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案]数学教案

来源:教育教学方案 时间:2018-06-28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教育教学方案】

数学教案篇(1):小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0》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游戏、动手操作来学习10的数字认读。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灵敏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
  2、1—10的数字和草莓卡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9
  1、老师出示数字,引导幼儿说出图上的数字,并且说出与数字对应的象形,如:1像铅笔、2像小鸭。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2、老师出示数字磁性教具1-9,让幼儿猜猜哪个数字宝宝不见了。
  二、观看多媒体学习数字10
  1、幼儿认真观看,老师提问
  并出示数字10。(认读、10是由一个1和一个0组成的,1在前,0在后)
  2、美丽的花儿引来了许多的蝴蝶,大家来数数飞来了几只蝴蝶呢?(老师出示10只蝴蝶)
  3、交给幼儿正确的数数方法。
  4、说说生活中用数字10来表示的物体。
  老师小结:10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10的东西。
  5、幼儿操作
  三、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大家快来运水果吧。
  师:果园里的水果都熟透了,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开来什么运水果?(火车)对,是火车,再看看老师带来的火车厢上有什么?(数字)
  1、请幼儿一起复习火车厢上的数字1—10。
  2、每个幼儿都有一张草莓水果卡片,请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卡片里有几个草莓,再将水果卡片放入教师规定的数字车厢里,如教师说把草莓装入6号车厢里, 持有草莓6个的幼儿便将草莓卡片放入6号车厢内。直到幼儿将水果卡片全部放入车厢。
  3、教师说出车厢号,幼儿说出车厢里装的是几个草莓。反复练习,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0》]相关文章:
1.认识数字5小班教案
2.幼儿小班认识数字3教案
3.小班教案《认识小手》
4.认识情绪小班教案
5.认识数字9教案课件
6.小班认识五官教案
7.小班认识正方形教案
8.小班教案《认识鸡蛋和鸭蛋》
9.小班教案认识绿色蔬菜
10.幼儿园小班教案:正确认识“下面”

