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初中语文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18-05-14 09:52:47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篇一:初中语文文学常识考点汇总

  初中语文会考很多文学常识的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初中语文文学常识考点汇总,欢迎大家阅读!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 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四、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
  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五、诗句与人: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初中语文篇二:2017初中语文教学计划

  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的成效如何,往往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下是2017初中语文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对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肩上的使命是沉甸甸的,但又是光荣而神圣的。如何搞好初三语文教学,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学年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语文答卷,这是每一位初三语文教师所必须面临的课题。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这关键的一年之中,为了给家长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为了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安慰,我们要在这最后冲刺的阶段做最好的努力,为同学们成才和升学助一臂之力。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对照新课标,冷静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的得与失,从而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估价,进而对整个初三语文教学作出前瞻性的筹划,以便在明年的六月的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思想较为活跃,能向老师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少部分学生在语文的学习目的性上不够明确,态度不是很端正,认为语文的学习可有可无,考试时成绩拉不出什么差距,因而不重视语文的学习。有一半左右的学生通过教师近两年的语文自学能力教学的培养,他们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具体来说:九(4)和九(5)两个班级的语文成绩总体上都有稳步的提高。九(4)有八名同学成绩比较稳定,在全年级中位居前列;九(5)也有两位同学能进入年级优秀行列。但九(4)同时有十余位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成绩每况愈下,九(5)类似的情况更加严重。总体来看,两班班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是很好,甚至还有考不及格的学生存在。每次月考和期末统考中暴露出学生作文的审题能力及现代文的阅读能力比较薄弱。
  在初一和初二两年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自己采用新课程理念,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学习,学生语文知识,阅读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历次语文考试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由于学校地处县城,学生来源遍布全县各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参差不齐,少数农村学生书写与背诵能力相对较弱,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而家住城里的学生普遍缺乏吃苦精神,因而缺少尖子生,导致班级优秀率不高。面对当前严峻的中考形势,要想在明年的中考中取得较好成绩,难度很大。
  今年,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由于学科的增加,学习任务的加重,压力的加大,语文学科的教学时间就更少,除课堂时间外,学生基本上是不动语文的。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需要教者多下功夫。对这部分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有待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自己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最后这一学年中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指标和任务,力争在2011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教学总体要求
  自己将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新课标变化较大,进一步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认真研究课标,明确教学目的,转变教学观念,跟上时代步伐。课堂教学要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培养思维能力型转变。要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五)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极为重视,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因此,要认真组织好阅读教学,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除此之外,每周还要补充一定量的精美时文,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积累,提高阅读能力。
  六)加强作文指导,提高作文能力。作文训练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要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创作激情作文;作文评改也要形式多样;大力提倡周记、随笔、日记等作文形式。要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讲究文面,讲究写作的形式的包装。扩大一类文比重,减少四类文。
  七)精选训练材料,明确训练目的。对课外参考资料进行筛选,认真训练、及时批改、仔细分析、讲评落实。
  八)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教研组要与外界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适时引进高水平高质量的试卷,教师慎重选择试卷,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注意优生差生之间的平衡,力争教学质量的全面丰收。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两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九年级上册在整个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属于第五阶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任。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
  本册教材仍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新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
  全册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全册共编排了25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2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下面,分单元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诗海徜佯”。本单元编选的五首诗歌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精美,是诗人用心灵弹奏出的自然的乐音。教学诗歌,不宜多讲,更不宜偏重理性分析,要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和联想,感受知诗歌的形象和意象,理解诗歌。要让学生熟读诗歌,最好能背诵。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
  第二单元:“思想风采”。本单元所选课文哲理性较强,注重从多方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思辩的能力;注意文体特点:演讲的口语性较强,书信书面色彩较浓厚。
  第三单元:“少年生活”。注意小说的体裁特点,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分析把握小说的主题;注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的创造能力,阅读小说,既是接受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作品本身是首要的,但是得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和大家相同,也可以是独创的)也是很重要的;注意揣摩小说的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并不断积累,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第四单元:“求知与读书”。这是全套教材中惟一的议论文单元,要重视。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议论文的知识(论点、论据、论证等),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阅读文章,形成具有个性的、自己的认识;注意读写结合,充分利用阅读的资源,指导学生的写作。
  第五单元:古代白话小说。应注意人物性格、情节。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一般通过丰富、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体现了中国小说的特点。注意与历史结合起来,可以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了解古人的生活,对古人要实事求是,理解不要偏颇,不要以现成的框架,求全责备;注意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
  第六单元:史传。了解历史,理解历史人物;紧密结合历史,可以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主,搜集资料,筛选资料、讨论、评论、写报告等形式,进行语文能力的实践;辩证地认识古代社会和人物,认识历史的发展,不搞教条主义;注重文言文的教学,积累词语,理解句式,重视诵读。课外古诗词背诵:共有10首,穿插在每周早读时间完成。名著导读:学期初即布置阅读任务,鼓励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等,学期末进行交流。
  四、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017初中语文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关于初中语文教学计划
2.初中语文教学计划模板
3.中职美术教学计划2017
4.2017初一教学计划
5.2017的学校教学计划
6.2017年教学计划
7.2017美术学期教学计划
8.2017学校教学计划
9.数学教学计划2017
10.2017年音乐教学计划

