等)

  “仰望和跋涉不仅仅是一种意志的较量,它更是我们身体里的渴求和欢颜。”

  (三)读试题

  1. 要求:

  审清题干、明确要求,找准对应点(文、题结合)

  2.方法指导及训练操作:

  (1)结合原文回答:筛选有效信息区域。

  ①学生完成第①题:作者为什么说美好的风景使“人类显得多么渺小”?(5分)

  ②提问学生,并根据学生答案,引发学生讨论

  第一:3个学生的答案:(略)

  第二:让这3个答案的学生给自己的答案打分;并让全体学生给3个答案打分。(所有打分均应说明理由)

  第三:老师点拨:

  首先读试题要求,明确“作者为什么说美好的风景使“人类显得多么渺小””

  其次:找准对应区域:文章的第1、2段中均有符合题目要求的内容。

  再次:扣住题目要求准确、全面作答:“风景是建立在无穷的想像之上,人永远达不到自然的高度。”

  (四)指导学生结合原文巧妙作答

  (1)要求:

  ① 明确试题要求,准确理解显形要求及隐性要求(隐性要求如:高考是踩点给分,超过2分的题,其答案往往有两个以上的分值对应点,答案起码有两个词语或短语或句子;有些试题虽没有字数要求,但由于现在的高考是用答题卡,写在规定范围之外的答案无效,等等。)

  ② 问什么答什么

  ③ 结合原文,尽量用原文中的词语或句子作答

  ④ 规范答题

  ⑤ 语句通顺,杜绝语病

  (2)方法指导及教师点拨

  ①组织有效语言表述: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相互照应。

  ②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

  指导学生完成第三题 :“风景”是全文的主要意象,它的寓意是什么?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要用“山腰的旅行”做标题?

  第一、老师指导学生做题

  第二、展示学生的部分答案:

  第三、组织四人小组打分。(所有打分均应说明理由)

  第四、师生共同分析这些答案:

  (正确答案:风景的寓意是美好的理想(完美的目标,成功的欲望)。用“山腰的旅行”作标题更能表现追求贵在仰望和跋涉的文章主旨。

  ③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

  首先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

  然后把文中附着的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指导学生完成第2题:.提炼文中的词句,归纳概括作者在第3、4段中的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述,并且每句不超过25个字。(5分)

  教学步骤与上述环节相同。

  (正确答案:①美好的风景不可穷尽,不能只欣赏、等待,而要追求。②不要轻信风景之外的流言,要倾听、体会和学习风景。)

  (五)指导学生归纳解题方法

  老师指导学生共同归纳。明确:四种方法:(每点都能展开解说)

  (1)满足要点法:

  首先,要满足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其次,要看清该题的分值。一般说来,超过2分的题,其答案往往有两个以上的分值对应点,答案起码有两个词语或短语或句子。

  其次,有明确字数要求的题目,一定不要超过规定字数。标点算字,超字扣分。

  最后,一定要在规定区域作答,不能超出规定区域。)

  (2)原句移用法

  (有一些题目,原文里确有内容可以直接作为问题的答案 ,我们只需把原句移用过来即可。)

  (3)关键语句、中心词组合法

  (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我们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

  (4)综合分析,条分缕述法

  (有些题目,需要对全文进行分析,作答时就需要在综合分析之后,条分缕析地表述出来。)

  以上(2)(3)(4)点是整合信息的方法。

  三、实例训练,能力迁移

  指导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自行完成第4题:

  (参考答案:AC(A没有把握“风景”在文中不仅指自然的风景,而且指心灵的风景;C原文中有“所有的解释对风景而言都是苍白的”和“更不要把那些虚无当作传说和真理”两处提示。)

  四、小结。

  小结本课内容,形成全课板书:

  五、巩固拓展

  运用学到的方法解决相关题目。

  从阅读与解题两个方面制定训练的目标;其次,信息的整合与表述是现代文阅读的重点,也是学生存在问题较多的难点;再其次,阅读技能的训练不是从零开始的,故训练课的要求不必面面俱到,但求突出重点就可以了。

