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的卦辞是]卦辞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7-20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一:[卦辞]《周易》辩证的易卦思想


  《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其中对立统一规律及变的思想作为《周易》八卦的思想精髓,处处都闪耀着哲学的辩证光辉。

  一、《周易》概述
  《周易》是周代人筮问吉凶之书,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文化宝典。现存《周易》一书中,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易经》,它是具有哲学思想萌芽的筮书,大体记载了周人卜筮的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乾卦另有用九爻,坤卦另有用六爻,故共有三百八十六爻。每卦分别列有卦形、卦名、卦辞。每爻又分别列有爻题、爻辞。卦辞和爻辞共有四百五十条,四千九百多字。另一部分是《易传》,它是解释《易经》,具有浓厚哲学思想的书。《易传》有七种十篇:《系辞》有上下篇,通论《易经》的经义、功用、筮法等。《彖传》有上下篇,“彖”即“断”的意思,这两篇解释六十四卦卦名和卦辞。《象传》有上下篇,解释卦义。主要释卦象,故称象传。《文言》一篇,解释乾坤。《说卦》一篇,解释八卦所象之事物。《序卦》一篇,解释六十四卦顺序排列关系。《杂卦》一篇,解释六十四卦卦义。这十篇,被后人称为《十翼》。
  关于《周易》的作者和形成时代,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传统的权威性观点认为“易更三圣”。即:一圣是伏羲氏。汉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云:“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由此可见,伏羲画卦的说法在汉初就很流行了。二圣是周文王。他将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并附写了卦辞。三圣是孔子,孔子撰写了《十翼》,完成了易学体系。
  二、 辩证的易卦思想
  (一)对立统一的思想
  《周易》通篇,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几乎都以对立的概念作为基点,例如:天地、尊卑、动静、阴阳、乾坤、刚柔、福祸、吉凶、君臣等,就是八个卦也是一一相对,如:乾卦为父,坤卦为母;震卦为长男,巽卦为长女……,各个对应,无一不在匹配之中。八卦用这种两分法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去探讨天道,地道,人道,不但生动有趣,而且也表示了中国古老的朴素辨证法思想。
  《周易》八卦的基本符号是:“一”和“--”。即:阴和阳的对立,这就是最基本的两分法,一切事物的对立都是根源于这种两个基本对立物而衍生出来的。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当然,能简单的区分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不困难,但要将这种两分法作为普遍的规律,深刻说明对立事物之间的组合关系则需要聪明的智慧,八卦正是在这一点上不同凡响。首先,它认为矛盾双方都是对立的。阴阳对立,乾坤对立,由此派生出来的其他事物当然也不例外,都体现了矛盾的对立和突出。乾为天、坤为地、天尊地悲,阳尊阴卑,君卑臣卑、父尊子悲、夫尊妻悲、男尊女悲、构成一整套对立的关系。其次,对立的双方总是统一的。“乾为天,坤为地”,地承天,天覆地,二者密切配合,相依难分。“阴者之所求,阳也,阳者之所求,阴也。”阳中有阴,阴阳交感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不仅如此,对立的双方都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祸福、吉凶、男女、夫妻、刚柔、上下都是如此。再次,对立双方相互转化,从而产生变化。八卦十分强调变化,认为变化的根据是矛盾双方的转化。
  (二)《周易》的变化观
  八卦通常都贯穿着“变”的观念。八卦的卜筮专讲变化,“十有八变而成卦”,成卦后又根据变卦规则变为另一卦,第一次所卜的卦称为“本卦”,经变化而成的卦为“之卦”,每算一卦,都有本卦和之卦之分。同时,从卦,辞的内容看,也讲变的概念,如“变通”,“变动”,“化”,“化生”等等,共出现45次之多,“动”的概念也出现了24次。可见,八卦极推崇变化观念,就连八卦的书名

