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长春理工大学

来源:学校工作总结 时间:2019-04-15 17:30:03 阅读:

【www.bbjkw.net--学校工作总结】

长春理工大学(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下面是五度学习网www.wudu001.com分享的长春理工大学。供大家参考!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现有3个校区,土地面积74.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78万平方米。学校坚持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2004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大学;2012年入选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建成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交融、军民兼顾,光电技术特色鲜明,重点学科优势突出,工、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开放式、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实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奋斗目标。

  长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部、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是国家“卓越计划”重点建设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又称小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校园风景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吉林省长春市,现有东、西、南3个校区,土地面积74.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78万平方米,资产总值19.5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9亿元;拥有中外文纸质图书207.05万册、电子图书9684GB。[1]

  学校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已故著名科学家、两院院士王大珩为学校创始人、第一任院长。建校以来,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第五机械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大学。2012年入选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

  学校前身是有我国“光学人才的摇篮”之称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光机学院在老一辈知识分子口中赞誉有加。从这里走出过中国首富、省部级高官、国防将领、中科院所掌门人以及海内外知名学者。2000年前后,国家根据地域、政治、文化等因素实施211工程,在21世纪重点建设百所国际知名院校。长春理工大学作为国防建设口院校由于规模地域学科设置等因素落选。长理工对人才的培养是有其独到之处的。当新一代校友们在外建功立业后面对母校唏嘘之余做得更多的是为其摇旗呐喊、振臂高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助力加入。2002年学校改名为长春理工大学后,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学科设置更加全面,综合实力逐步增强,期待其再次腾飞。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建成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交融、军民兼顾,光电技术特色鲜明,重点学科优势突出,工、理、文、经、管、法、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开放式、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实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奋斗目标。

  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防特色学科、12个吉林省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56个本科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考试权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现有各类学生总数3323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74人,硕士研究生4296人(含专业学位研究生939人),本科生16742人,成教生11577人,留学生241人。

  2013年教育部批准新增加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财务管理,功能材料。

  1958-1977年

  

 

  长春理工大学-校园风景1958年,两院院士王大珩遵照聂荣臻元帅要建立一所主要为国防培养光学人才的高等学校的指示,创立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并担任第一任院长。

  1959年,国民经济开始进入三年困难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整顿一九五八年新建的全日制和半日制高等学校的通知》。之后,中国科学院也发出了《关于目前学院学校工作的情况和若干问题的决定》,文件指出:“1959年学院学校教育工作应采取整顿、巩固、提高和重点发展的方针,全院应以好中国科技大学为重点。科学院各直属科研单位,除1958年已经建立的高等学校以外,1959年不再建立新的学校。已经建立的学校要进行调整,在领导关系上受地方党政、分院和院的双重领导。”从以上形势来看,学校在创办不久,就面临调整问题。

  1959年6月,中国科学院吉林分院和吉林省教育厅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机械学院、长春化学学院合并,定名为“吉林科学技术学院”。1960年5月,又将校名改成“吉林科学技术大学”。1960年11月,随着长春光机所和长春机械所合并,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与长春机械学院真正合为一校,校名仍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吉林科学技术大学的名字不再沿用。

  1960年10月,张希光同志从武汉调到长春光机所任副所长,分工主管学院全面工作。1960年底,在校学生规模超过1000人,分成院本部、中专部(长春光机所创办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制造学校,归学校附属)、一系一部(原机械学院)三个地点上课。根据当时的办学规模,仅靠长春光机所自身的力量办学,已经难以承当。鉴于此种情况,从1961年开始学校停止招生两年。

  1962年5月30日,吉林省委宣传部宣布,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停办。这个决定,对于诞生4年的学校来说是一个强烈的震动。在这种情况下,王大珩同志立即找到当时省委主管文教工作的书记富振声同志,反映国家对光学精密机械方面人才的急需情况,富振声同志接受了王大珩的意见,并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同志打电话,建议把学校办下去。与此同时,王大珩又与张劲夫、郁文等中国科学院领导同志多次商量把学校保留下来的妥善办法,并得到国防科委副主任安东同志的支持;张希光同志也多次去北京争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962年8月,国务院发出国教张字242号文件,指示学校由中国科学院和国防科委共同领导,以中国科学院为主。就这样,学校成为长春市1958年创办的十余所院校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学校,也成为当时全国407所大专院校之一。