  高三散文复习教学设计篇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散文阅读概述

  教学目标:1.明确《2010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江苏卷的命题特点。

  2.散文阅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散文阅读的常见题材。

  教学难点:1.了解江苏卷的命题特点。

  2.散文阅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考点解说:

  《2010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的表现力

  丰富含意重在内容的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性。

  (2)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现。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2)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

  二、命题特点:

  1.2009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命题概况

  2009年,全国一共有18套试卷,只有两种文学体裁——散文和小说,散文占了绝大部分,12篇(小说只有6篇),并且现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占据主流。

  2.近5年江苏省高考命题之概况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散文《上善若水》

  小说《侯银匠》

  散文《麦天》

  散文《一幅烟雨牛鹭图》

  论说文《波兹曼的诅咒》

  

  在文本的选择上,江苏卷一直注重“人文”与“思想”的兼顾,人文性的同时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现代文明的忧思。从高度发达的媒体文化可以把我们“娱乐死”(2005年《波兹曼的诅咒》)到对关中农民勤劳朴素积极乐观生活的无限憧憬和赞美(2007《麦天》);从对无限美好的农耕文明的礼赞和依恋以及对其即将消失的无限惋惜(2006《一幅烟雨牛鹭图》)到对中国农村洋溢着的朴素的人情美、亲情美的讴歌(2008《侯银匠》),2009年的《上善若水》,对“原始”“原生态”的呐喊,对“生命之泉”“绿洲”的企盼,都延续了这一特点。

  3.命题遵循的原则

  尽量是考生能够利用文中的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

  尽量照顾考生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

  体现有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再到探究的过程;

  考查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

  三、散文阅读的步骤:

  1.主题先行,整体把握文意

  一般来说解答现代文阅读题,要主题先行。即先要通读全文,知人论世,联系时代背景,读懂全文,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意图。

  近年来,散文题材出现以下几类:

  (1)历史沉思

  对具体历史事件或人物以及物品的评价及反思。(09北京《司马祠》)。

  (2)人与自然

  家园意识。(09天津《老屋》)

  (3)哲理小品

  a描摹生活万象,托物言志,表明一种人生态度。(09山东《记住回家的路》)

  b观照物事,提供一种新的观察世界、认识和批判世界的方法。(09湖北《书房的窗子》)

  (4)现代与传统、中与西的文化(文明)的冲突。(06江苏《一幅烟雨牛鹭图》)

  那么,如何快速把握文章的主题呢?

  ①抓议论和抒情句。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句。

  ②抓总领句、中心句、过渡句。这些句子是文章结构和思路的重要线索。

  2.审读题目,明确题干要求

  研读题干很重要,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①题干确定了答题范围

  ②题干确定了叙述角度

  ③题干确定了答题思路

  ④题干体现了规律技巧

  我们常常在一些试题的题干中见到诸如“结合某段”“联系全文”“通观全文”“参照”等一些词和短语,实际上这是命题人为我们提供的答题思路。“联系某段”就意味着这道题的答案需要在“某段”的基础上作答;“联系全文”“通观全文”,意味着这道题的答题点不在题干所涉及的语段,而多数存在于揭示文章中心的部分,这就要求我们要整体把握文章脉络,准确把握文章主题及主题所在的语段。

  现代文阅读题的题干与题干之间,前后题的答案与答案之间,往往也会有各种联系,利用这些联系答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题干中的“两点”“三点”“哪些”“哪几点”之类的短语,可以帮助我们推测、明确答题要点。有时题中所给的分值,都可能有助于推测答题的点。

  3.找准区间,筛选整合信息

  “找准区间”,即明确题目所处的语境范围,要注意命题者的“提示”,这样才能保证下一步判断、分析的正确和要点归纳的不致遗漏。

  “筛选整合信息”是现代文答题的基本方法。现代文阅读的一个指导思想是“答案在文中”。“整合”信息,现强调的是“体验”、“感受”、“品味”、“体悟”、“分析”、“鉴赏”和“探究”,应该说这是能力的要求,但具体的方法论还是“筛选”、“提取”和“整合”,一切以文本为据。

