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而终的意思]从一而终

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8-08-01 15:00:03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从一而终篇1:带有终字的成语及解释

  带有终字的成语及解释
  以“终”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终焉之志] 在此安身终老的想法。
  [终天之恨] 终天:终身。到死的时候都清除不了的悔恨或不称心的事情。
  [终始若一] 自始至终都不改变。
  [终始如一] 终:结束;始:开始。自始自终一个样子。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终始不渝] 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终身大事] 终身:一生。关系一辈子的大事情,多指婚姻。
  [终其天年] 终:竟,尽。天年:指自然的寿数。过完应有的寿数。指寿长而善终。
  [终南捷径] 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终而复始] 不断地循环往复。
  [终成泡影] 结果一场空,一无所有。
  “终”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凶终隙未] 指交道不永,朋友最终变成仇人。隙,嫌隙,仇恨。
  [凶终隙末] 凶:杀人;隙:嫌隙,仇恨;终、末:最后,结果。指彼此友谊不能始终保持,朋友变成了仇敌。
  [寿终正寝] 寿终:年纪很大才死;正寝:旧式住宅的正房。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始终若一] 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同“始终如一”。
  [始终如一] 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始终不渝] 渝: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始终不易] 易: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始终不懈] 自始自终一直不松懈。
  [慎终追远] 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慎终于始] 指结束时想要慎重,在开始时就要小心谨慎。
  [慎终如始] 慎:谨慎;如:象。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慎终承始] 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同“慎终如始”。
  [曲终奏雅] 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
  [敬终慎始] 为人处事小心谨慎。
  [谨终慎始] 指谨慎小心、始终一致。同“谨终如始”。
  [谨终如始] 指谨慎小心、始终一致。
  [怙终不悛] 有所恃而终不悔改。悛,悔改。
  [怙终不悔] 有所恃而终不悔改。同“怙终不悛”。
  [否终则泰] 指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
  [否终复泰] 指厄运终结,好运转来。
  “终”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遗恨终天] 指终身感到悔恨。
  [枵腹终朝] 指终日饿着肚子。
  [食不终味] 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不可终日] 终日:从早到晚,一天。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极其恐慌不安。
  [抱恨终天] 恨:悔恨;终天:终身。旧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辈子感到悲痛。现指因做错某事而后悔一辈子。
  [饱食终日] 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终”字在第四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自始自终] 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自始至终] 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追远慎终] 犹言慎终追远。
  [原始要终] 原、要:推求。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
  [有始有终] 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有始无终] 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
  [养生送终]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同“养生送死”。
  [养老送终] 指子女对父母身前的赡养和死后的殡葬。
  [无始无终] 无起始,无终了。表示无丝毫时间限制的状态。
  [为德不终] 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同“为德不卒”。
  [晚节不终] 晚节:指晚年的节操。指到了晚年却不能保持节操。
  [慎始敬终] 敬:慎。自始自终都谨慎。
  [善始善终]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善始令终]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同“善始善终”。
  [全始全终] 全:完备,齐全;终:结束。从头到尾都很完善。形容办事认真,有头有尾。
  [老有所终] 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谨始虑终] 指慎之于始并虑及其终。
  [见始知终] 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更仆难终] 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同“更仆难数”。
  [睹始知终] 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当务始终] 应当力求有始有终。
  [从一而终]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敕始毖终] 自始至终警饬谨慎。
  [不知所终] 终:最后,结局。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白头不终] 指夫妇不能偕老。
