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前后教学设计]前后教学设计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8-07-03 15:00:03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一:[前后教学设计]《 前后》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前后教学设计_《 前后》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前后》
  二、教学目标
  1多种实践活动,体会“前后”的概念和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和表达事物。
  三、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的好朋友小淘气又遇到难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解决吗?(愿意)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遇到了什么难题。
  ( 评析采用问题引入,引起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师播放淘气的录音)“我总是忘记自己站队的位置,聪明的你能帮我想个办法吗?”
  师:哪个热心、聪明的学生来给淘气出个主意?
  生1:只要记住自己排在第几个就行了。
  师:是个好主意,还有其他办法吗?
  ( 评析对生1的评价略显应付,没有对其进行实质性的分析。教师显然在等待其他同学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生2:记住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就不会错了。
  师:你想的办法真不错!原来利用前后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自己的位置。这节课,我们就跟小鹿导游一起进一步认识“前后”。
  (教师出示课题)
  ( 评析教师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遗忘”了生1的回答,利用确定淘气在队伍中的位置引入“前后”,比较合理、自然。只是要对不是教师预期的答案予以重视。)
  (二)新课探讨
  1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动物们正在举行一场热闹的“森林运动会”。(教师边说边出示挂图,教师在挂图中没有呈现出动物。)
  师:咦,运动场上怎么没有运动员?到底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比赛?别着急,教科书第56页有一张小动物比赛的照片。
  (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
  师:请一名同学先按顺序介绍一下正在参加跑步比赛的运动员吧!
  生:美丽的长颈鹿、可爱的小白兔、还有小乌龟、小松鼠和小蜗牛。(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出示各个小动物,但是没有按顺序出示,随意粘在图上。)
  ( 评析教师故意“犯错”,引发学生的“好胜”心理,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生:(学生发现顺序不对,纷纷举手发言)不对,老师把它们的顺序弄错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说说正确的顺序应该怎样呢?
  生:小鹿跑第一,是排在最前面的。
  师:你来摆放吧。
  生1:小松鼠在小鹿的后面。(学生边说边摆)
  生2:小白兔在小鹿的后面,但松鼠是排第二,小白兔排第三。
  生3:蜗牛在最后。
  ( 评析教师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描述方式说出小动物的准确位置。在学生陈述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好各个动物的位置。)
  2喝。
  师:老师真佩服大家,能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小动物们的位置与顺序。每个小组选一种你们最喜欢的动物,然后讨论一下这个动物的位置有哪几种不同的说法,比一比哪一组的说法最多。
  (组织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
  (如果小组之间选的动物一样,教师可以请两位同学先做个交流,然后反馈。)
  ( 评析此处可能会出现“小白兔在小松鼠后面”“小白兔在小乌龟”前面的说法。教学时,教师应适当地抓住这个契机,引出前后位置的相对性问题。)
  3.
  (1)先播放狮子大王的邀请信,再出示赛车图。
  师:谁愿意接受狮子大王的邀请,来当赛车比赛的解说员。
  (学生模仿体育解说员解说)
  ( 评析这个活动安排比较巧妙,其实是让学生在解说中反馈对“前后”的理解。)
  (2)课件演示,运动员们的头上显示问号。
  师:你们能帮每个运动员提一个问题吗?
  生:我想帮小兔提个问题:“我的前面有几辆车?”
  生:我帮小熊猫提个问题:“我的后面有几辆车?”
  (学生之间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说一说。)
  (3)指导看书,把课本中的填空补充完整。
  (三)游戏巩固
  1背顺涤蜗贰
  (1)请5个同学当5个站牌,再请一个同学当司机。
  (2)请每个上台表演的同学都要提一个和前后有关系的问题,回答正确的同学就可以上车来提问下面的同学。
  (教师设计这个游戏时,要注意结合当地情况设计学生所熟悉的站牌。)
  2迸哦佑蜗贰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被叫到名字的同学自行排队,其余同学帮助排队:××同学站在最后面,××同学站在最前面,小红站在××的前面第几位,小明站在××的后面……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行排队,师生互动后,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提要求排队。)
  3.
