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试题ppt]大学语文自考试题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8-05-09 10:06:43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篇1: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2)

  六、简答题
  1、契诃夫的《苦恼》中姚纳的苦恼是什么?小母马有何作用?
  2、鲁讯《灯下漫笔》的一、二两部分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3、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
  4、李斯《谏逐客书》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5、梁启超《论毅力》是针对什么情况写的?
  6、李大钊在《“今”》中所举屈原的《离骚》和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对表达作者观点有何助益?
  7、培根的《论学问》分别讲了哪两个问题?
  8、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为什么叫“后叙”?
  9、柳宗元所写的“西山”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线索是什么?
  10、《文与可画??谷偃竹记》阐述了哪两个文艺主张?
  11、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北京秋天的“色”和“味”分别是什么?
  12、《爱尔克的灯光》中为什么要写姐姐?
  13、曹操《短歌行》的主题是什么?点题的句子是什么?
  14、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用的是谁的典故?
  15、李商隐《无题》诗抒情的特点是什么?
  16、郭沫若的《炉中煤》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7、《我用残损的手掌》中“无形的手掌”指什么?
  18、高尔基《鹰之歌》中的“鹰”、“蛇”象征什么?
  19、李煜《虞美人》的主题是什么?
  20、李清照的《声声慢》反映了哪些人的共同感受?
  21、辛弃疾《摸鱼儿》的主题是什么?
  22、九斤老太的口头禅说明了什么?
  23、老舍《断魂枪》中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展开的背景是什么?
  24、《米龙老爹》中一、三人称交互为用的特点有何表达作用?
  六、简答题
  1、姚纳的苦恼有:丧子、心中的痛苦无人肯听其倾诉 小母马的作用有:一是将“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对比,反映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二是运用将人与马相对应、相类比的暗示手法,暗示出社会下层人民如牛马一般的生活境况,从而暴露社会的黑暗。
  2、鲁迅《灯下漫笔》第一部分主要是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剖析和反思,第二部分主要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对当时的中国现状进行揭露。
  3、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从而说明“民不加多”的原因。
  4、劝说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5、“百日维新”失败后处于逆境的同人
  6、点题,点明“惜今”的具体内容
  7、治学的目的、治学的方法
  8、本文是韩愈读了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感到有所不足,用来补叙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人守卫睢阳的英勇事迹和其他轶事,因此名为“后叙”。
  9、“特立”、“不与培?为类” “始得”
  10、“胸有成竹”、“心手相应”
  11、色是“清、静、悲凉”
  味是“深沉、幽远、严厉、萧索”
  12、暴露了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罪恶,启发青年人:必须彻底挣脱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束缚,才有希望、才有出路。
  13、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积极进取 “天下归心”
  14、宗悫
  15、回环往复、婉转深微
  16、爱国和无私奉献精神
  17、指的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
  18、“鹰”象征革命勇士;“蛇”象征满脑袋市侩哲学的庸俗小市民
  19、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20、反映了南渡初期许多离乡背井、骨肉分离的人的共同感受
  21、抒发作者对国运危迫、抗金形势衰弱的焦虑担忧和报国无门、有志难伸的郁闷悲愤
  22、(1)说明九斤老太保守、落后,是一个看不惯任何新生事物的年老无知的农村妇女;
  (2)从本质上说,它是农民在双重压迫和剥削下生活的贫困化和心情不断恶化的体现,是农民的抗议,它从侧面说明辛亥革命不彻底,农村需要一场真正的革命
  2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一方面,古老的传统文明正在被西方现代物质文明所替代,另一方面,两种文明的冲突又是以民族压迫的方式进行的,被压迫民族的愚昧麻木和帝国主义的强大凶残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与对比。
  24、(1)可避免叙述的呆板、单调
  (2)可以全方位地叙述英雄形象
  七、简析题
  1、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话: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回答:
  A、指出本段的论据类型和论证方法。
  B、这段文字中的立论体现在哪里?
  C、这段文字的双重比喻有何意义?
  2、阅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回答:
  A、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B、本文驳斥的对象是谁?立论原则是什么?