数学教案篇(2):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

  比一比教案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各位老师,请看:
  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1】
  数学教案:小手比一比
  教学名称:数学
  教学内容:小手比一比
  教学目的: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教学准备:1、卡通数字1——3。
  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 :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2】
  一、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已经在细心观察,他们会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分析,如:在餐后活动时间,小朋友喜欢聚在一起讨论外面横着竖着的栏杆,有的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说明幼儿对同类事物开始作比较了,但还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数学活动《比粗细》的教育目标在于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会用多种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粗细,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达,通过分层投放材料的操作,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目的:
  知识与技能: 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准确表达。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物体的粗细。
  难点: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粗细。
  四、活动准备 :
  1.图片:粗细不同的茄子、大树、萝卜。
  2.粗细不同的纸棒、水彩笔、吸管、旺仔瓶等实物。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
  六、活动过程:
  (一) 通过玩游戏“粗宝宝、细宝宝” 引出主题,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1.教师出示两根纸棒,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粗一个细。)
  2.请幼儿将纸棒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纸盒,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小盒子上有什么?(有两个洞洞。)这两个洞洞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小。)你能看出哪个是粗宝宝家的房门,那个是细宝宝家的房门?
  (2)介绍活动规则。
  (3)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纸棒的粗细。
  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和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指认)
  (二) 启发幼儿感知物品的粗细,并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所比较的物体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细。
  师:出示两根茄子,请幼儿仔细看看,这两根茄子有
  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
  师:出示两棵大树图片,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呢?(一棵粗,一棵细。)
  3.启发幼儿将物品按粗细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呢?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操作,其余的幼儿观察。
  (三) 幼儿集体操作。
  师:请小朋友完成数学课本中第29页的内容,看一看图中的物品,哪个粗,哪个细,请你把细的物品圈出来吧。
  (四) 游戏:说相反。
  幼儿跟老师玩“说相反”的游戏,加深幼儿对粗细的认识和理解。
  (五) 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通过比较能够知道哪个物体粗,哪个物体细,物品的粗细是相对的,同类物品,不同类物品,除了粗细不同,在大小,颜色,长短等方面也有区别,小朋友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找出它们不一样的地方。
  (六)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在活动室里找出粗的物品和细的物品,看谁找得又多又快。
  活动反思:本次三课活动,我上的是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比较粗细),活动一开始我通过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 ,初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因为,粗细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在出示两根粗细不同的纸棒时,有的幼儿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但幼儿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物体的粗细。
  在这一环节上应该多出示些粗细不同的物品为幼儿作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其结论。在操作过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几种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笔、旺仔牛奶盒、彩笔盒等粗细不同的物品,来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并正确表述物体的粗细,幼儿们在表述的时候大多数能明确说出物体的不同,还有部分幼儿不能准确的表述。在展示图片上时间有点长,到了后面的环节就有些显得时间有些仓促。
  总的来说,在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粗细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粗细这些概念的理解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数学教案篇(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时分秒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利用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2、能根据钟面,计算经过时间。
  3、在回顾时、分、秒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实践的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二、教学重点:
  熟练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三、教学难点:
  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接近正时的时刻 经过时间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复习课,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钟表模型,猜一猜,今天我们复习什么?板书:时分秒的复习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关于时分秒,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桌交流一下,回忆不起来的可以翻一翻书。
  (二)梳理内化 提炼方法
  全班交流,师随机引导,并适时板书
  (1)钟面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秒针走一个小格是1秒。
  (2)时分秒的关系 1时=60分,1分=60秒。
  (3)1时多长?1分有多长?1秒有多长? 老师还知道,发电厂1秒钟发的电,可供一户家庭用三个月。你有什么感想?
  (4)会读钟面上的时刻 指一生结合钟面讲读法,再指一优生结合钟面讲时针不好确定时的读法。
  (三)分层练习 提高能力
  1、同学们学会了这么多时分秒的知识,下面老师要考验大家,能不能利用学过的知识灵活解决问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1) 3分=( )秒 4时=( )分 120分=( )时 60秒=( )分 1分30秒=( )秒 2时40分=( )分
  做在练习本上,指生读答案,选1题说说是怎么想出来的
  (2)数学书94页第11题(现场反馈)
  (3)数学书94页第12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2、为了奖励大家,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大家拿出钟表模型,同桌合作,一人拨一个时刻,另一人快速读出来,然后再交换角色。
  3、小丽同学有坚持记日记的习惯,自从学习了时分秒的知识,她专门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看看。指生读。
  2、小小设计师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7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辨认生活中的简单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等运动得到的。能在正方形中拼贴或设计图形,将所设计的基本图形通过轴对称、平移等运动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会将相同的图案拼在一起,并根据实际确定所观察成果的基本图形,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
  3.经历观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对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在想象图形运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欣赏美丽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美妙,体会数学的价值。
  目标解析:
  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活动课。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能运用所学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运动的知识,欣赏并创造图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能运用图形运动的知识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剪刀、固体胶、手工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设疑自探
  (一)呈现素材,感受数学美
  1.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的图案,学生欣赏。
  2.观察感悟,发现规律。
  (二)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设计师们正是将一个图形通过轴对称、平移等变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板书课题)
  二、动手实践,解疑合探
  (一)观察想象,认识一个图形的运动
  1.找基本图形
  (1)这些美丽的图案分别由哪个图形运动而来的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图找一找。
  (2)学生反馈,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基本图形。
  2.体验一个图形的运动
  (1)想象:这些基本图形通过怎样运动得到原来的图案?
  (2)操作:将课前剪下教材123页附页2中的图形,用一个基本图形模拟运动。
  (3)描述:这些图案分别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二)动手操作,理解一个图形的运动方法
  1.小组合作,动手拼摆
  小组先讨论选择一个基本图形和图形运动的方式,想象图形运动后拼出的图案,再在正方形中贴出美丽的图案。
  2.汇报展示,对比分析
  讨论:(1)你设计的图形是怎样运动的?
  (2)你操作前想象的图案和你操作后实际的图案一样吗?
  (3)同一个基本图形运动设计出的作品为什么会不一样?
  (三)自主设计,创造美丽的图案
  1.提出要求,想象设计
  (1)提出操作的要求。
  在上图左上角的方格中设计一个新的图案,并画出来,再将它作轴对称、平移或旋转运动,创造一个美丽的图案。
  (2)想象设计好的图案。
  2.动手实践,尝试设计
  将自己设计的图案画在正方形格子纸中。
  3.汇报交流,鼓励创新
  (1)说一说:你设计了一个什么基本图形,怎样运动的?
  (2)比一比:设计好的图案和你之前想象的一样吗?
  (3)赏一赏:谁设计的图案最美丽,谁设计的图案更有新意?
  三、质疑再探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2.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出的美丽图案。
  四、运用拓展
  (一)合作学习,感受一组图案的运动
  1.相互比较,想象一组图形的运动。
  小组里有哪些同学设计的图案是一样的,想一想,如果把这些相同的图案拼在一起会怎样呢?
  2.小组合作,感受一组图案的运动。
  在小组内将相同的一组图案拼在一起,再全班交流,互相欣赏。
  (二)联系旧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知识
  1. 是由( )组 组成的。
  (1)用什么方法计算?根据学生会回答教师板书:8÷4=2(组)
  (2)出示学具,学生摆一摆、圈一圈。
  2.9幅 ,可以组成( )组 。
  (1)学生说想法,教师板书:9÷4=2(组)……1(幅)
  (2)学生用学具验证。
  (3)学生回答:算式中的9、4、2、1分别表示图中的哪部分?
  3.15幅 ,能拼出( )组 ,若拼成4组,还需要再增加( )幅 。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20394/

推荐访问:初中数学教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