  4.规范陈述,力求精确全面

  ①“规范”。在答案表述时要用语规范,散文阅读中“术语”较多,有时“一语中的”胜过累赘的阐述。②“全面”。有的题目“点”较多,要求我们最好分条作答。命题和判卷都是按点赋分的。③“精确”。在答题是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力求用词精确。

  四、典型题例

  阅读聚焦:此情只待成追忆

  (09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老 屋

  楚 岩

  ①绿锈斑斑的铜制钥匙插进去,往上一提,然后把门环一拧,门就开了,推开它,门吱呀一声发出沉重的叹息;同时,门楣上扑簌簌地往下掉落阵阵尘灰。

  ②我离家已经整整九个年头。开始几年,老伴依然和这老屋厮守。每个星期六下午,我如同“候鸟”一样飞回乡下,与老伴相聚。彼时的老屋在我心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十年以前,我拼尽全力,把所得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积攒起来,带领妻子和未成年的儿女,每天傍晚到水塘里挖沙,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家准备改造旧屋。儿女们累的哭了,我就用美丽的语言,给他们描述住进新屋那种舒坦和惬意……

  ③我们的村子原是一个破败落后的小村。小山坡下,拥挤着几百间各式各样的屋子。这些屋子,当年都是低矮的泥砖建筑,显得零乱、破败、萧条和风雨飘摇。记不清什么时候起,村民省吃俭用,累死累活,自己用田野的泥巴作成泥砖,陆续盖起来了部分泥砖结构的新房子。后来,有人盖起了红砖的屋子。再后来,更有人盖起来了水泥的楼房。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站在高处极目望去,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水泥结构的楼房,红砖的屋子、泥砖的屋子与旧时留下来的厕所、猪栏、杂物间交叉错落,黑色的、灰色的、暗红色的瓦面,和新式的水泥银灰色的屋顶,相互映衬,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朝气蓬勃的小伙、打扮入时的靓女、天真烂漫的小孩拥挤在一起,年龄老幼不同,衣着斑斓各异。

  ④在一片古老和新潮的交替中,我家的老屋显然算不得十分苍老,但显然已经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⑤关上咿呀作响的木门,我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我们是同龄人,他高我矮,他瘦我胖。儿时,我们一起光着屁股在村前的水塘中戏水,后来又一道去放牛,在田边戽水[用戽hù斗汲水]捉鱼。当晚霞在天边辉映出红色或紫橙色的霞光,我们把斗笠挂在身后,骑在水牛背上,慢悠悠晃悠悠一高一低地回家来。

  ⑥如今,这位高高瘦瘦的牧童早已发福,成了个红光满面的大胖子,而他家建筑的气势、屋里的摆设,更是把我震住了。啊!十多米长五层高的新楼,琉璃瓦顶,外表装修白绿相见的马赛克,光彩照人。客厅里,一色的欧式家具,真皮沙发,彩电、录像机、音响一应俱全。当年,我的老朋友也有一间老屋,是泥砖盖的,和我的老屋相比,显得太破旧。而今天他的这间新屋,据说是两年前盖起的。沧海桑田;世间更迭,十多年前,当我盖新房时啧啧称赞,认为我有本事攒钱。而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面对他的新屋,曾经自慰于自己的新屋在村中还算时髦的我,不得不自惭形秽了。

  ⑦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

  ⑧朋友家里,不断有青年男女进进出出,汽车摩托车响声不断,那是老朋友的儿子和他的朋友们,他们都是来探望朋友的小孙孙的。年轻人全都衣着新潮,说话嗓门高,行动快捷,偶然我问起他儿子这幢新楼如何,刚刚做起了爸爸的小伙子回答说:“我爸思想太老土,简直不可救药。当年叫他不要这样盖的,至少要留一个停车场,他偏不接受。你看吧,才两年,门前的车子拥挤不堪,什么新楼,现在已经成了历史文物了!”