  C、本文驳论的形式是什么?
  3、阅读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回答:
  A、鲁迅先生把中国历史划分为哪两种时代的循环,这种划分的目的何在?
  B、鲁迅先生文章中的两部分着眼点有何不同?
  C、中国固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什么?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是什么?
  4、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回答:
  A、文中的“城”指哪里?
  B、本段运用的论据类型和论证方法是什么?
  C、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5、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一段文字:
  “自余为?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奚谷。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回答:
  A、“是州”指哪里?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B、本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C、本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6、阅读茅盾《香市》中的这段文字:
  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而庙前广场的一角也筑了篱笆,据说将造公园。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请问答:
  A、“革命”指什么时候,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本文写作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B、“公安分局”的衙门、蚕种改良所分别指什么?
  C、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7、阅读《国殇》第一段: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木包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回答:
  A、该段文字分几层?试概括层意。
  B、该段文字描写战斗进程有何特点?
  C、屈原写作本文的原因何在?
  8、阅读《兵车行》(杜甫),请回答:
  A、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B、诗歌的叙事方式是什么?叙事次序安排有何特点?
  C、诗歌对主题的揭示有何深刻性?
  9、阅读《我用残损的手掌》中的一段文字: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请回答:
  A、“那边”指哪里?“血和灰”、“阴暗”是什么意思?
  B、“辽远的一角”指哪里?
  C、该段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0、阅读高尔基《鹰之歌》中的一段文字:
  “在浪涛的狮吼声中,轰隆隆地响着颂赞那高傲的鸟的歌声,山岩被浪涛冲击得发抖,天空被那威严的歌声震撼得战栗了:
  我们歌颂勇士们的狂热的精神!”
  请回答:
  A、“高傲的鸟”、“天空”象征什么?
  B、“山岩”、“发抖”、“天空”、“战栗”说明了什么?
  C、该段用了哪些修辞?
  11、阅读辛弃疾《摸鱼儿》一段:“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请回答:
  A、“长门事”是借用了谁的典故?该典故说明了什么意思?
  B、“闲愁最苦”是何意?
  C、“斜阳正在”指什么?
  12、阅读老舍《断魂枪》一段文字:
  “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从前我这么想过,现在我懂得了。”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回答:
  A、这段文字是用什么写法刻划人物形象的?
  B、沙子龙的镖局为何改了客栈?
  C、沙子龙是怎样的一个人?
  13、阅读《答司马谏议书》一段文字: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上,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回答:
  A、盘庚之迁的典故说明了什么?
  B、该段文字的语言有何特色?
  C、概括本文的主旨。
  14、阅读《论毅力》一段文字: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此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己。
  请回答:
  A、概括本段意思。
  B、该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C、孔子话中“为山”之喻包含了什么成语?
  15、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
  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
  请回答:
  A、本段的含义是什么?
  B、本段用了何种论证方法?
