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来源:教育教学方案 时间:2018-07-23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教育教学方案】

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新版一年级上册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新版一年级上册教案,欢迎参考借鉴。
  新版一年级上册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我们的学校,了解我们学校的特色。
  2、知道自己学校的校训,会唱校歌。
  3、在学习《上学歌》的同时,使学生明白上学的重要性,从小爱学习、爱劳动。
  4、体验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叙述我上学的第一天的心情是怎样的。
  2、让学生动手制作课程表。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认识上学的乐趣
  老师:讲课之前老师先恭贺小朋友从现在起成为一名小学生!做小学生可真好!你们做了小学生心情一定很好,很高兴!
  1、老师先让学生互相做自我介绍(说一说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家里有哪些人最
  喜欢的人是谁呢,你自己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呢)。
  2、接着老师让学生自己选同桌(可以选自己最喜欢的人或是你认识的人做你的同桌,找不到同桌的小朋友有老师来安排)。
  3老师让学生来讨论幼儿园和上小学的不同(学生可以举手发言,谈谈上小学的乐趣,还要问学生,“上小学了有哪里不适应的地方都可以跟老师说一说”)。
  4、老师总结一下上小学的乐趣,可以认识新朋友。
  5、除此以外,还有最大的好处是:你能学到好多的知识。(学生打开书包随意看看自己的新书,自己看5分钟。老师:这样的书都很有意思。比如:我们这本书《品德与生活》,逐页带学生看书一遍。)
  二、欣赏歌曲《上学歌》
  1、教师示范
  学生可以拍手,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唱。
  教师提出问题,问学生:“这首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心情?你为什么来上学?”
  2、师生对读
  教师读一、三句,学生读二、四句。由于这首歌曲许多学生在上学之前就学会了,但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学生演唱的歌词、节奏存在问题,所以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歌词的掌握上。
  3、学习歌曲
  教师教会全体学生都学会唱《上学歌》。
  三、学习小学生守则
  1、老师给学生读一下小学生守则,并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做才是一个好学生。
  2、还有学校的校规,学生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
  四、和学生一起做课程表
  1、老师先给学生看一下课程表,介绍一下小学的课程。(如科学课是做什么的,了解大自然,音乐课可以唱歌和跳舞,美术课可以学画画,数学课要数数。)
  2、老师教学生制作课程表,做得好的学生可以奖励小红花,做的不好的也给予鼓励。
  新版一年级上册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给人们带来的愉悦的心情。
  2、用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把大自然的美留下来,体会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留住大自然的美。
  教具学具的准备:
  课件短片,课下学生搜集喜欢的物品、图片、工艺品、照片、树叶、种子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播放短片或展示图片资料《美丽的大自然》,看到这巍峨的高山、茂密的树林、辽阔的大海……你想说点什么吗?同学们,你们看到过什么风景优美的地方?谁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自由说。
  2、小结: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能使人精神愉快。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大自然实在太美了,我们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把它留住呢?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小组内讨论一下,你准备用什么方式来留住大自然的美丽,学生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
  (1)可以把自己看到的用笔记下来。
  (2)用相机照下来。
  (3)可以画一画自然中的美景。
  (4)用树叶或花瓣拼一拼做成美丽的图案。(小组展示自己准备的笔记、图片、树叶、图画、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感受。)
  3、三项活动:
  活动一:猜一猜
  出示课件:播放各种动物的声音(或由学生学小动物叫,其他学生猜)。学生猜猜是哪种动物,然后再模仿它的声音或动作。(你想对小狗说什么?你想对小猫说什么?)
  活动二:夸一夸
  师生展示有关大自然的相片、拼图、手工艺品等。同学们先自由夸一夸“大自然的美”,再指几名学生来夸一夸。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是用什么方式留住大自然的美的?(画画、拍照、做标本、录像等)
  活动三:做一做
  开展“我的手儿巧”活动。用课下收集到的东西做手工。做叶贴画布贴画石子拼图在纸上画画用橡皮泥捏图画剪纸。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指导学生去做一做,然后交流展示,评选“最巧的小手”。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播放破坏自然的现象。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破坏大自然的现象?学生自由说。
  2、小组讨论,遇到这种现象,我们该怎么办?学生自由说。
  3、师总结:大自然很美丽,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去留住它的美丽,要保护大自然,而不应该去破坏大自然。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保护大自然,用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去留住大自然的美!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

  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欢迎大家浏览!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8-21页信息窗4,第1、2个红点
  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面刚刚认识了1-10各数,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呈现的是拔河比赛的场面。首先利用两边拔河人数不相等,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接着利用跑过来的同学加入到比赛中,使两边人数相等,学习两数相等的关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最终要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在拔河的情境中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关键: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圆片、课件、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拔河比赛吗?谁能说说应该怎样进行这个比赛?那今天组织我们班的同学来进行拔河比赛,分为两组,一组10个人,二组9个人,我们一起去玩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
  [设计意图:由拔河的谈话引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交谈中明确拔河时两边的人数要相等,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
  师
  1、比赛怎么还没开始呢?怎样才能知道哪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思考后交流)
  2、汇报展示:谁能说说你的好方法?(老师利用教具与学具组织学生自己来摆一摆,找出比较的方法。并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们自己找到最好的方法,最后教师给予指导。)
  3、由拔河比赛以及上面的展示来引出9比10小,10比9大。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可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出示课件
  10比9大可以写成:10〉9,读作:10大于9
  9比10小可以写成:9〈10,读作:9小于10
  4、接着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呢?
  (引导学生交流,可以用儿歌如: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可以用手指如:把左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小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把右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等等。)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注意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围绕同一个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树立这种意识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关键的。同时还注意了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再次,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三、认识等于号
  1、现在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看,现在可以比赛了吗?为什么?同桌之间讨论,并派代表自愿的将结果进行展示。
  2、你能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摆一摆,使别人一眼就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吗?
  3、同样多用哪个符号表示呢?你知道吗?
  出示课件:10等于10可以写成10=10,读作:10等于10
  [设计意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四、练习与拓展
  第一题:比一比:谁更多呢
  第二题:比较大小
  第三题:练习使用“<”“>”
  在比赛现场还有许多啦啦队员,哪边的人数多呢?你能用大于、小于表示吗?试一试!同桌相互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的形象记忆,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弹性练习空间,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通过汇报交流,又给了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五、总结与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师:下课后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我们下节课交流,比比看谁找得多!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通过学习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同学们要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一年级上册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欢迎浏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正确数出11—20物体的个数。
  2。 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3。 在学习数学的具体情景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巩固数序知识,渗透算法多样化,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11—20这些数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例6插图,提问:大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表扬学生观察的非常仔细,看看需要解决的
  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组织学生讨论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让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对学生想出的办法给予肯定
  三、模拟训练,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教材79页“做一做”
  2。练习十八第5题和第6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7275/

推荐访问:新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