  (1)每组5人分别戴上5种动物的头饰。
  (2)按照屏幕上的游戏规则排队,看哪一组又快又好。(小组长公布位置要求,其他同学按要求排队。)
  (四)数学故事
  1币导学生观察图,编出故事。
  师:认真观察图,想想能否用上今天所学的前后知识,编编故事。
  2学生交流反馈。
  (教师尽量引导学生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
  (五)总结
  师:同学们,说说本节课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师:今天所学的“前后”知识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用得到。同学们课后要多留心找一找,我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还会用到“前后”的知识。

二:[前后教学设计]在意境中发现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前后教学设计_在意境中发现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在意境中发现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修订版)第十册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前两句写了夏日西湖上乍雨乍晴的奇妙景象,后两句则用美女西施的淡妆浓抹来比喻西湖的晴雨天气,认为它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各有各自的妙处。
  【设计思路】
  课文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古诗歌的节奏、音韵之美,二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就抓住在理解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发现古诗的诗词诗意美、体会意境美、体验韵律美、拓展积累美几方面入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能力训练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一)教师教法
  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点拨法。
  (二)学生学法
  借助词典及书上注释自读感悟。
  通过教发和学法的相互结合,理解古诗含义,体会古诗意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德育渗透点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二)美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以西子喻西湖的内在联系和优美意境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描写西湖的古诗词
  2、收集有关西湖的风光图片
  3、准备《春江花月夜》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听《西湖的绿》片断,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这使你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2、出示西湖风光的图片,说说你们的感受。
  3、激情谈话:罗曼罗兰说过:这个世界不缺少美丽,缺少的是发现美丽的眼睛。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发现了西湖的美丽。自古以来西湖的美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文人墨客,其中宋代诗人苏轼也是,他不仅发现了西湖独特的美丽,还用诗歌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初读,发现古诗的诗意美
  1、出示古诗题目:理解题目意思,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古诗内容写了西湖晴和雨的不同景色。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
  3、教师总结学法,(1)熟读中理解题意、诗意。(2)借助字典,资料来理解题意,词意,是否讲出重点词的意思。(3)由词到句串讲诗意。(4)熟读成诵。(5)提出疑问,合作解决。
  4、学生自学、教师参加入学习小组中,适时引导。
  5、学生进行自学汇报:教师在汇报环节中主要起到引领作用,使学生汇报有序进行。可以先朗诵古诗,然后汇报题意,再讲词意诗意,熟读成诵,解疑问难。教师还要提出认真听取他人汇报的要求(1学会聆听,找出优点。2、不足之处,加以补充。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在及时的补充及评讲的过程中对古诗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进一步欣赏古诗作好铺垫。
  6 、师生总结: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三、品读,发现古诗的意境美
  过渡引导:古诗词的美不仅仅是让我们理解他的诗意,它短短的几十个字饱含这很美很美的意境,请同学们伴随着《春江花月夜》的旋律感受诗歌的意境。
  (一)、小组合作学习思考,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二)、交流感受。
  (这一环节教者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自己的感受发现古诗的晴雨的对比美、诗词的对仗美、比喻和联想的人性美。顺序可以根据学生的交流调换)
  1、晴雨的对比美
  学生汇报通过想象,仿佛看到美丽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喜欢表达的同学说说这里的山、水、雨是怎么样的美丽。喜欢画画的同学来画画西湖晴雨时不同的景象,从而感受画面美。(出示画面结合学生的想象,感受)
  空蒙的山,闪动光影的水,迷蒙细雨构成了西湖的美,如果你置身其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意境呢,你想说些什么?