  C、“要塞”指什么?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七、简析题
  1、(1)论据类型:事实(历史、现实)论据
  论证方法:类比法
  (2)周任有言曰:陈列就列,不能者止
  (3)一方面将季氏比作虎?,将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伐颛臾,就比如虎?从笼中跑出来伤人,颛臾被攻灭,  就好比龟甲、美玉在柙子中被毁坏;另一方面,将冉有、季路比作虎?、龟玉的看护人、看管人。季氏攻伐颛臾,是冉有、季路的责任。
  2、A、主旨是:驳斥保守势力对新法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表明坚持改革,绝不向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B、司马光 名实必须相副
  C、驳论点
  3、A、鲁迅先生把历史划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交替和循环。划分的目的在于揭示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本质是主子和奴隶的阶级对立与主子对奴隶的阶级压迫。
  B、第一部分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剖析和反思;第二部分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对现状进行抨击和揭露。
  C、人有十等的封建等级制度 人吃人
  4、A、“睢阳”
  B、论据类型:理论论据
  论证方法:类比法
  C、赞美英雄、斥责小人
  5、A、“永州” 写平日游览众山的情景
  B、排比、顶针、对偶
  C、铺垫手法 突出由游览西山而得到精神解脱的写作意图。
  6、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1924—1927年间的北伐战争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B、军阀无所不在的反动统治 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C、交代了重兴香市冷落的根本原因。
  7、A、三层,即1—4句为一层,5—8句为二层,9、10句为三层,分别写了战斗开始时的情况、激战过程和战  斗结果
  B、作者按战斗开始、进行、结束的自然程序展开描写,描写了战斗的全过程,层次井然、场面真切。
  C、以楚军将士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来激励民心士气,以振兴楚国。
  8、A、表明对朝廷穷兵黩武开边政策的强烈谴责。
  B、代人(役夫)述言 把本属事件展开过程中的咸阳道旁送别“行人”的场面置于一篇之首。
  C、深刻性主要体现在:揭示了造成悲剧的总根源在于“武皇开边意未已”的好大喜功;结尾以白骨遍地、鬼声啾啾的虚幻场景与开头的写实场景相映衬,以凄凉衬喧闹,以鬼哭衬人哭,增加了谴责力量;不仅写了抓丁,而写了催租逼税;进一步把笔触深向社会心理现实,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了开边政策的残酷无情。
  9、A、敌占区(或沦陷区) 写出了沦陷区的沦亡景象
  B、解放区
  C、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对解放区的向往。
  10、A、革命勇士 革命勇士搏击风云的战场
  B、雄鹰之死的影响力,雄鹰的献身精神必将号召人们为争取自由解放而奋斗
  C、拟人、反复、象征
  11、A、陈皇后 暗喻忠良之士遭到谗害,不被理解信用,虽有思君爱国之心却无处倾诉
  B、写出了作者遭受压抑、排斥的悲愤和苦闷。
  C、南宋摇摇欲坠的衰微国势
  12、A、心理描写
  B、性格(与现实格格不入、孤傲、保守) 处境(走镖没有饭吃)
  C、既没落保守,在狭小天地里自我叹惜、自我欣赏,又孤傲执着,具有顽强抗衡力量
  13、A、坚持改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B、寓刚于柔,比较委婉
  C、第本题型第二大题之A
  14、A、用孔孟名言,说明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毅力
  B、对比论证,归纳论证
  C、功亏一篑
  15、A、做文章必须切中要害。
  B、类比论证、归纳论证
  C、文章主旨 选择与安排重要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篇2:初一下册语文试题期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期中考试即将到来,同学们要如何准备测试卷来复习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一下册语文试题期中及答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一下册语文试题期中:
  一. 全卷书写分。(4分)
  二. 基础知识。(22分)
  1.给加点词注音。
  洗濯 开拓 寂寥 蒹葭
  2.品味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②庙里晨曦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3.为诗句划分节奏,标示重音。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4.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啊,体育,你就是培育人类的沃地!你通过最直接的途径,增强人民体质,矫正畸形躯体;防病于未然,使运动员得到启迪;希望后代茁壮有力,继往开来,夺取桂冠,取得胜利。
  5.给下面两个句子写批注。
  ①小笼子上有一个整齐的口子,像是用剪刀剪的。
  ②还要做些什么呢?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6.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的自我解嘲道:“我被这优美的曲子倾倒了。”
  老师说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7.赏析诗句。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解释词语的意思。
  大荒: 怜:
  ②诗句对仗工整,表达了 的感情。
  8.默写。
  ①水国蒹葭夜有霜, 。
  ②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③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④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三. 阅读短文,完成9——12题。(8分)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她学习很好,人一点也不自私。我们俩行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们俩叫“合二为一”。
  上星期一次体育课,我们全班都穿上刚买的新运动衣。跳完山羊,我们围着小树逮着玩。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我坐在树底下偷偷地抹泪,又心疼裤子,又怕回家挨说。万芳也不玩了,坐在我旁边一个劲儿地叹气。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上的大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当时,我觉得自己得救了,就把裤子和万芳换了。后来,我听说为了这件事,她妈妈让她对着墙壁站了一个钟头。
  “为什么你不说裤子是我的?”