初中语文篇三: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导语: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欢迎参考阅读!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一)地理:“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二)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三)朝代传说:“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四)其它: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3.五味:指酸、甜、苦、辣、咸
  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 形事、转注、假借
  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
  解元、会元、状元。
  11.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
  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
  《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4.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16.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17.《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18.“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1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
  “凤、雅、颂”三大类
  20.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21.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22.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24.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
  “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点--21点,二更21点--23点,三更23点--1点五更3点--5点。
  25.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26.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
  27.玉常金马:指翰林院。
  28.《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
  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30.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
  “三宝”,拂教名词,指拂、法、僧。
  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32.溢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33.“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ù)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五)古代别称:
  1.桑梓:家乡 2.巾帼:妇女 3.须眉:男子
  4.鸿雁:书信 5.社稷:国家 6.汗青:史册
  7.轩辕:祖国 8.“三尺”:法律
  9.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 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麾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
  (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1.年龄称谓:(代称)①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②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③豆蔻指十三四风岁~十五六岁的少年。④束发:男子十五岁。
  ⑤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⑥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之志)⑦不惑:是男子四十岁。⑧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即知“天命”)⑨花甲:是六十岁。⑩古稀:是七十岁。(11)耄耋:指八九十岁。(12)期颐:是一百岁。
  二、作家与作品
  1.鲁迅读书轶事:塾师:寿镜吾先生。“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睛之余,意思是劝勉学者利用“三余”之时刻苦勤学。
  “三味”意思是:读经味为稻梁,读史味为肴馔,读诸子百家味为醯醢(xīhǎi)。
  鲁迅书签上写了读书三到:即口到、眼到、心到。
  6.《水经注》是我国南北朝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作的注,这是古代记述我国江河分布情况的书。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选自《史记》。
  8.唐代诗歌成就最高,涌现出大批名家。
  如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中唐三大诗人:李白(诗仙)杜甫(诗仙)、(其诗有诗史之称)、白居易
  《无题》
  晚唐“小李杜” 李商隐: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在恢泪始干”。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绝句》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杜甫的“三吏”“三别”:“三吏”,《憧关吏》、《新安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9.“唐宋八大家”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10.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词。代表宋代词坛两大流派风格的人物是以苏轼的豪放派和李清照婉约派。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过零丁洋》。
  11.明清时代四大古典小说是:《三国演义》(罗贯中?明)、《水浒》(施耐庵?明)、
  《西游记》(吴承恩?明)、《红楼梦》(曹雪芹?清)。
  13.《儒林外史》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临死的时候点两根灯草就闭不上眼睛的人”就是这部小说中塑造的吝啬鬼严监生的形象。
  1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15,诸子散文和史传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两大源头
  16 ,柳宗元的《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26925/

推荐访问: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