  1962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亲自打电话给张劲夫同志,指示中国科学院要负责办好学校,聂荣臻副总理的指示对学校后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62年12月,学校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选举张希光、宫雷、张宗璞、马春庭、陈庆洮、李桐林、刘万平为党委委员,张希光任党委书记,宫雷任党委副书记。从1963年开始,学校对发展规模、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调整:

  (一)调整学校规模和专业。1958年建校时,只有1个光学精密机械仪器系,不分专业。1959年,设置4个系5个专业,即:光学机械系(一系),下设光学机械仪器专业;光学物理系(二系),下设应用光学、技术物理两个专业;电子技术系(三系),下设无线电电子学专业;光学材料系(四系),下设光学玻璃专业。各专业学制一律5年。1960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精密机械专业、光电电真空器件专业、自动控制专业、精密机械工艺专业。1961年,调整为3个系6个专业,即一系设光学仪器、精密机械制造工艺2个专业,二系设应用光学、技术物理、光学材料3个专业,三系只设1个电子技术专业。1963年,电子技术专业停办。学校每年只在光学仪器专业、精密机械制造工艺专业、应用光学专业、应用物理专业少量招生,每年一、二百人左右,连续招生3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招生6年。

  (二)调整教学计划。学校根据1962年国防工业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对调整后保留下来的5个专业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进行了充分研究讨论,在此基础上修订了教学计划。新的教学计划体现了以教学为主和“少而精”的原则,增加了课堂教学时间,每年不少于8个月;压缩了生产劳动时间,每年1个月至1个半月。此外,制订了《教师校内外听课暂行规定》、《学生成绩考核暂行规定》等;成立了“教学设备管理委员会”、“图书管理委员会”和“教学研究小组”,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秩序。

  1963年9月,学校在光学仪器、精密机械制造工艺、应用光学、应用物理4个专业恢复招生,115名学生报到入学。同年,首届毕业生373名学生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严济慈参加了毕业典礼。

  

 

  长春理工大学-校园风景1964年7月末至8月中旬全校教学工作会议召开,对减轻学生负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1965年2月,中国科学院同意学校与长春光机所分开,人员编制和经费独立核算,这时学校才真正成为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直属单位。

  1966年3月,学校作出《贯彻“七三”指示的若干规定(草案)》,其中主要内容有:(一)减少学生一切活动总量,每周参加活动时间的总量最多不得超过54小时。(二)大力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三)精简各种会议,妥善安排各种活动。(四)减轻学生负担,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树立良好学习风气。(五)改进伙食管理,加强医疗保健工作。

  1965年下半年至1966年,全校出现了学毛著、学雷锋、做好事、比贡献的良好校风。教师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做学生工作的干部和学生班主任,自愿搬到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全校上下呈现出爱岗敬业、勤奋向学的良好氛围。

  1971年,学校划归第五机械工业部领导。

  1978年-今

  1978年,学校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

  1979年,学术委员会成立。

  1980年,与日本中央大学建立友好关系。

  1982年至1993年,因国务院部委调整,学校先后划由兵器工业部、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兵器工业总公司主管。

  1994年,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批准立项。

  1996年,军用光学博士点申报成功。

  1999年,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

  2000年,长春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并入。

  2002年4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王大珩院士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2004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大学。

  2007年,吉林省电信培训中心并入。

  2011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3年5月22日,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正式向社会公布,长春理工大学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又称中西部100所,小211工程)大学,成功进入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国家第三阶梯大学行列。该计划旨在重点提升高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资源、增加入学机会和强化人才队伍。学校将得到国家财政和教育资源的全面大力支持与优先配给。

更多相关内容: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