  她嘿嘿地笑着说;“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的。”
  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站两个钟头……”直到现在,我身上还穿着她的运动裤。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昨天,万芳到我家来玩。看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说;“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她也特别激动,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
  选自《羚羊木雕》
  9.请用“/”把选文划分成两个层次,并说说划分的理由。
  10.说说万芳对母亲不说出真相的原因。
  11.请概括选文主要补写了哪两件事。
  12.说说本文运用插叙的作用。
  四. 阅读短文,完成13——18题。(12分)
  望天树
  终于,你从野牛的足迹里冒出了生命的嫩芽。
  ——那是多少次践踏之后的萌芽啊!
  初涉人世,你只有松毛尖尖大小。对于这样的“小不点”来说,一丝阳光,就像一丈棉布似的,足以裹住全身了。
  这时,谁都可以嘲笑你的弱小;“无名之辈,只配给葵花做肥料!”
  高傲的野葵花用沉默来轻视你。花的家族有一条不成文的法规:它们决不向比自己低矮的植物致敬。
  这一切,你都不在意。你喜欢山林,更喜欢在自家的叶芽上,端详着比花还好看的阳光。你牢牢记住大地母亲的嘱咐:阳光,这是你向上的坐标;你要按照光的挺直来完成自己的形象。
  阳光也有被折断的时候。这天,你跌下了背阴的山崖。这里是蜘蛛也不愿结网的暗角,早在三万年前,苔藓和青草就出逃了;逃不走的,是那些冻得发僵的鹅卵石。
  ——这样的不幸,完全是一头不负任何责任的马鹿造成的。这家伙后腿一掀,连根带土把你踢下断崖。
  从此,你的生命也跌入了阴影。
  哆哆嗦嗦,你的根须碰到了几星泥土。那是你与阴影抗衡的支点啊,小心地聚拢了。
  阴霾有如毒物,整日笼罩着你。植根在这样的境地,山岩也会痛苦地流泪;像这样一株依靠阳光喂养的嫩芽,不会窒息而死吗?
  没有。信念是你的粮食。对蓝天和太阳的向往,滋养着你的灵魂,滋养着你的叶脉和纤维。你在最严峻的日子里抽出新枝,你在沉寂的暗影里绽开绿芽;你在砭损肌骨的冷雾中,挺直了细瘦的腰身。你呀,你对蓝天的忠诚与对阴影的蔑视也是一样的坚决!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你顶着簇簇绿叶,长高了,粗实了,磐石一样沉重的山崖的阴影,从此被你摔在脚下。你冲出山涧,迎着蓝天送去了大地的问候。在你的年轮里,第一次嵌进了光的信息。
  你长得多么高、多么直啊,望着你昂扬向上的树身,谁都会觉得,你的树冠,一定是瞄着当顶的太阳长成的。在你铁褐色的树皮上,皱裂的纹路也是直的;一头指向天空,一头扎进大地。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简直看不到委屈留下的痕迹。你深深懂得:心里的委屈积得多了,它会绾成疙瘩,扭弯树身呀!这么一来,你挨近蓝天的时间也耽搁了。
  你的树干蹿过山梁,伸向天外。白天,云彩搭在你的肩头;夜晚,你直接从星空接收露珠。山地上的野葵花们,再也说不出你的故事了。不过,蓝天是知道的,因为,只有你的树梢,能够听见蓝天和太阳的对话,听见云彩擦拭星球的声音。
  进到大森林,人们拜见你的时候,都得仰起头来。你的名字叫:
  望——天——树!
  13.这篇散文的线索是:
  14.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文章的内容。
  15.望天树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了哪些挫折?
  16.下面两句话应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你从野牛的足迹里冒出了生命的嫩芽。——那是多少次践踏之后的萌芽啊!
  ②植根在这样的境地,山岩也会痛苦地流泪;像这样一株依靠阳光喂养的嫩芽,不会窒息而死吗?
  17.读完全文,你认为望天树具有哪些品质?