  ⑨看来,我刚才的疑问,已经有了肯定的回答。

  18.文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和“宛如……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两处分别体现出作者对自家老屋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对温馨老屋的依恋-----老屋凝聚了亲情,提供了心灵的庇护。

  对沧桑老屋的感慨-----老屋见证了世事变迁,年华流逝。

  【考点】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情感和态度的评价

  【解析】“如同鸟儿的归巢”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我”对老屋的感受,可以联系语境,加以理解。通过语境中的“厮守”、“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这些信息,可以作者对自家老屋的情感。

  “但显然已经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是运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老屋的变化,表达作者对老屋变化的感慨。可以借助语境中的“苍老”,“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以及后文对老屋的感受等信息加以理解。

  【思路点拨】散文作品中作者的情感往往要借助一定的形象来抒发,所以要注意理解形象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而且要结合语境,从文章整体上理解。

  19.第五自然段划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语言表达有何特点?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6分)

  【答案】①通过对儿时生活片段的回忆,表现了淳朴、快乐、悠然自在的乡村童趣。②生动形象有画面感,朴实自然有乡土气息。③引起下文。

  【考点】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语言特点和写作思路思路

  【解析】第五自然段的划线句子描绘了儿时嬉戏的情景,从情境中我们可以看出乡村的童趣,“光着屁股”“ 戏水”“ 放牛” “戽水捉鱼”“慢悠悠晃悠悠地回家来”等细节表现出淳朴自然纯真,快乐悠然自得的情趣。语言表达的特点可以概括描绘语言的特点和风格,生动形象,充满动感,风格朴实自然,有乡土气息。

  结构中的作用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思路点拨】这道题的考点相对较多,要注意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内容要点,语言风格和写作思路。

  20.请你结合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答案】句意理解:社会进步速度惊人。

  本文主旨:通过感叹新房迅速变“老”,反映了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表现手法:对比。

  【考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概括文章的主旨,文章的表现手法。

  【解析】这道题虽然只有两问,但是却包含着三个层次的要点。“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使用比拟的手法描写社会发展之快。要注意结合语境理解,“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这些信息也给出提示。文章的主旨可以通过文中的很多议论抒情的语言信息加以分析。

  表现手法的判断注意到文中的老与新,可以判断出“对比”。

  【思路点拨】这道题的难度主要在于主旨的分析。分析文章的主旨要注意作者在文中对刻画的形象的感情态度,从而把握主旨。

  2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将寂寥尘封的老屋呈现在读者面前。

  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其中“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一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

  C.作者通过描写自家老屋的破败和友人新楼的豪华,表现了自己告别过去、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

  D.文章末尾通过写朋友的儿子不满意自家新楼,反映了当代青年不理解老一辈创业的艰辛,追求时髦的风气。

  E.本文运用插叙手法,辅以心理描写,呈现出时空交错、现实与回忆交织的艺术特点。

  【答案】A E

  【考点】考查对文章的综合赏析

  【解析】B项中对表现手法的鉴赏,修辞项不准确,句中与永乐比拟的手法,不是比喻和你人。虽然有“仿佛”但是喻体没有出现,不能算作比喻,没有赋予物人的感情和行为,不是拟人。C 项对主旨的鉴赏,其中“自己告别过去、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不合主旨。D项也是对文章主旨的鉴赏,其中“当代青年不理解老一辈创业的艰辛,追求时髦的风气”,与主旨不符。

  【思路点拨】对文章的综合鉴赏,分项考查,难度不大,只要能够把握全文的主旨、写作思路以及表现手法就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

  五、规律方法

  散文是用凝炼、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它的基本特点就是题材广阔,以小见大;形散神聚,舒卷自如;富于诗意,具有意境。同时它立意深刻,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善于展开想象和联想,多用象征、渲染、烘托和修辞方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题。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现手法,都是为了把所写的人或事、述说或阐发的道理,明白清楚地告诉读者。因此说,散文的表现手法,是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的。