  “终”字在第五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君:敬称对方;终:终究。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
  [牡丹虽好,终须绿叶扶持] 扶持:扶助。比喻再好的事物也要有个帮衬。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壅:堵塞。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就会酿成大的问题。
  [岌岌不可终日] 形容情况非常危险,一天都过不下去。
  [惶惶不可终日]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皇皇不可终日]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终”字在第八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从一而终篇2:爬根草阅读答案


  导读:爬根草在草中是特立独行的。它是一种多情的草,只要有土的地方,都是它扎根的天堂。它对土地的爱是一种死去活来,是一种奋不顾身,是一种勇往直前,是一种从一而终。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爬根草阅读答案,更多杂文阅读欢迎访问YJBYS文学网。
  爬根草
  ①凡在乡间长大的人都不会忘记这种草。它好像就是有关乡村最深的记忆,像大地与生俱来的美丽纹身。
  ② 爬根草的生命力极强,只要给它土壤,一点点阳光,一点点雨水,一点点风,足以让它悠然自得地生存下来。据说它是唯一可以穿越四季的草,就是在最严寒的冬天它也是枯而不死。如果扒开地面的土,就会轻易看到它根部所固守的昂扬绿意,有着蓄势待发的姿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灵魂之草或草中之王。古诗有云:“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想,这诗里歌颂的就是它,因为只有它才有这份生之坚韧和顽强。
  ③它是一种会走动的草,它时时都在播种着自己的未来。每往前伸延出一寸嫩绿的触须,它的茎就会深深扎进泥土。然后继续朝四方衍生,继续扎根。它的执着和专注给人以一步一叩拜的圣教徒般的赤诚感觉,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它长长的生命线,一直穿行在太阳一样的亮丽针孔里,被一个神奇的缝纫机刺进泥土。可以说,每株爬根草都是一摊摊刺绣的山水画,都是一篇篇锦绣的诗意文字。
  ④童年的记忆里,在夏天,无数次光着脚丫在爬根草装饰的乡间小路上行走,我们用脚心感受着它与季节共同的温柔,有着一种走在红地毯上的幸福憧憬,有着穿上草鞋的温暖感觉。那时感到脚心和心一样是向世界敞开的,它们说着同样的爱的语言。以那样的方式走进田野是神圣的,也是古朴而浪漫的。走在这样的路上,你永远不会想着回来,因为你正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样的路本身就是一种令人神往的目的地,它通向的是天地的心。
  ⑤曾有人把它和爬藤联系起来。一个在大地上匍匐前进,一个缠在树干上向上攀登;一个流向时光的大海,一个攀向岁月的峰峦。它们都给了我们一个格言式的指引:爱着心中的爱,一切的努力和等待都会成为最美的春天。
  ⑥也曾有人把它和蚂蚁联系起来。爬根草和蚂蚁一样是卑微的,然而它们却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攀登者。它们一直把高山当做平地来走,用攀登的姿势和毅力将自己的灵魂在天地间高高耸立,它们一直在用卑微成全自己的伟大与超越。
  ⑦爬根草在草中是特立独行的。它是一种多情的草,只要有土的地方,都是它扎根的天堂。它对土地的爱是一种死去活来,是一种奋不顾身,是一种勇往直前,是一种从一而终。就这样它的生命且歌且舞,渐行渐远,像一条永不消失的绿色地平线!
  ⑧每株爬根草都是一条生命的赤道!
  试题:
  1.从全文看,爬根草有哪些特点?
  2.文章的第②③④段已经对爬根草作了具体的描述,为什么在第⑤⑥段还要把它和爬藤、蚂蚁联系起来?
  3.阅读第③段,结合加点的词语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它是一种会走动的草,它时时都在播种着自己的未来。
  4.谈谈你对第④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1.爬根草有坚韧顽强的生命力;爬根草对目标的执着与专注;虽卑微但却用毅力成全着自己;特立独行、对土地的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从一而终及死去活来的爱。(意思对即可)
  2.作者通过爬藤和蚂蚁与爬根草作类比,突出爬根草虽然活得卑微,但爱着心中所爱,成就自己的伟大与超越,装点美丽的春天。(意思对即可)
  3.“播种”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爬根草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爬根草心中有着远大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执着而专注地努力向前爬行、生长,表达了作者对爬根草这种精神的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
  4.这是一条爬根草装饰的乡间小路,它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柔和对幸福的憧憬,走在这通往理想的路上,正如同行走在自己的心路上,令人神往,所以没有人想着回去。(意思去即可)

从一而终篇3:解读鲁迅小说祖符

  大约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不少《祝福》研究者认为,祥林嫂是从一而终、恪守封建礼教、捍卫封建贞操观念、争取能立个贞节牌坊的节妇典型。这种节妇典型论,目前流传、影响又较广泛,很值得商榷。
  一、节妇之类论调,符合作品描写实际吗
  这些节妇论者,种种论调节录如下:
  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受到孔孟之道、封建礼教的毒害熏陶,是她反抗再嫁的主要原因。
  她被抢回去逼迫改嫁时,出格地哭嚎、撞香案角?出于对回头人再嫁不洁的封建思想,想当一个从一而终的节妇而已。祥林嫂的捐门槛赎罪、问灵魂之有无,不是什么觉悟和反抗,也不是什么伟大的疑惑,而是一个愚昧可怜灵魂的挣扎。
  支配她拼命抗争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妇人贞节、从一而终,她分明是在捍卫封建贞操观念,力求保持自己作为贞女节妇的清白。
  孤身一人逃到鲁镇去做工,是对不让她过守节生活的不满和反抗。一头撞在香案角上,是出于她为抵抗制止其违反这一封建节烈观的道德原则而付出的勇敢牺牲。捐门槛,是她为洗刷因再嫁而有污于贞节所背负的忏悔。祥林嫂在恪守封建礼教节烈观的支配下,渴望过清白无辜的贞洁生活。
  她曾努力按礼教要求做节妇烈妇,人们却要将她抓回逼迫再嫁?