  18.从写作的角度赏析这篇文章。
  五.阅读短文,完成19——24题。(12分)
  不要闭上眼睛
  2003年7月21日凌晨4点半左右,一辆满载着陶制瓦片的卡车撞进南京下关区上元门的三间民房里。顷刻间,瓦砾四溅、房屋倒塌,卡车内的几个人当场四亡,房屋里也埋下了五个人。
  由于是凌晨时分,大多数人都在睡梦中,惨祸发生后,被惊醒的为数不多的附近居民面对惨祸束手无策。在等待救援人员到达期间,人们发现在倒塌的房屋废墟里,有一个人头露在外面,身子埋在废墟里。也许是因为失血过多,他的呼吸越来越微弱,眼睛也睁不开了。这时候,一个青年男子俯身对那露在外面的头喊道;“不要闭上眼睛!要坚强,你可以和我说说话,但千万不要闭上眼睛。”那个被埋者的眼睛睁开了眼神中隐藏着一丝恐惧和一丝谢意。年轻男子和那个被埋着的人和话,问他:你今年多大年龄了?在哪里工作啊?做什么工作啊……
  可没过多久,被埋的人又一次闭上眼睛,那个年轻男子又一次喊道:“不要闭上眼睛!睁开你的眼睛!”可被埋的人似乎没有听到,一点反应也没有。喊话的年轻人找来了医生,被埋者输入了氧气后眼睛再一次睁开了……
  救援人员终于赶到了,被埋的男子被送往医院抢救。有人问喊话的年轻男子和被埋者是什么关系,喊话的年轻男子说道:“我不认识他,我开出租车路过这里。”
  素不相识,毫无血缘关系,他的呼喊只因为对生命的珍重和爱的秉承。那场灾难中有7个人丧生。然而,那个年轻的出租车司机的喊声却响彻那个清晨,响彻南京,成为那座城市最动听的声音之一。 选自《深圳青年》2003年第11期
  19.作者为何以“不要闭上眼睛”为标题?你能给他换个标题吗?
  20.写出文章第一段中交代的记叙要素。
  21.这篇文章以什么为序展开情节的?
  22.给文章分段,并指明划分的理由。
  23.指出文中最让你震憾的地方,并说明原因。
  24.为何说“那个年轻的出租车司机的喊声却响彻那个清晨,响彻南京,成为那座城市最动听的声音之一”?
  六.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5——30题。
  丢失的扣子(曾道红)
  1867年冬,俄国彼得堡军需部开仓发放冬装。奇怪的是,这次发放的军大衣全都没有扣子,官兵们对此十分不满。此事一直闹到沙皇那里。沙皇听了大臣的报告后,大发雷霆,要严厉处罚负责监制军装的官吏。军需大臣恳请宽限几天,以便对此事进行调查。
  这位大臣到军需仓库查看,他翻遍了整个仓库,竟没有一件大衣上有扣子,负责仓库保管的军官和士兵们都说,这些军装入库时,都钉有扣子,扣子是不可能丢的。那么,这数以万计的扣子究竟哪里去了呢?
  军需大臣委托一位科学家来破这个案。当科学家得知这些军装上的扣子全是用金属锡制造的时候,沉思了一会说:‘扣子失踪的原因是由于天气奇冷,锡扣子变成粉末脱掉了。“但在现场的所有军官都不相信科学家的解释。于是,科学家拿了一把锡壶放在花园的一个石凳子上。几天后,科学家请大臣一起到花园去看,“锡壶”仍放在原处,看上去和原来没有什么两样,但当他们上前用手指一碰时,奇迹发生了,锡壶变成了粉末。他们看得口瞪目呆,忙问科学家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锡具有与其他金属不同的物理性质。当环境温度极低时,其晶体结构会发生改变,体积增加20%左右就变成一种灰色粉末;到了零下33摄氏度时,这种变化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那年冬天,俄国彼得堡地区的气温下降到零下33摄氏度以下所以银光闪闪的锡扣子都不见了,只在钉纽扣的地方留下一小撮灰色的粉末。
  无独有偶,一些多次去南极探险的科学家们曾找到了一些若干年前在南极牺牲的探险家们的尸体,他们是被暴风雪困在帐篷里冻饿交加而死的,奇怪的是帐篷里有充足的食物,只是装燃料的油桶是空的。科学家们经过仔细查看后发现,这些桶是用锡焊接的,在低温下,锡变成了粉末,使燃料全部漏光。当疲惫不堪的探险队员回到基地帐篷中时,因为没有燃料取暖,而食物又冻得像岩石般坚硬,探险家们只能无可奈何地坐在那里等待生命最后时刻的到来。 选自《故事报》
  25.文章写了哪两个故事,它们的联系点是什么?