  散文阅读,要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树立牢固的文本意识,所有的阅读、解题活动应遵循紧扣文本、一切从文本出发的原则。认清解题的过程是一个与文本紧密互动、高度关联的过程,文本始终是根基。以考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开放题为例,2009的18套试题,有13题设计了开放式问题。表面看,这些问题有相当的自由度,可以脱离文本发挥一下,但研读后发现,任何问题都必须从文本出发,不允许脱离文本主观臆造。这些开放式问题大致可分5类:

  要求就某句话、某段话、或环境背景,结合全文,谈谈他们给考生的启发。(山东、安徽、北京)

  要求综合分析、判断作者的创作意图或某个观点。(广东、福建、重庆)

  要求结合全文对标题、结局或某段文字的呈现或处理方式是否合适发表见解。(浙江、辽宁、四川、宁夏海南)

  要求结合文本探究意象。(江苏)

  要求对比评析考场文本和课文在某个方面的区别。(上海)

  可见,自主性不等于随意性,开放不等于没根由。

  其次,解读文本最重要的功课是整体感知,整体感知要从大处着眼,要点是掌握关键句。通过提取、组合关键句,完成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和感知,在此基础上,解答问题便有了抓手。

  六、实战演练

  高三散文复习教学设计篇3

  进入高三下学期,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变得功利起来,一切都围绕着高考展开。虽然都是在复习,但由于语文科目的特殊性,所以复习的方式与其它科目略有不同。我感觉有这么几点是在复习时应注意的————

  一、抢前抓早

  进入高三下学期,短短三个月时间里,既要复习6本书,准备会考,还要复习26个模块,又要进行大量的模练,这么多的任务,如果没有一个教学的整体观,不抢前抓早,势必造成走马观花的结果,师生都会疲惫不堪,实际效果不佳。因此,教学上要有整体观念,抢前抓早是非常重要的。

  二、整合教材

  名句名篇填空一直是高考的必考题目,而且名句名篇的积累亦是加固学生文化积淀的很好途径。让学生每天背诵几首或几篇,效果不错。

  三、由浅入深

  语文是一个整体知识体系,复习语文不能把它支解开来对待,一盘散沙的,头疼医头,脚痛治脚。从第一题的字音字形开始,到下面的词语的义,病句的修改,再到后面社科文、文言文的阅读,基本上遵循了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过程与原则。选题时切不可过难过深,违背复习规律,使学生丧失自信心。

  四、知能过手

  复习要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过手, 提高复习效率, 搞好高三的“讲、练、评”三个环节;要针对学生实际, 每一节课要有一定的信息量。知识和能力过手, 很大程度体现在“讲、练、评”三个环节上。“讲”就是要透讲,“练”要精练,“评”要深评。三者之间相辅相成, 不可偏废。所谓“透讲”:即高三复习课应力求避免与平时教学的简单重复, 教学要创新, 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要注意变换角度, 注意总结规律。所谓“精练”, 就是不搞题海战术, 精心选编习题, 这一步很关键,学生一定要做,坚持学生不做老师不讲的原则。所谓“深评”, 就是评讲课不能仅对答案, 而要剖析、阐释, 要增大授课的信息量, 兼顾基础与能力。

  五、指导读写

  尽管高考复习任务繁重,但不能忽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例如中国古典诗歌、现当代散文名著,填补学生荒凉的阅读园地。指导学生每天阅读,可利用做其它科目习题疲倦的时候进行阅读。阅读的时间每次不宜过长,要细水长流。我们更不能忽视作文自我训练,毕竟作文是所有高考试题中赋分最多的一道题。这段时间主要是要做好作文的整理工作。一是收集自己的作文习作,认真总结自己作文的得与失;二是要学会整理充实自己的作文素材库,关注当前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积累写作材料;三要善于整理自己的思想,要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一些积极、昂扬、向上且较为深刻、带有个性色彩的思想认识储存起来。

  以上只是自己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文来源:http://www.wudu001.com/fanwen/477108/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341032/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