  小结:无论是晴天的水光潋滟,还是雨中的山色空蒙,西湖就是这样的美,这美让无数人流连忘返——于是有了美丽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三:[前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与反思互评语

前后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与反思互评语

  好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互评语有利于指导思想梳理培训内容的线条,提出部分内容整合的建议。如下是教学设计与反思互评语内容,为大家提供参考。
  教学设计与反思互评语
  一:教学设计的成果
  教学设计是运用已知的教学规律去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其成果或产物是经过验证的,能实现预期功能的教学系统。教学设计可以分为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成果表现不同。
  1:宏观层次的教学设计主要面向大型,复杂的教学系统,如个别化学习系统及一个学校或一门新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开发等,其教学设计成果可以是学习系统,网络课程,课程及教材,教学资源,题库系统,评价系统等。
  2:微观层次的教学设计主要面向具体课程内某个单元,某堂课的设计,其教学设计成果大多是面向课堂教学,单元教学的教学设计方案,媒体教学材料,学习资源,活动模板等。
  由于教学设计的成果较多地体现在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方案和媒体教学材料之中,而且只有课堂教学方案和媒体教学材料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在教学中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在当前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这两者已经成为教学设计成果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本节着重讨论如何对包含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成果进行评价。
  二: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原则
  1:完整性和规范性
  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成果至少应包含两部分内容:一份规范的教学设计方案,一份媒体素材清单及多媒体资源。
  一份规范的教学设计方案必须体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所有必需的环节应明确写出,而且要前后一致,是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堆砌。
  (1) 教学目标阐述:确定的教学目标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不仅反映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而且能体现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差异;目标的阐述清晰,具体,不空洞,不仅符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而且便于教学中进行形成性评价。
  (2) 学习者特征分析:从认知特征,起点水平和情感态度准备情况以及信息技术技能等方面详细,明确地列出学习者的特征。
  (3) 教学策略选择与活动设计:多种教学策略综合运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教学策略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能够成功实现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和策略一致,符合学习者的特征,教学活动做到形式和内容统一,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有效完成教学;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活动要求表述清楚。
  (4) 教学资源和工具设计:综合多种媒体的优势,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奖资源能促进教和学,发挥必需的作用。
  (5)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思路清晰(有主线,内容系统,逻辑性强),结构合理化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重视新知识的运用之妙教学时间分配合理,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有层次性,能够体现学生的发展过程。
  (6) 学习评价和反馈设计: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杳无音信有合理的习题练习,练习的内容次数比较合理,有层次性,既能落实双基要求,又注重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注重形成性评价,提供了评价工具包针对不同的评价结果提供及时的反馈,而且以正向反馈为主要根据不同的评价信息,明确提出矫正教学行为的方法。
  (7) 总结和帮助: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和困难有所估计,并提出可靠的帮助和支持者有完整的课后小结;总结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学习的主题;重点关注潜能生的需求。
  一份完整的媒体素材清单及多媒体资源指应提供教学涉及的各类媒体素材清单,如投影,幻灯,挂图,模型,计算机软件等。
  2 可实施性
  评价一个教学设计成果的优劣,还应从时间,环境,师生条件等方面来考虑其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1) 时间因素:运用此成果于教学时,所需时间的多少,包括老师的教学时间,学生的学习时间等。教师的教学时间应含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的时间,教学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量等。
  (2) 环境因素:对教学环境和技术的要求不高,可复制性较强。
  (3) 教师因素:方案简单,可实施,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特点及其预备技能。
  (4) 学生因素:针对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预备知识,技能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要求比较合理。
  3:创新性
  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法上有创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有奖应用。
  4:媒体资源的支持性
  我国教育技术界曾对音像教材提出了编制原则,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传统的教学材料的评价,同时也是现在各类多媒体教学资源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教育性:能用来向学生传递规定的教学内容,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服务员
  (2) 科学性:正确地反映了学科的基础知识或先进水平;
  (3) 技术性:传递的教学信息达到了一定的技术质量保证
  (4) 艺术性: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 经济性:以较小的代价获得了较大的效益。
  三: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方法: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设计人员用来获取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修正他们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效果的过程。形成性评价的重点是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改进教学设计。形成性评价开始于分析阶段,持续于选择和设计阶段,如果计划中还有试用阶段,那么还将持续到实施过程的前期。
  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通常包括六个阶段:自我评价,专家评议,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实地试验,进行中的评价。理想情况下,这些方法都是依次实施的,当然,在设计实践中,可能不会实施所有的形成性评价方法。
  (1) 自评:设计者,开发者或设计团队中的一些成员在将方案呈现给专家或使用者评价之前对其进行评价。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作“内部评议”,一般是在外部评价之前进行。
