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600字]目送读后感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18-05-11 12:12:27 阅读:

【www.bbjkw.net--读后感】

目送读后感篇1:目送读后感精选

目送读后感_目送读后感精选


  《目送》是一本记录龙应台生活点滴的散文.下面是相关的读后感,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目送读后感一:

  喜欢龙应台,喜欢她简单的文字,喜欢她平实随意的文字流露出来的真挚、细腻的情感,一字一句都戳中心窝,暖暖的,“对,就是这样的‘feel’,”就是我一直想要表达却没有抒发出来的感情。从《野火集》的桀骜犀利,到《孩子你慢慢来》的慈爱温柔,到《亲爱的安德烈》的小心翼翼,再到如今的《目送》,越发丰润豁达,对生命、对亲情、对幸福的深情领悟。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年龄如你我,当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心会不会剧烈的颤动一下,压抑许久的情感是否一下子找到了出口?
  从读大学到现在工作,离家已有十载,离家远了,自己年龄大了,反倒觉得和父母之间的线越牵越紧了。记得上学的时候,每年寒暑假回家,刚到家的几天,不管做什么,只要是在父母的视力范围内,那目光必是紧紧追随的,笑着看我吃饭,边说“慢点吃,还有呢”;笑着听我聊校园的趣事,偶尔插一句“是吗?”,常常会被看得不自在,心想“这是肿麽了,不就是半年没回来吗?”;每次开学的前一周,父母必是睡不好的,又一次的“目光紧紧追随”,心想“至于吗?半年后不就回来了吗?”那时的我,就像一只小小鸟,只想越飞越高,挣脱那温暖的怀抱!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因为工作在外地,回家的次数很少,每次都是急匆匆,惹得妈妈总是念叨“真是忙啊?就不能多呆几天?”,满眼关切、恳求。因为要赶火车,每次离家总是清早,爸妈一早起床,把我送到车站,之前很少回头望过。直到有一次,有一个考回家里的机会,但经过努力还是错过了,父母又一次送我,车子已经开动,只觉得心里沉沉的,回头望去,父母一直站在那里“目送”,看着他们微驼的身影,泪水再也控制不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总有一天,他,她会离开,正如书中写的“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所以,做儿女的我们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常回家看看。
  将来,我们也会为人父母,看着曾经的“小毛桃”一天天长大,也会“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也会经历父母曾经经历的一切,所以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你说你的眼里只有我,我说我的眼里还有那“广阔的天空”,一次次生命的轮回,为了不留遗憾,这父女母子间的情缘啊,且行且珍惜!
  目送读后感二:

  喜欢龙应台,喜欢她简单的文字,喜欢她平实随意的文字流露出来的真挚、细腻的情感,一字一句都戳中心窝,暖暖的,“对,就是这样的‘feel’,”就是我一直想要表达却没有抒发出来的感情。从《野火集》的桀骜犀利,到《孩子你慢慢来》的慈爱温柔,到《亲爱的安德烈》的小心翼翼,再到如今的《目送》,越发丰润豁达,对生命、对亲情、对幸福的深情领悟。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年龄如你我,当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心会不会剧烈的颤动一下,压抑许久的情感是否一下子找到了出口?
  从读大学到现在工作,离家已有十载,离家远了,自己年龄大了,反倒觉得和父母之间的线越牵越紧了。记得上学的时候,每年寒暑假回家,刚到家的几天,不管做什么,只要是在父母的视力范围内,那目光必是紧紧追随的,笑着看我吃饭,边说“慢点吃,还有呢”;笑着听我聊校园的趣事,偶尔插一句“是吗?”,常常会被看得不自在,心想“这是肿麽了,不就是半年没回来吗?”;每次开学的前一周,父母必是睡不好的,又一次的“目光紧紧追随”,心想“至于吗?半年后不就回来了吗?”那时的我,就像一只小小鸟,只想越飞越高,挣脱那温暖的怀抱!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因为工作在外地,回家的次数很少,每次都是急匆匆,惹得妈妈总是念叨“真是忙啊?就不能多呆几天?”,满眼关切、恳求。因为要赶火车,每次离家总是清早,爸妈一早起床,把我送到车站,之前很少回头望过。直到有一次,有一个考回家里的机会,但经过努力还是错过了,父母又一次送我,车子已经开动,只觉得心里沉沉的,回头望去,父母一直站在那里“目送”,看着他们微驼的身影,泪水再也控制不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总有一天,他,她会离开,正如书中写的“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所以,做儿女的我们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常回家看看。
  将来,我们也会为人父母,看着曾经的“小毛桃”一天天长大,也会“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也会经历父母曾经经历的一切,所以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你说你的眼里只有我,我说我的眼里还有那“广阔的天空”,一次次生命的轮回,为了不留遗憾,这父女母子间的情缘啊,且行且珍惜!
更多热门文章:
1.目送读后感(优秀篇)
2.目送龙应台读后感1000字
3.读龙应台《目送》有感作文
4.散文集《目送》读后感
5.目送读后感600字(优秀)
6.初中《目送》读后感500字
7.《目送》读后感4篇精选
8.2015关于《目送》读后感
9.龙应台的《目送》读后感
10.暑假读《目送》有感500字