  26.“军需大臣委托一位科学家来破这个案”一句中“这个”具体指什么?
  27.你能用科学知识解释锡扣子变成粉末的原因吗?
  28.请积累文中的四字短语,(至少10个)
  29.你发现这篇文章用哪几种表达方式?
  30.这两个故事给你哪些启迪?
  七.作文。(50分)
  走过春天,我们看到了似锦的繁花;走过夏天,我们听到了丰年的蛙声。走过秋天,我们嗅到了甜蜜的果香;走过冬天,我们触到了白雪的冰凉。我们在岁月的穿梭中成长,我们在家人的叮咛中长大。请你“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文章。
  初一下册语文试题期中答案:
  1.zhuó tuò liaó jiā
  2.“求”表明女儿的渴望之切,希望纸船将‘我’的思念带给母亲,有了思念才有悲哀,所以将“悲哀”载去;“馨香”是指庙里晨祷时所散发出的缭绕不绝的香气
  3.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4.体育是培育人类的沃地
  5.暗示蝈蝈逃走的真相;诗人喜欢空山鸟语,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6.你上课打瞌睡
  7.无边的旷野 爱;对祖国山水的赞美
  8.略
  9。第一段为第一层,后为第二层。概述——具体叙述
  10.处处为朋友着想,讲义气
  11.“我”和万芳换裤子;“我”和万芳互赠礼物
  12.插叙上星期换裤子一事与昨天互赠礼物一事,使文章场面更集中,情节更紧凑,也交代了赠送木雕的原因
  13.一棵幼芽的生长经历
  14.望天树的坎坷遭遇和成长的欢乐
  15.被野牛践踏;受大家嘲笑;被马鹿踢下山崖;受冷雾伤害
  16.惊喜、赞扬的语气;同情、痛苦的语气
  17.昂扬向上、坚定不移、倔强果敢、乐观开朗
  18.可从修辞手法或人称的角度来赏析
  19.“不要闭上眼睛”是人物的语言,在文中多次出现。响彻清晨的喊声
  20.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
  21.时间为序
  22.①②③④/⑤ 先叙后议
  23.喊话的年轻男子说道:“我不认识他,我开出租车路过这里。” 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如此真诚相助,更显人物精神的可贵。
  24.因为这个喊声显现了他对生命的珍重和爱的秉承,永驻人心。
  25.军装上的锡扣子变成了粉末,探险家因锡桶冻饿交加而死,两个故事都与锡有关。
  26.这数以万计的扣子究竟哪里去了呢?
  27.锡具有与其他金属不同的物理性质。当环境温度极低时,其晶体结构会发生改变,体积增加20%左右就变成一种灰色粉末;到了零下33摄氏度时,这种变化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也可自己概括)
  28.无可奈何 无独有偶 疲惫不堪 口瞪目呆
  冻饿交加 数以万计 银光闪闪 严厉处罚
  十分不满 进行调查
  29.叙述 说明
  30.要从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篇3:七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一般学校都是通过做试题来测试学习水平的,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内容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
  一、积累运用(29分)
  1、 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注音。(3分)
  走进语文大观园,我见到了鞠躬尽cuì(   )的邓稼先,目光深邃(   )的贝多芬,还欣赏了令人亢(    )奋的安塞腰鼓,变huàn(   )多姿的印度舞蹈,感受了冒着biān(    )骨的风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中国登山队员的伟大精神,领略了有着豪迈而剽(     )悍气质的动物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427/

推荐访问:自考大学语文试题ppt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