  (2) 专家评议:主要指邀请一些内容专家,教学设计专家或者相关领域的专家,针对教学设计各要素的选择或设计提供信息,并(或者)在方案实施之前对其中的各个草拟要素进行评议。
  (3) 一对一评价:一对一评价有时也被称为对教学设计成果的诊断性评价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设计人员往往需要和三名或者三名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学习者一起工作,从单个的学习者身上采集数据并修正教学材料,其目的是确定并改正教学中存在的明显错误,并从学习者那里获得对教学内容的最初使用数据和反馈。这是设计得首次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对他们在开发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进行审视,来验证设计师和开发者的预感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对目标人群的误解。
  (4) 小组评价:小组评价阶段往往是由8至20个目标人群的典型代表组成学习小组,利用教学材料自行学习,然后通过对他们的测试来采集所需要的数据。小组评价有两个主要目的,一个是确定在一以一评价后拟作的改动是否有效另一个是确定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是否能适用于真实的目标群。
  (5) 实地试验:实地试验是教学设计结果实施前形成性评价的最后一个阶段,执行人员(通常是指教师)要在一个与教学材料最终使用环境尽可能相像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评价。实地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在小组评价之后所做的改动是不是有效,并要确认教学方案在预设的使用环境下是否能够使用。
  (6) 进行中的评价。进行中的评价是指在教学实施之后,就教学对学习者的学习,工作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效果所进行的评价。在前面的五个阶段,主要都是解决教学方案的实施问题,包括如何完成教学目标,更有效地实施教学等,没有涉及知识和技能的在其他应用环境甚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方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学生能够掌握或者在学习过程中应用这些知识,技能和方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学生能够掌握或者在学习过程中应用这些知识,技能和方法,而是在最终需要这些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环境中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因此,教学设计人员不能忽视这一点,应该在合适而可行的时候,对学生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价,以确定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是否能够保持,是否能在其他应用环境中使用。
  四:说课
  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它要求教师以教育理论,教学大纲,教材为依据,针对性某一课题的自身特点,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于授课前面对领导,同行或者评委口头表述该课题教学的具体设想,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说课与授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处,其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某一课题的教材,不同处在于:
  第一:目的不同。授课的目的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知识,进而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即使学生会学;说课的目的则是向听者介绍一节课的教学设想,使听者听懂。
  第二:内容不同。授课的主要内容在于教哪些知识,怎么教,说课则不仅要讲清上述的主要内容,而且要讲清为什么这样做。
  第三:对象不同。授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
  第四:方法不同。授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读,讲,议,练等形式完成;说课则是以教师自己的解说为主。
  五:如何说课
  1 说课的内容:
  主要有:
  (1) 说教材和目标。针对教学内容及教学内容所处的位置,前后内容的衔接,说清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目标及确定本次课的重点,难点。
  (2) 说学习者特征。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来介绍学习者的特征。
  (3) 说教学思想。即说出课的指导思想,主要的教学构思。
  (4) 说教学过程。针对本次课的特点和学生基本情况,结合教师本身优势,说出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媒体应用等。
  (5) 说评价。说出在课堂教学中应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 说课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活动,所说的内容是教学设想和理论依据,所以教者既要说清教学设计,又要说清设计的依据,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认识,实践在理论指导下,理论与实践统一。
  第二: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说课质量高的基础。说课应做到分析教材正确,准确,透彻,教学目的确定,教法设计合理。
  第三:创新性原则。说课是深层次的教学研究,一节示范性的说课,对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教者在说课中应注意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要注意发现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这样才能使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可行性原则。说课是将教案转化为“教学活动”的授课前的实践演习,是对教学方案是否具有实用价值的检验。备课是为了授课,所以教学设想必须切实可行,才具有实用价值,教学设计是否可行,关键在于是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无论是教学目的的确定,还是教学方案的设计,都应从学生的智能水平,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才能具有可行性。
  六:什么是好的说课
  好的说课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 突出教学理念。从说课内涵看,教学理念是整个说课的灵魂所在。没有教学理念,说课便没了分量。
  (2) 诠释教学思想。从说课表达形式看,它不是教案的复述,不是对上课的预测和预演,它是丰兼有上述两点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地表达授课教师在对教学傻和觉悟的了解与掌握情况下,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策略运用的教学思想方法,注重的是对教育理论的诠释。
  (3) 体现教学能力。从说课过程看,说课促使教师的教学研究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促使老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化。因为教学思想的阐发,能够使教师明确教育教学观,展现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设计的预测或现象,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升华教师的教学境界。
  (4) 展现教学境界。教学具有创造性,体现在说课者对于教学准确而独到的见解,对于教学环节独具一格的安排,对于教学策略独具匠心的理解和独特的运用技巧。
  (5) 展示演讲才华。从说课技能上看,它具有演讲特点。它集中体现说者的心口相应的协调性和面对同行演说的技巧,让听者明白说者所要进行的课的内容,目的,策略,手段及其效果,明白说者的教学思想及行为所引起的效应。说得好的课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教学设计与反思互评语]相关文章:
1.教学反思与评语
2.对教师教学评语
3.教师教学评语
4.期末老师评语
5.工作评语大全
6.期末老师的评语
7.教学评价表评语
8.教学评课评语
9.初中同学评语
10.学生期末评语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28513/

推荐访问: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