二:[卦辞]易经入门第03章六十四别卦


  什么是卦?什么是爻?古人并没有卦辞和爻辞,为什么也明白其中的吉凶道理呢?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易经入门第03章六十四别卦,更多佛学经文信息请关注应届毕业生文学网。
  一、经卦与别卦
  前面所学的八个卦是万物的大分类,用来演示的事情就显得力不从心,毕竟太粗略了一点。于是圣人便将这八个卦上下相重、两两组合,这样就形成64个卦出来 了。用这64个卦来演示万物,其效果如何呢?用系辞的一句话来说是:“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为了与前面所讲的三画表示的卦相区别,我们称三画 表示的卦 为“单卦”或“经卦”,而组合出来的六画的卦称之为“重卦”或“别卦”。重卦中的上卦又被称为外卦,下卦被称作内卦。


  代表

三:[卦辞]《周易 节卦》赏析


  节卦是《周易》的第六十卦,本文通过对节卦的解读,来了解节卦的卦义,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到节卦的哲理启示。
  引言
  节卦是《周易》的第六十卦,节卦的卦型是兑下坎上,象云:泽上有水,节。坎为水,兑为泽,泽有蓄水的功能,可以想象水流到了沼泽等那样的地方就暂时止住的画面,节卦的覆卦是涣卦。《序卦》云: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杂卦》云:涣,离也;节,止也。节“字”在《说文解字》中:节,竹约也。古人把竹板刨开,各持一半为据,合以取信,这种竹制成的合同契约就是节。而“节”的甲骨文就象人跪坐的形状,而跪坐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跪拜大礼。孔颖达曰:“节者,制度之名”,彖云:“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综合各注节卦的节的主要含义就是节制、礼节的意思,而礼节也是从节制中来的,所以节卦的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关于节制之道的。