目送读后感篇3:2017年目送读后感500字


  《目送》中的龙应台在两个身份间游走,向左是作为父母的女儿,目送“前一代”的老去。向右是作为子女的母亲,目送“下一代”的青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目送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2017年目送读后感500字一:
  龙应台的《目送》是一部对亲情和周边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别喜欢她写的亲情,抒情、真切、含蓄,并为之深深感动。《目送》是全书的首篇,描写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长,目送父亲的远去。第二篇《雨儿》写患老年痴呆症的年迈母亲,母女情感真心实意,让人感动,第三篇《十七岁》写的是青春期儿子的“独立”,还有《爱情》、《明白》、《胭脂》、《为谁》等等,这些都是写父亲的逝,写母亲的老,写儿子的离,把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铭刻在心,诉诸文字,处处是感同深受的亲情滋味,篇篇有让人沉吟难忘的人生情景。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过四十后,经历过许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场面,再读《目送》这类亲情散文,感悟很多,特别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2017年目送读后感500字二:
  重读《目送》,总有一种静默而细腻的温暖。
  似乎,一切关于生命的细碎与美好都被作者收藏于对这文字的目送之中。
  我们在人生的驿站上,亦行亦别,又目送过多少温暖与心酸。
  落花缤纷,大雨滂沱,秋叶飞旋,冬雪轻拂,一场目送,几许流转。
  或许,挚爱总是深沉和凝重的,因为有这些份量,所以亲情不会走远。
  龙应台的《目送》,会让亲情的微光再次闪耀于你心中。
  2017年目送读后感500字三:
  我以前很少认认真真地读完过一本散文集。但这本书,竟然会让我为了其中的字字句句而感叹、思考,甚至于感动到视野朦胧。 这便是龙应台的《目送》。
  “二十一世纪的《背影》,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无疑成为了对《目送》最精辟的评价之一。无奈的愁绪贯穿全书,却未尝失去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生活的希望;对于过去的不舍与深情追忆,渐渐变为对漫漫人生“生死大问”的深刻思考,目送着或悲或喜的往昔,斟酌着眼前的现实,悲哀、深邃而美丽。
  龙应台的文字温暖细腻,富有亲和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怡然情趣与幽默自嘲。我第一次这样深刻地感受到所谓的“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只是生活中极不起眼的一个词语,一声鸟鸣,一只百足虫,便造就了一篇篇毫不矫揉的、随感而发的散文,充满着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崭新认知以及深刻的哲理。
  父亲的辞世,母亲的衰老痴呆,与亲友的离别,与儿子之间的隔阂……对于这些生命中必须经历的、正在经历的、将要经历的不忍与不幸,对于这些不断地目送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的背影渐行渐远的所谓“缘分”,人们大彻大悟之时,是否总是“为时已晚”?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也许你正“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何必要强压住内心的情感,定身站在那里看着“他”逐渐消失呢?就算真的不必追或说真的追不上,为何不重新审视自己追的方式甚至是追的人呢?
  也许你正要在小路转弯的那一端,为何不回头再看一眼伫立在小路另一端迟迟不走的人,再说一句表达珍重情义的话呢?
  你无法逃避生活中的不忍与不幸,你只能选择被动忍受和主动直面。如果我们时刻珍惜彼此相遇相聚的缘分,珍惜眼前人、眼前事,就不会在离别和失去时倍感不舍、忧伤、惭愧,就不会在这时才懂得要去珍惜。自是仍然不忍与不幸,却不止是安慰了自己。
  《目送》便是在用作者亲身经历和切实感受这样不断地提醒着我:你可以目送过去,但是请不要目送现在;如果你不想目送现在,那么请时刻目送过去中的不忍与不幸,努力改变现实!
更多热门文章:
1.目送读后感(优秀篇)
2.目送龙应台读后感1000字
3.读龙应台《目送》有感作文
4.散文集《目送》读后感
5.目送读后感600字(优秀)
6.初中《目送》读后感500字
7.《目送》读后感4篇精选
8.2015关于《目送》读后感
9.龙应台的《目送》读后感
10.暑假读《目送》有感500字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9819/

推荐访问:目送读后感600字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