  譬如《祝福》中的祥林嫂,花了毕生的积蓄,就是为做一个顺民,争取能立个贞洁牌坊?作为自己精神支柱。
  那么,祥林嫂到底是怎样一个典型呢?我认为,她既不是自觉清醒的抗击搏斗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劳动妇女典型,也不是维护封建礼教、捍卫封建贞操观念、争取立个贞洁牌坊的节妇烈妇典型。她是旧中国惨遭封建四权迫害、并且有一定自发反抗精神的善良勤劳、纯朴憨厚、倔强坚韧而又愚昧落后劳动妇女的典型。劳动妇女前冠以愚昧,反抗精神前冠以自发,是说祥林嫂的不觉悟。
  祥林嫂渴望过的是自食其力、独立自主的安宁生活。 她带着身心的创伤,在封建四权的罗网中,孤独地奋斗,不断地挣扎,自发地反抗。最后,争取生的权利难得,力求死后安宁也无望,怀着恐怖、疑惑、悲凉的心情,被黑暗浓重的社会所吞噬。鲁迅创作《祝福》,不仅深刻地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和罪恶,而且表达了作者对整个封建制度的强烈憎恨和对深受苦难的劳动妇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字里行间,还流露出鲁迅为劳动人民寻求摆脱悲苦命运途径的急切心情。
  节妇论者,认为祥林嫂孤身出逃、头撞香案、求捐门槛的思想基础,是再嫁不洁的封建思想,是从一而终的封建贞操观念,是封建节烈观的道德原则。这类说法,背离作品实际,忽视祥林嫂作为劳动人民性格中善良勤劳、倔强坚韧、纯朴憨厚的积极因素,过分夸大她头脑中封建思想的影响。祥林嫂不同于封建卫道士、程朱理学忠实信徒、狂热鼓吹封建礼教、封建迷信的鲁四老爷,也不同于受封建思想毒害极深的佛门信女、传播宣扬封建迷信、封建贞节观念的柳妈。祥林嫂善良勤劳、老实本分、纯朴憨厚。她思想上受一些封建思想的侵袭毒害,尤其是在鲁家帮佣的日子里,但决不是恪守封建礼教节烈观的典型,决不是捍卫封建贞操观念的节妇!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说:统治阶级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祥林嫂生活在封建社会,即使处在闭塞的农村、偏僻的山区,也免不了受到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思想即封建思想的侵袭毒害,但比起长期生活在鲁镇上的柳妈等人,毕竟善良、单纯、朴实得多!怎么能说,她的一切言行举止,都是在封建礼教节烈观的支配下,渴望过清白无辜的贞洁生活?怎么能说,她是从一而终、捍卫封建贞操观的节妇典型呢?实事求是地评析祥林嫂,不能主观臆断、随意生发、片面夸大,应从作品描写的实际出发!
  二、如何正确看待祥林嫂撞香案
  祥林嫂没了丈夫孤身一人逃到鲁镇做工,不是对不让她过守节生活的不满和反抗,而是为了摆脱严厉的婆婆的魔掌阴影,寻求生路。
  头撞香案角,不是出于她为抵制其违反这一封建节烈观的道德原则而付出勇敢牺牲,而是对婆家把她当牲口一样捆绑出卖到山里的野蛮行为的强烈抗议,反对任人随意摆布。她本能地挣扎,自发地抗争,只求用自己诚实的劳动换取普通人安定的正常生活。王士菁是著名鲁迅研究专家,他说:这样拼命的挣扎,决不能说是为了维护封建的礼教,像鲁四老爷那样地认为,女人再嫁是伤风败俗。确切地说,这是她为着自己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命运而挣扎,为维护人的尊严而斗争。他这个观点,和我基本相同。我认为,即使祥林嫂思想上带有些贞节观念、封建意识,但也不占支配地位。封建贞节观念,不是她出格反抗的主要的、基本的甚至全部的思想基础、行为动机。从小说描写看,没有一点祥林嫂为前夫守寡表示坚贞的痕迹。如果她真是贞节观念严重、守节坚贞的女子,她当时撞不死,也会采用其它方式自尽。事实上,她和忠厚能干的第二个丈夫及心爱的儿子曾过了一段比较安宁的日子。当儿子被狼叼走之后,她反复讲阿毛的故事,可见她对这段交了好运、比较和谐家庭生活的眷恋。
  有人说,机缘中安排给她的第二个男人贺老六,又是一个善于体贴的男人。她不能不考虑自己绝决地反抗下去,给这位无辜者带来巨大伤害。同时,守寡的祥林嫂在不可言说的内心深处,当然也渴望一个可靠男人的爱。第二次婚姻由被迫转向情愿认可。这种说法,我认为比较合乎情理,也符合祥林嫂善良、憨厚、纯朴的性格。贺老六是位有力气、会做活的忠厚老实的贫穷农民。祥林嫂和他相处,渐渐产生感情,并生下孩子阿毛。祥林嫂封建贞节观念、封建思想意识本不浓重,在没有听到柳妈说再嫁落了一件大罪名之前,她根本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罪过。怎么能说她是在封建节烈观的支配下,渴望过清白无辜的贞洁生活呢?至于《祝福》中的祥林嫂,花了毕生的积累,争取能立个贞洁牌坊,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云云,更是不切合作品实际的无稽之谈。
  祥林嫂额上的伤疤,鲁镇人们却以为耻辱的记号。面对嘲笑,祥林嫂又是怎样表现的呢?她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这无声的形体语言,表达了她内心的悲苦和愤慨。长期生活在山村的劳动妇女,是善良勤劳、倔强坚忍,又是纯朴憨厚的。祥林嫂没有严重的封建贞节观念。她有狼咬死阿毛后我真傻的自责,却没有因再嫁而有污于贞节可做的忏悔。她不是从一而终、捍卫封建贞操观念的节妇!