  卦义解析
  《周易》拥有的独特的八卦符号是如《系辞》所说是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物取象的思维活动得到的,是古代人历史经验的总结,借住阴爻、阳爻这个符号把信息表达出来,其外延可无限扩大。《周易》这部书,用其简明概括的符号语言系统推求天地万物变化的道理,最终是要落实到为人生提供现实指导,正如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叙》中作的总评说:“《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也”,了解《周易》的这些特征有助于更好的对节卦进行解读。
  《周易》节卦的卦义总论主要是由卦辞、彖辞、象辞来阐述的。节卦的卦辞:亨。苦节不可贞。意思就是节卦亨通,如果过分节制、苦守不变,就不可以守正持固。节卦的亨通可以从卦变及爻的当位得中所体现,节卦有阴爻阳爻各三个,此点与泰卦同,泰卦里三个阳爻位于下,三个阴爻聚于上,泰卦的九三与六五交换位转置这样就变为节卦,可见节卦是由泰卦而来,刚柔阴阳交流,中位又都是刚健之爻,所以亨通。彖辞从几个方面也对卦辞作了说明,彖云:“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意思是节卦通,阳爻与阴爻群体分离而阳爻中位,苦苦节制不能正固,因为道穷。喜悦行险,居于当位来节制,中正而通顺。天地有节才形成四季。用制度来节,不浪费财物,不伤害民力。象辞主要从上下卦象的组合和易理上来解释节卦,象云:“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意思是大泽上有水就是节卦,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制定数量上的限度,评议人的道德行为。节卦的各爻爻义是按爻位顺序进行解释,包括爻辞和爻象辞,作出吉凶判断,从初九是节制的开始到上六节卦最高一位节制的极端表现展示了节制的各个阶段。总之,各爻爻义及总卦义的阐述就是节卦的总义。通过了解总义来深刻理解节卦对人生的重要启示。
  一、以礼节之
  凡事“以礼节之”是节卦的节制之道的具体表现方式。
  礼是人际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原则。礼是从节制中来的,并不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是源于人之根本德的传达。“在诸中为德,发于外为行”,意思就是说德是内在的休养,行是德的外在。象辞所说“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就是可以按有没有节制来评议人的德行。儒家将节制、礼节看成是五德之一,即是仁义礼智信的礼。 孔孟以礼为人际交往的总原则,也子要使人际关系“齐之以礼”(《论语•为政》)、“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说明了了礼的重要性,孟子:“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子夏:“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说明以礼存心,以礼相待,与人和平相处,能够获行别人的尊敬进而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状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对于大自然的恩惠要“取之有度,用之以节”,人的文明之礼是对自然的尊重,也是人类真正适宜长久地在地球上生存的生活方式。中国文化把天、地、人并称为宇宙间的三才,《周易》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是因为人具有参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合德的能力能够穷理天性,在行为上与天地合其德,节卦彖辞:“天地节而四时成”,是说天与地的运动因为有所节制而不是极而不反,这样才能形成井然有序幕的一年四季。指出节制是自然的正理,万物皆然,推广到人的行为上,天地都要有节制,人有与天地合德的能力,理所当然要作到效法自然,以礼节之。节卦的节制之道对于摆脱当代人的困惑,重铸人与自然的关系很有借鉴意义。
  二、谨言慎行
  谨言慎行是节制在言行上的体现。《周易》中对言行表现了十分谨慎的态度,《系辞传》:“言出乎身,加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意思是言语出于自身,要加给百姓,行为发于近处,远方的人也能看见,因此,言行犹如君子“门户”开关的机要,机关开启好象人生中或荣或辱的关键;言行是用来鼓动天下万物的,怎能不慎重呢!《系辞》:“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所以君子“或默或语”,应有所节制而不失其礼。节卦初九爻爻辞:不出户庭,无咎。象云:不出户庭,知通塞也。意为不走出门户庭院,是知道闭塞与通达的时势。不出户庭可以引申为不要超过界限。户庭又可以比喻成言语,不出户庭可以引申为能保守秘密,不把话传到门外,无咎就是没有咎害。《系辞》里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这里孔子认为祸乱的产生,常常是以言语为阶梯的,君子能做到谨言慎行是不会招致祸害的,指出了祸患源于口的道理,即人们常说的“祸从口出”。《坤•六四》:括囊,无咎无誉。以束紧囊口为喻,说明谨言的原则。人之处事,如果信口开河,没有节制,容易为自己埋下祸患。
  三、俭以养德
  节俭是节卦的节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这种节俭是对自身无厌欲望和超越本分的行为进行的节制,是居安思危的意识展现,是用以修养品德的方法。不管人类如何发展,前景如何光明,总会有人欲的阴影伴随着,如何在欲望中保持清醒和节制,这也是人类的矛盾之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史记•孝武本纪》),“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朱子家训》),这些都是告诉人们应有忧患的意识,生活应有节制,不要浪费,“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易传•否》),这是说节俭是德的一种,具有俭德可以避免危难。“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论语子罕》),意思是用麻料制作的帽子是古代的礼制,但现在改用黑丝来做,比用麻料节省了,我便跟随大家。诸葛亮的《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也是在说人要清心寡欲,有所节制。
  四、节制有度
  节卦提倡的节制之道是有原则的,是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的。“节而能中”,此处的“中”与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无非是要“无过,无不及”。九二爻辞:不出门庭,凶。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意为不走出门户庭院凶,是极端丧失动的时机。初九是“户”,是小门,这里是“门”,是大门。初九是事物初始的阶段,而九二是已经居中的阶段,九二是该出大门而不出,象辞的“失时极也”指九二在正应六五牵动的时势下,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死待在家里,所以会凶,是一种消极的懈怠,拒绝机会。上六爻辞:苦节,贞凶。悔亡。意为苦苦守节,正固不动有凶,如果知悔而变,凶可消亡。象辞说:苦节贞凶,其道穷也。指上六处在全卦的最上位,道穷路极,仍不知通塞的时势。苦苦守节,所以有凶。九二与上六所传达的是节制的两种极端表现:拒绝接受机会和苦守不知变通,都是凶的。六三爻辞:不节若,则嗟若,无咎。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意为不知节制造成的悲叹,又能归咎于谁呢?六四爻辞:安节,亨。象曰:安节之,承上道也。九五居上,六四在下相承,是顺承于上的象。从取义上说,“安节”是安于守节,也就是顺应上级的政令教化。九五爻辞:甘节,吉。往有尚。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意为甘节吉祥,是因为居于中位。九五是全爻的主爻,正如彖辞所说的“刚柔分而刚得中”、“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又守中,又得正,这个时候的节制当然是最适中的节制,以上就是对节卦各爻的分析,从而得知节制是存在一个度的问题,极端的节制是节卦极力反对的,违反常理,超出了度的范围,也会因走向其反面而导致凶险。总之,节制是有自己的适度原则的,反对违背天道的人心的人为苦节,倡导守正、适中的节制。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3839/

推荐访问:乾卦的卦辞是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