  三、如何正确看待捐门槛、最后的疑惑
  对于纯朴的祥林嫂,封建迷信思想,本来也是很少的。后来,两次在鲁镇鲁四老爷家帮佣的日子,她一次又一次受到毒害。但是,即使到后来,她头脑中封建思想意识的严重程度,也不能和鲁四老爷、四婶相提并论,也远远比不上柳妈以及鲁镇其他一些人。恪守、维护并积极宣扬封建礼教,严格按照封建规范信条说话行事的人,决不是祥林嫂。请继续看作品有关祥林嫂捐门槛和几次疑惑的描写。
  祥林嫂有过三次疑惑:
  祥林嫂死了第二个丈夫和儿子阿毛,重回鲁四老爷家帮佣。鲁家祭祀的时候,她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又去取烛台。四婶两次慌忙说话,大声吆喝,坚决制止。祥林嫂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这是祥林嫂第一次疑惑。鲁四老爷满脑子封建贞洁观念,封建迷信思想,忌讳极多。他曾告诫过四婶,祥林嫂这种人是不干不净、败坏风俗的。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而纯朴的祥林嫂,不认为自己再嫁不洁、不干不净,也不懂得极多忌讳这类封建清规戒律。
  求捐门槛,确是祥林嫂的愚昧无知、封建迷信行为,但出于佛门信女柳妈的教唆误导。柳妈先指责祥林嫂不从一而终,落了一件大罪名,后描述阴司地狱里遭争夺、受锯身的悲惨前景。这时,祥林嫂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长期生活在山村里的祥林嫂,怎么会知道这些呢?这是祥林嫂第二次疑惑。正当她恐怖又疑惑时,柳妈建议她捐门槛,作替身赎罪。祥林嫂不回答什么话,非常苦闷。祥林嫂第二天终于轻信、顺从了柳妈的话,去土地庙捐门槛。
  捐了门槛,祭祀依旧不许她沾手,处境没有一点改变,遭遇更为恶劣。她被鲁四老爷驱逐出门,沦为乞丐。她在人世间已走投无路。在实际生活感受中,她又有了疑惑,这就是究竟有无天与灵魂地狱的第三次疑惑。这最后的疑惑,当然称不上伟大的疑惑。这最后的疑惑,只是反映出她生亦难、死亦难的困境,流露出她希望其有、希望其无的矛盾心理,表达末路人的苦恼,谈不上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彻底决裂,更谈不上和封建礼教、封建四权的自觉斗争。
  但是,另一方面,一次又一次苦闷,一次又一次疑惑,表明祥林嫂虽没有觉悟,却有不小的进步。这最后的疑惑虽不能评价过高,却也不能视而不见。这里,还要注意作品中一句话: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祥林嫂本来就是一个比较纯朴憨厚的山村妇女,后来,在鲁镇,在鲁四老爷家中,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愚弄。急得流泪,求捐门槛,就是例证。当时,她轻信柳妈再嫁有罪说、阴司地狱论;现在,她疑惑了。她虽然没有彻底否定鬼神,对信鬼却发生了动摇。可贵的是,她在鲁镇照例相信鬼的人们中,首先有了一点动摇。从她捐门槛前非常苦闷看,从她捐门槛后对相信鬼的疑惑看,她也没有严重封建贞节观念和封建迷信思想。怎么就说她是捍卫封建贞操观念的节妇呢?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70897/

推荐访问:从一而终的意思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